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正虎头蜂螫人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让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一个老问题:"在野外如何避免蜂螫,万一不幸被螫又该如何处置?"在回答问题之前,笔者想先简单介绍一下这种令人闻风色变的骇人生物,从中便能发现我们想要的解答。一般人如果发现不是蜜蜂的蜂类,很容易将其视为"虎头蜂"。其实并不尽然,因为有些虎头蜂有可能是细腰蜂、熊蜂或寄生蜂。虎头蜂是民间俗称,在昆虫分类学上,民间所谓的虎头  相似文献   

2.
植物在与各种病原菌的长期斗争中,都锻炼了一套防御和阻击病害的本领。为了免受病原菌的入侵,植物能在体表设置各种障碍来防御“敌人”。如有些植物株形直立,叶片又细又窄,当病菌随着风雨降落到植物的表面,这些又细又窄的叶面就会让它们难以立足而滑落下去。有些植物的整个植株外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的植物有千万种,它们形态各异,姿态万千地组成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植物王国。 植物能让人赏心悦目,植物能给入洁净的环境,植物能给人清新的空气,植物能给人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食虫植物也叫食肉植物,因为它们不仅能捕食昆虫,也能捕食其它生物,食虫植物在植物家族中 是一个特殊的类群。所谓的“食虫植物”就是这些植物能用植物体的某个部位捕捉活着的昆虫,并分泌出一种消化液把捕捉到的虫体消化吸收掉。食虫植物的外形与其 它植物并无多大的差别,它们所具有的也是根、茎、叶和花,也能通过根吸收水分及溶解于其中的各种无机物,能通过叶片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5.
森林是植物的海洋,森林里有无数宝藏,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了。但,森林里也有一些很奇怪的树,这些树中有的能“吃”人。  相似文献   

6.
耐水的植物     
《生态文化》2003,(2):63-63
水分不足和水分过多对植物的生长都不利,这是众所周知的。这是因为水分过多时,水淹的土壤里的氧气不足,抑制了植物的有氧呼吸。大量消耗可溶性糖,积累下来的便是酒精,这样以来,植物的光合作用就会大大地降低甚至完全停止,在这种分解大于合成的状态下,植物的生长受到阻碍,使植物饥饿、衰老、受毒害。  相似文献   

7.
金疙瘩     
闫华 《生态文化》2011,(3):41-42
金疙瘩是一种植物,一种毛茛科埴物,一种能开出金黄色小花的植物,具体地说,金疙瘩就是这种毛茛科植物开出的那金黄色的花朵儿。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化》2010,(5):34-34
珙桐生长在海拔7.0-1600米的深山云雾中,被尊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它有鸽子展翅般欲飞的白色花朵,所以有“中国鸽子树”的美称。它是一千万年前留下来的孓遗植物,人称“植物活化石”,是我国的珍稀植物,也是峨眉山的特产。  相似文献   

9.
黎淼 《生态文化》2001,(3):61-61
银杏,也叫白果。是落叶乔木,树干高大,分枝繁多,在植物分类系统上属于裸子植物的银杏科,享有“活化石”之美称。据说是与恐龙同时代的植物,为我国特有的珍贵经济树种。在距今一亿四千万年的远古时代,银杏类植物处于繁盛时期,属种非常多,分布极广,几乎遍及全球,单是在我国发现的银杏类的化石,就有十多个属。  相似文献   

10.
松子是大自然孕育的精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纯天然美食。常食松子能延年益寿、美容养颜。 松子,也叫海松子、松子仁、罗松子、红松果,等等,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仁。红松是自然界中的常绿大乔木,树干通直圆满,树龄可达七八百年之久。红松喜欢生长在土壤肥沃、微酸、湿度适中、排水性良好的缓山坡地、沟谷边及平坦地上,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化》2003,(4):12-12
自然界中,任何植物都有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植物对干旱的抵抗方式是避免和忍耐。  相似文献   

12.
榛子·榛蘑     
榛子、棰子、平榛、山板栗,这一长串名子,其实都是一种植物结的果实——榛子,也就是桦木科植物榛的种仁。结榛子的植物叫榛,我们那个地方叫这种树为“榛材棵子”。榛材棵子,落叶灌木和小乔木,高也就一人多高,阔卵形的叶子互生,那香脆味美的榛子就长在这一对对互生的叶子的腋窝里。  相似文献   

13.
自然界是一个庞大而繁杂的家族,在这个家族中生活着不计其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这些姿态万千的动物和植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奇妙无比的生物圈。  相似文献   

14.
郢乐 《生态文化》2004,(4):46-49
人们常说,好山好水好地方。我的家就住在一个有好山的地方。有好山必有好水,有好山有好水必有好的植物,好的动物。好山、好水、好植物、好动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好地方。,其实,这个好地方,就是一个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5.
林淼 《生态文化》2002,(1):34-35
婆婆丁的学名叫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蒲公英的分布极广,差不多有土壤的地方它们都能生长。因了地域的差异,人们对它的叫法也就千差万别,所以它的异名别名也很多,就是在各种药典中对蒲公英的称谓也各不相同。在《千金方》中它叫凫公英;《唐本草》中则称为蒲公草、耩耨草。还有什么仆公英、仆公罂、地丁、孛孛丁菜、鬼灯笼、古古丁等等,在植物属里别名最多的当属蒲公英了。  相似文献   

16.
朱斌 《生态文化》2003,(6):48-52
引子 思茅地区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为云南第二大林区。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2.2%,以思茅松为主的林地达2128.99万亩,为全省之冠。活立木蓄积量2.3276亿立方米,占全省的17%。区内有植物5600余种,其中珍稀植物58种;野生动物中鸟兽类470种,爬行两栖类46种。思茅以其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7.
马粪包     
马粪包可不是为人拉车,供人乘骑的活蹦乱跳的马的排泄物,而是外部形状长得像马粪蛋儿似的一种植物,是菌类的一种。马粪包在植物科属里属灰包科,植物学上叫“网纹灰包”,医药学上叫“马勃”。可能就因为它长相跟个马粪蛋儿似的,老百姓叫它“马粪包”,也叫它“马屁包”。  相似文献   

18.
柳江 《生态文化》2003,(5):56-56
地球表面的土壤有很多种类,有种盐性土壤,危害植物的正常生长,人们叫它为“盐害”。  相似文献   

19.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其实,植物的生长光靠这些还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20.
在自然界中,草木是非常普通的植物,许多种草往往会很杂乱地生长在一起,所以人们就用了一个“杂草丛生”的词来形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