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罗田  瞿高兴 《钓鱼》2013,(24):12-13
《钓鱼》二十岁了,说来有点惭愧,与她相识却很晚。大约是在2008年,我参加老鬼钓鱼论坛的征文活动,我的《笑在最后》一文获得了品韵奖,随后被全文刊登在当年《钓鱼》杂志第18期上,尤记得当时我到处寻找那本样刊,虽未如愿,  相似文献   

2.
笔耕情缘     
贺建成 《钓鱼》2013,(19):14-15
至2013年,《钓鱼》杂志已创办二十周年,可喜可贺。二十年来,《钓鱼》以生动活泼的版面、内容丰富的栏目、超前一步的思维、朴实无华的文字、服务钓友的宗旨而获得国内众多钓友的青睐。作为《钓鱼》的忠实读者和作者,在长时间学习钓鱼知识和写作钓鱼文章的过程中,我既是《钓鱼》的铁杆粉丝,又是实实在在的受益人,我几乎是伴随《钓鱼》的发展进步而成长的。《钓鱼》给我带来了更多的钓鱼知识和钓鱼思考,我能在钓鱼领域笔耕多年且获得丰收,并出版两本书,这些都与《钓鱼》的沁心润泽是分不开的。我当然也不会忘记感谢编辑们对我的帮助,同时祝贺他们所取得的辉煌成绩。  相似文献   

3.
《钓鱼》杂志社编辑同志:你们好!我是贵刊的一个忠实读者。自2000年订阅《钓鱼专刊》以来,我从中学到不少钓技新知识、了解了钓坛新动态和各种新钓具,真是受益匪浅。《钓鱼专刊》改为周刊,今年又从周刊升级改版为《钓鱼》杂志。告广大读者,订阅《钓鱼》杂志,可加入读者俱乐部,并免费赠送钓鱼背心一件。在订阅杂志前,我心里还在想,送钓鱼背心,怕是不可能的事,全国订阅杂志的读者成千上万人,送得了那么多?可万万没想到,最近我就收到了贵社寄来的钓鱼背心,别提我心里有多高兴,我也成为读者俱乐部的一员了。当我第一次穿上钓鱼背心去钓鱼时,那种…  相似文献   

4.
覃建谋 《钓鱼》2013,(6):20-21
我钓鱼虽然已经30多年了,但退休前并不知道《钓鱼》杂志。退休后,钓鱼的机会多了,就经常去渔具店。2001年有一天,我去渔具店,发现柜台上有一本报纸式的《钓鱼周刊》(8开),翻看内容相当不错,就借回来看。从此我才认识《钓鱼》,并开始订《钓鱼》。后来我从网上还知道全国共有钓鱼类杂志5家,就把其他4种同时订了一个季度回来看。经过对比,我认为《钓鱼》比较适合于本人阅读,就从中选优,开始坚持年年订《钓鱼》。我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过去业余写作,主要是写诗和写民间文学。由于  相似文献   

5.
姚军 《钓鱼》2013,(4):18-19
四年前的一个下午,下了班后我又不由自主地向县城中心的邮政大楼走去。在邮政营业大厅里有一半空间被用来出售杂志报刊。那里设有柜台,柜台上放了一排排的报纸。柜台后有三排四层的书架,杂志是五花八门、门类俱全,这里就有关于钓鱼的杂志。以前,我记得这里只出售一种钓鱼杂志——《中国钓鱼》。那个下午,我来到早已熟悉的老位置,正准备拿起新来的《中国钓鱼》时,冷不丁看到边上放了一本《钓鱼》杂志,这是一本很有潮流气息的杂志。那"钓四年前的一个下政大楼走去在邮政营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个才学习钓鱼一年多的钓鱼爱好者,也是《中国钓鱼》的忠实读者。尽管是从去年5月份才开始买《中国钓鱼》阅读,但却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使自己原本粗浅的垂钓技艺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也深深喜欢并爱上了《中国钓鱼》。  相似文献   

7.
当我从2004年《中国钓鱼》第十期《庆祝(中国钓鱼)创刊20周年优秀作者评选活动揭晓》的报道中发现了自己的名字时,心情的激动和喜悦是不言而喻的。当时我正要去新疆、甘肃和山西等地进行十余天的考察,在老伴给准备要带的物品上,我是选了又选.挑了再挑,原则是少而管用。可不管少啥,惟有这本《中国钓鱼》第十期,是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8.
孙建国  张冠宇 《钓鱼》2006,(16):43-43
《钓鱼》2006年13期第35页发表了本人《圆梦白沙湖》一文,因当时篇幅有限,有些细节未能详细说明,致使许多钓友提出了一些疑问,本人深表歉意,现补充说明。本文第四段:“冠宇大喊回线了”。有钓友不理解“回线”,现做说明。通常大家用海竿爆炸钩钓鱼时使用的是把通心坠穿在主线上,让坠能自  相似文献   

9.
李怀虎 《中国钓鱼》2007,(11):33-34
今年4月初,在一次宴会上有位钓友提起我曾在2005年春末钓获一尾18千克的大草鱼,还荣登上《中国钓鱼》杂志的事儿,当时,也许是喝多了,我借着酒劲口出狂言:"36斤已是历史了,今年我要破纪录,再钓一条更大的!"8月4日,对我来说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因为就在这一日,幸运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14,(19):14-14
至2013年,《钓鱼》杂志已经走过了二十年。这二十年中,《钓鱼》杂志从一份《体育时报》的一个专版发展为一份16开全彩全铜的半月刊杂志,《钓鱼》已成为广受钓鱼爱好者们欢迎的知名业内媒体。  相似文献   

11.
《钓鱼》2011,(15):61-61
看《钓鱼》,钓大鱼,是每位《钓鱼》读者的两大乐事。从本期开始,《钓鱼》杂志与上海雨生渔具有限公司联合推出新栏目:"金百利大鱼榜",为广大钓友奉上又一惊喜。  相似文献   

12.
去年年初,本刊编辑部刊载了一篇卷首语,在那里表达了一些心愿。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钓鱼》能够成为钓鱼人的知音与朋友。所以,我们的杂志叫《钓鱼》,我们称呼自己为"《钓鱼》人",书名号不是我们之间的距离,而是我们共同的牵念。因为,《钓鱼》是我们的杂志,也是天下钓鱼人的杂志。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钓鱼》能成为钓鱼人生活的一部分。希望《钓鱼》成为我们钓鱼人的生活伴侣,成为钓鱼人不愿舍弃的一种精神传承。《钓鱼》成为钓鱼人的记录者,钓鱼人是《钓鱼》的创造者。我们要为"钓鱼"作史,《钓鱼》也用一篇篇文章、一期期精美的杂志,书写着钓鱼的辉煌、钓鱼人的辉煌!一直以来,我们都肩负着一种义务,让《钓鱼》成为钓鱼人的媒介与桥梁。成  相似文献   

13.
博采出新     
《中国钓鱼》创刊伊始我就订阅了,我读《中国钓鱼》,一为学习其中的垂钓经验;二是借鉴其经验,指导、改进、提高自己的垂钓实践。 河北钓鱼基地主要鱼种是鲤鱼,因而我在垂钓活动中,参考《中国钓鱼》中的有关文章,博采众家之长,摸索出了一条提高钓鲤上鱼率的钓具组合法。运用这一组  相似文献   

14.
《中国钓鱼》2003年第九期及第十一期上刊登了北京谷钓友与湖北刘钓友两人讨论水蚂虫是否是水虿的文章。同刘钓友一样,笔者当时读罢谷文深感折服,并且自认为此文是2003年《中国钓鱼》所刊登文章中分量最重的文章之一。它所涵盖的思想应该对所有钓鱼人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温希彦 《钓鱼》2013,(8):16-17
《钓鱼》杂志至创刊以来,坚持走精品之路、专业之路、科学之路,服务于钓鱼人、服务于钓具行业,为推动钓鱼运动的发展竭尽全力,得到无数读者、作者的支持,受到了钓鱼人的欢迎和热爱。《钓鱼》是一本充满智慧的杂志,它融入自然,是万千钓友相识相聚的一种最亲切的媒体;《钓鱼》为钓鱼运动摇旗呐喊,为钓友生活增光添彩,为钓鱼人开辟了新的天地。拥有了一大批具有浓烈情感且高度忠诚的读者,拥有了  相似文献   

16.
王锡健 《垂钓》2002,2(9):1-1
早在今年3月,我发现贵刊第三期44页上刊登的《淡水醉虾饵》和《中国钓鱼》今年第三期第29页上刊登的《淡水醉虾饵》除个别字句不同外,内容完全一样,很显然是一稿二投。本来当时就想向你们反映,一时手懒终没有提笔。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名计生工作者,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邀上钓友南征北战去钓鱼。钓的多了就有了一些心得一些感触,时常写下来,整理整理寄出去。不想有两篇竟在《中国钓鱼》上发表了,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中国钓鱼》一直是我的好朋友,看到《中国钓鱼》开展的“关注环保,从我做起”的活  相似文献   

18.
张同 《钓鱼》2013,(11):56-56
过去我在钓鱼时特别重视饵的味型状态,对于小药,我认为用处不大。但通过一场比赛和一次掐鱼,我彻底改变了过去对小药的一些看法。今年4月中旬,在石家庄举办了一场《钓鱼》杂志"读者杯"的比赛,当时我也参加了,结果是名  相似文献   

19.
钓鱼是一项锻炼身体,陶冶性情的群众性活动。回顾我20多年的垂钓经历,体会不少,垂钓既健身心,又助工作。我是《中国钓鱼》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中国钓鱼》创刊以来,我是一个忠实的订阅者。每期收到  相似文献   

20.
感谢读者     
《钓鱼》杂志创刊已整整3个月了,作为一名编辑,我感慨万千,有成功的喜悦,有失误的沮丧。在这段时间里,编辑部收到大量或赞扬、或批评、或指正的文章,我们实在感动不已!《钓鱼》杂志主要秉承原《钓鱼专刊》专业人办专业刊的传统,一贯以技术文章及信息量大、快为优势。《钓鱼》杂志的编辑基本上都是钓鱼高手,甚至是钓鱼大师。但“钓鱼专家”并非编辑专家。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希望出现正,就不可能出现反。《钓鱼》杂志有时候偶尔会出现一些表达或语言文字上的差错,作为编辑,深感歉意。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过这样一段话:“只要做事,就免不了有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