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动症”现在是常常挂在父母和教师嘴边上的一个词汇。我的妻子就常提醒我说:“我们的孩子好像也有‘多动症’,你是不是给好好瞧瞧?”我很明确也很温柔地告诉她:“我们的孩子是好动,而不是‘多动症’,请放心。”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儿童“多动症”呢?  相似文献   

2.
我儿子上小学四年级,挺聪明,好多奥数的难题他都能做出来,可无论平时写作业还是大小考试,就有个粗心马虎的毛病。考试成绩总是八九十分,错的地方往往不是不会,而是因为马虎造成的。例如,做算术题不是把“ ”号看成“-”号,就是把“6”看成“9”,再不就是忘了写得数;语文考试不是把字的偏旁放错了地方,就是少一撇、多一点;回家写作业也很少有完全对的时候。我们伤透了脑筋,怎样纠正孩子马虎的毛病呢?安徽宿州于永杰“我们的孩子挺聪明的,可是总考不了100分,这马虎的毛病可怎么治啊?”不少家长为此犯愁,家有“小马虎”怎么办?产生马虎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3.
伟伟从小就特别好动,静不下来,整天到处乱跑,乱翻东西。只有看动画片时他才能安静下来,可一旦动画片结束,他又是“大闹天宫”。我们觉得他就像个孙猴子,整个家被他闹得乱七八糟的。我的一个朋友建议我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不是患上了小儿多动症。可是,我又担心就这么去医院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心理暗示,所以想先问一问,多动症应该怎么鉴别?  相似文献   

4.
星期一的早晨,在检查数学作业的时候,我发现有一名同学一道题也没写就交上来了,只是在作业本的空白处,给我写了一句话:“老师,我因有事没写作业。”看到留言,我马上意识到,这又是玩忘了。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又活泼好动的孩子。但是,有个马虎爱忘事的毛病,已经有过多次因为休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5.
天真、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家长也都喜欢自己的孩子活泼好动。但孩子好动的程度有一定范围,超过正常范围就有可能是一种病态,称之为“多动症”,也叫“注意缺陷症”。那么家长怎样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无多动症呢?这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2017,(3)
我叫徐帅虎,从小到大,家里人都叫我“马虎”.因为我做事总是丢三落四,出门不是忘了带钥匙就是忘了关门,做作业经常看错题,写错答案,在班里值日扫地也没别的同学搞得干净,现在老师和同学没有人叫我“徐帅虎”,都喊我“徐马虎”.以前我习惯了别人这么叫我,“马虎就马虎,做事干吗要那么较真,多累呀!”现在长大了,每次听到别人叫我“马虎”,心里特别不是滋味,而且做事马虎这个毛病对我的学习也带来很多麻烦,成绩越来越差了.郭妈妈,我怎么才能改掉这个毛病呢?  相似文献   

7.
问:我的孩子特别好动,一刻也不能安静下来,老师反映他上课时东张西望,不停地讲话、做小动作。一下课更像脱僵的野马。回家做作业时,东翻翻,西瞧瞧,写两个字后就开冰箱拿东西吃,要不就看电视。成绩可想而知。我还以为孩子得了“多动症”,为此我专门到医疗机构问询过此方面的专家,经检查不是这方面的问题。请问,该怎样让孩子纠正多动的毛病?答: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由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自控能力较低,环境的各种刺激就容易导致孩子兴奋,加上孩子能量较多,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就会表现出正常的好动。对于孩子的好动表现,父母要循序渐  相似文献   

8.
有问有答     
电话咨询家教热线:(010)68455875咨询时间:每周六(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2:00下午13:00-16:00儿童好动就是多动症吗?我们孩子是个男孩,今年上一年级了。老师说他上课总是乱动,很难安静下来。孩子回到家里,学习也不专心,就是看电视时候能安静下来。孩子简直像是得了多动症,我们该怎么办?马志国:您可别随便把孩子的好动和儿童多动症画了等号。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好动,很像多动症,但是并非都是多动症。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模仿力特别强,尤其是两三岁时,我的孙儿鑫博也是如此。我的口头语“好嘞”“、是吗”“、没问题”全都被小孙子学会了,那音调、表情就别提多像我了。平时,我爱背着手走路,后来我发现他也背着手走路,那动作和我走路的样子简直一模一样。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我和老伴儿特别注意自己的“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格外小心,生怕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我虽然处处小心,可还是出事儿了。那天,我和小孙子一起在小区的花园里用玩具小铲子挖泥。这时,从旁边跑过来一个比鑫博还小的男孩儿,上来就抢他的玩具小铲子和玩具桶…  相似文献   

10.
不少家长对我说:“我的孩子一天到晚总是忙忙乱乱,做事毛手毛脚,丢三落四的。”“我的孩子每天上学总要把一些学习用具落在家里。”“我的孩子平时挺聪明的,一到考试就是因为马虎,错好多题。”“我的孩子在家做点事也是摔坏这个,碰坏那个,真是让我们着急,怎么说他也不管用,怎么办呢?7”  相似文献   

11.
我的侄儿亮亮活泼好动,上学之后,学习成绩一直不很好,有马马虎虎、丢三落四的毛病。前几天班主任老师语重心长地对亮亮的父母说他是多动症,让家长领孩子到医院检查检查。当家长对孩子说上医院的事情时,孩子大哭,说:“我没有病”。我听说这件事后深有感想。一方面我们的老师在心理学知识的掌握上已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可喜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从我与亮亮的接触中我知道亮亮肯定不是多动症,老师如此这般轻率地给孩子加上多动症的标签,或者以这样的眼光来看待孩子,对孩子的心理有很大的伤害。儿童多动症简称多动症,又称“轻微脑功…  相似文献   

12.
某周日一位父亲带着他的3岁儿子前来看病,说孩子得了多动症,列举了在幼儿园老师讲故事时,小男孩跑下座位说话,拿小朋友的东西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他和幼儿园的老师都伤透了脑筋,给孩子吃了许多药也不见病情好转。我看了看这个小男孩,问这位父亲: —— 孩子看电视能看多久? ——30分钟。 ——看动画片《西游记》能看多久? ——也能看半个小时吧。 由此可见,孩子对他关注的有兴趣的事如此专注,注 意力尤其集中,根本不考虑是多动症。只是家长那颗爱孩 子的心、望子成龙的期盼把孩子天性中的好动演绎成多动 症。 ——那孩子不听…  相似文献   

13.
在儿科门诊,常听一些家长抱怨:“孩子非常好动,可能患有多动症。”其实,活泼好动本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有些好动不一定就患有多动症。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发病率约为3%~5%,男孩约为女孩的4~8倍。那么,怎样  相似文献   

14.
儿子生性活泼好动,顽皮得很。除非睡着了,才能安静下来。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忙:雪白的墙成了他的画板,家用电器常因他的“破坏”不能正常工作……我曾怀疑孩子是否患了多动症。学校的老师也常向我倒苦水,说孩子上课总溜号,也不知道在搞什么,不遵守学校纪律,课间常与同学们打闹。我为此也伤透了脑筋,却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一次偶然的机会,我领儿子去书店买书。付了钱准备走时,却发现他还站在那,正专心致志地看一本书。那是一套有关恐龙的系列画册。儿子求我买下来。他说恐龙是他最感兴趣的动物,长大他要当研究恐龙的专家。望着儿子期…  相似文献   

15.
姚志水 《家庭教育》2009,(12):10-11
绍兴一读者来电问:“我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坐不住板凳。现在上小学三年级了;还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下课的时候和同学推来搡去,惹得老师经常告他的状。有人说我的孩子是多动症,我不相信。那我该怎样教育他,才能纠正他的好动甚至多动的毛病呢?”  相似文献   

16.
以长制短     
饶有兴趣地看完了《三十六计》这本书,发现有些计谋用于我们教育幼儿也是很合适的。我班郑晨小朋友的转变,就是与我用了“以长制短”之计进行教育分不开的。郑晨是我们班个子最高、也最胖的孩子。他好动,也好说话,你讲话还没讲完上句,他就抢着说了下句,自由活动时他带着一群孩子,模  相似文献   

17.
爱青 《山东教育》2003,(33):43-43
一位母亲向老师求助:她在家里极为重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比如在尊敬老人方面,要求孩子在吃好东西前一定要先给爷爷吃,然后自己才能吃。这个孩子也真的很听话、懂事,自己要吃苹果时,必定先给爷爷洗一个。开始的时候,爷爷还很配合对小孙子的教育,总是欣然享受小孙子的孝敬。可是时日一长,爷爷就不好坚持了,因为并不是每次小孙子想吃苹果的时候老人也想吃。这样就出现了矛盾:妈妈要求孩子吃时一定要先给爷爷;而爷爷却不想吃。小孙子给夹在中间左右为难。由此妈妈产生的担心是:老人不吃也不好逼他;而假若因此放松了对孩子的要求,恐怕就难以养成…  相似文献   

18.
昨天,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他请我拿笔记下他的地址或电子信箱———请我把他孩子的“操行评语”寄(发)给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他孩子不肯给他看,所以……我拒绝了他的“请求”,我告诉他,我的“操行评语”不只是写给家长看的,首先是写给孩子看的,孩子看过之后才让家长看。那位家长很不理解。放下电话,我对这位家长又将心比心地换位思考。是啊,以前我也发现过这样的问题:开学时,学生上交“家长反馈意见”时,成绩好的学生积极爽快地交了,上面有让孩子和老师看了都爽心的话;而成绩差的学生不是因为没有让家长签名而磨磨蹭蹭…  相似文献   

19.
《父母必读》2013,(7):150-150
“我的孩子很叛逆,虽然只有2岁,你要他做什么他偏和你反着来,这该怎么办?” “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带,和我不亲,对我总有抵触情绪?” “我的女儿特别好动,比男孩子还要淘气,是不是有多动症?”  相似文献   

20.
案例早春二月,春寒料峭,我接到一位父亲的电话,说是由孩子学校的校长推荐,为孩子的问题向我求助。从电话里听得出,这位父亲的心情也像春寒一样,冰冷了。小雷是一个六年级的男孩,从小由自己的父母带大。他自幼聪明,但好动,早在幼儿园的时候就坐不住,难管教。父母曾带他去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多动症”,父母没有让其服药治疗。但现在的小雷不好动,喜独处,闷闷不乐,从不与同学来往,像小老头。做手工很快、很好。他早在二年级开始就不喜欢跟父母出去。每天晚饭后,爱看科幻书,有时一晚上可看完大半本。常看《钱江晚报》,跟着父母看电视“股市行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