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遥远的村庄     
<正>三组人从同一个起点出发,分别走向距离他们10千米以外的三个村子。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要走多远,只被告知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出发两三千米,就有人开始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些人开始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什么时候才能到终点,甚至有人坐在路边不愿前进。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第二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但路边没有路标,大家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家想知道到底走了多远。  相似文献   

2.
刘振龙 《学习之友》2010,(10):24-25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子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想走了;越往前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相似文献   

3.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沿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步行。第一组的人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相似文献   

4.
蒋光宇 《同学少年》2011,(12):38-39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十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  相似文献   

5.
苇笛 《内蒙古教育》2007,(9X):38-38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步行到十公里外的三个村庄。第一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具体的路程,他们被告知跟着向导走就行了。刚走出两三公里,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时,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有人甚至坐到路边再也不愿走了。越往后,他们的情绪越低落,最后到达目的地的人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6.
每月作文题     
曾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群人分成三队,步行到同一个地方。第一队的人不知道目的地,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刚走了两三公里就有人叫苦,走了一半有人几乎愤怒了,有的甚至坐在路边不愿走了,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越低落。  相似文献   

7.
时光的自述     
<正>那棵树,我画了个年轮;那本书,我刚添了段历史;那些人,我刚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风霜的痕迹。我是时光,本想静静看待世间万物,可上天赋予我使命,我只能不停地朝着前方奔跑,像一条咆哮的大河,无休止地前进。不知道走了多远,不知道走了多久,只知道我走的这条路很长,看不见尽头。有很多人埋怨我走得过于迅速,使他们未能细细欣赏当初青涩的模样,未能好好感  相似文献   

8.
在如火如荼的课堂改革中,每一位教师都如同一只火中的凤凰,在燃烧中痛苦,又期待着重生的快乐! 在高中语文课改的摸索中,我们且行且思,对暴露出一些问题作出了反思与改进. 一、学习目标要明确 一个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他组织三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三个村子进发. 第一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也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  相似文献   

9.
拍脑袋     
《小学生时空》2012,(11):57+9
1.下雨了,大家都急着回家,可有一个人却不紧不慢地走着(他没撑雨伞)。有人问他":为什么不赶紧回家?"他说了一句话,使那人晕了过去。请问,他说了什么话?2.读书人最难堪的事是什么?3.老板从来不会烧菜,可他每天都会烧相同的一道菜。请问,是什么菜?4.哥哥买了三袋米,弟弟买了两袋米。回家后,他们把米放在一个大袋子里。现在,他们有几袋米?  相似文献   

10.
3种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沿公路步行前往一个从未去过的村庄。第一组:实验者不告诉实验对象距离目的地有多远,只要求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第二组:实验者只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目的地有40公里。第三组:实验者不仅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还让他们知道路边每隔1公里就有一块里程显示牌。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人越走情绪越低落,大部分人难以坚持到底;第二组人走到一半后开始叫苦,最后只有一部分人到达终点;而第三组人一直充满信心,精神饱满,大多走到了目的地。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目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演绎得浅显易懂,在我们漫漫的人生征…  相似文献   

11.
三种人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3组人分别沿公路步行前往一个从未去过的村庄。第一组:实验者不告诉实验对象距离目的地有多远,只要求他们跟着向导走就是。第二组:实验者只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目的地有40公里。第三组:实验者不仅让实验对象知道距离,还让他们知道路边每隔1公里就有一块里程显示牌。实验的结果是:第一组人越走情绪越低落,大部分人难以坚持到底;第二组人走到一半后开始叫苦,最后只有一部分人到达终点;而第三组人一直充满信心,精神饱满,大多走到了目的地。一个简单的实验,把目标在成功中的重要性演绎得浅显易懂。…  相似文献   

12.
三个人位于墙垂直的一直线上,并将眼睛蒙起.然后从装有三顶茶色帽子和两项黑色帽子的箱中取出三项让他们三人戴上,并将以上信息告知他们,接着把他们眼睛上的蒙布拿掉,并要求每人确定各自所戴帽子的颜色.离墙最远的那个,他看到了前面两人帽子的颜色后说:我不知道我所戴帽子的赢色.离墙第二远的那个人听到了上面的回答,又看到了前面一个人戴的帽色,也回答自己不知道.而离墙最  相似文献   

13.
一、经历之后长思想1976年的一个炎热的大暑天,我母亲的痢疾病又复发了。村医建议母亲必须吃中药才能除根。父亲拿着中药的单子,问我敢不敢一个人到二十里远的县城益民药店去买药,我点点头。父亲把崭新的军装书包抖空,装了满满一袋米,告诉我先把米卖了,再拿卖米的钱买药。不认识路可以问。那年,我只有10岁,根本不知道二十里路有多远,根本不知道药店在什么地方,根本不知道如何卖米,可是我知道,我一定要去做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看着他们终于跑远了,四周又恢复了静谧(mì),偶尔还能听到"哞——哞——"两声牛叫,这时候,大家才算松了一口气。"银光小矮人了不起啊!"米沙小声说:"他难道是牧童?""嗯,要不是他及时地把牛引走,后果真是不堪设想,我们得被牛踢死顶死啊。"惊吓过后,大家都觉得饿了,"我们把牛奶喝了吧,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事。"  相似文献   

15.
《红领巾》2005,(6)
初夏的天空中,闪烁(shǎnshuò)着许多小星星。你知道这些小星星离我们所居住的地球有多远吗?我们知道,要测量(cèliáng)物体之间的距离,可以用米、厘米、毫米、英尺等长度单位。可星星们离我们太远了,用这些单位根本没办法量。怎么办呢?天文学家就专门为广阔(guǎngkuò)的宇宙空间(yǔzhòukōngjiān)找到了一把独特(dútè)的“尺子”——光年。光年就是光在真空(zhēnkōng)中用一年时间所走的路程(lùchéng)。光每秒钟能走30万公里,一光年就是9.5万亿公里。织女星离地球就有27光年。哇,连光都要走那么久,更别说人了。难怪有人说星星…  相似文献   

16.
在野外勘探,山高路远,地质队员从这山到那山,要走多少路呢?他们有自己的测量方法。他们放开嗓门向对面大山高声喊道:"你—有—多—远?"然后默默数数,数到4,传来了回声,地质队员们便知道自己大约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教师是我谋生的职业,为了谋生,我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教师是我毕生的事业,为了理想,我创新思路,奋斗不已。我是当教师的,但我从没有把自己当成"教书匠",因为我知道:"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得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学校,也不可能走得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更加不可能走得远。"  相似文献   

18.
片断一:创设情境,探 究千米 师:课前我们一起体验了- 下100米,下面我们来回顾- 下。(播放百米体验录像)你们能 根据走100米的经验来估一估 走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多少步 吗?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完成,填 好记录单。 组:我们走100米用了1分 43秒,走了160步左右,走1千 米大概要用十几分钟,1600步。 师:那1千米究竟有多远 呢?请同学们和张老师一起坐车 体验一下。(课件演示)这是哪 儿?谁来猜一猜,沿着迎泽大街 走,走到哪儿是1千米?那么我 们究竟猜得准不准呢?一会儿就 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马潇然 《师道》2005,(6):55-57
“为什么要搞新教育实验?有人说这是一个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实验,我从来都不想否定这样的称谓,而且坚持认为,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国家不可能走多远,一个没有理想的教育不可能走多远。”  相似文献   

20.
爬山     
史书明  冰燃 《数学小灵通》2004,(11):F002-F002
日仁封样黔嘱蒸馨瓤鹭馨馨攀川{滩嘿癫鬃狱瞩夔曝蒸鬓撇摹娜}1.洋洋最喜欢爬山了,爸爸2.洋洋是一名运动健将,上山妈妈利用十一黄金周,带他时他和爸爸妈妈每小时大约去爬一座很高很高的山。洋可以走4千米,下山时每小洋高兴极了。时大约可以走6千米。3.他们从山脚下出发,共用了6.5小时,共走了33.5千米的山路,翻过了山顶,并下山到达后山的旅馆。4.第二天,他们按原路返回。如果他们上、下山的速度都与来时相同,你知道他们返回山脚处要用多长时间吗?爬山@史书明 @冰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