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校动态文化与静态文化共同构成了校园文化整体。从本质上来说,动态的校园文化是学生视野可以达及的学校的建筑场馆、教学设施、历史遗迹、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静态环境之外的具有跟进时代  相似文献   

2.
静态校园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物化形态即环境的自然美为载体来展示其魅力与品位,从而发挥其高效的“育人场”功能。具体地说,它包括学校的建筑场馆、教学设施、历史遗迹、道路交通、亭台楼阁、花草树木、标牌徽识等关涉校园绿化、美化、净化的所有自然环境。因其相对动态校园文化来说,具有较突出的稳定性、客观性特征,所以根据外在的流动与否,人们往往将校园文化分为静态文化与动态文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校园文化是学校置身于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形态,它既受地方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又有自身发展规律。要全面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功能,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自觉性,要优化育人环境,要突出创新教育的主题,要体现学校自身的发展特色。  相似文献   

4.
学校文化大致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它们又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研文化、课堂文化等几个方面。我们学校在学校文化的建设中,就着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一、加强环境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环境文化,包括静态的物质环境文化和动态的人文环境文化。形成积极开放的物质环境。我们从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等物质文化入手充分利用好学校的每  相似文献   

5.
蔡建中 《考试周刊》2013,(70):172-173
<正>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多年来,我校开展以"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特色育人"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校和谐、高效的育人环境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一、构建优美、高雅的环境文化,促进学校健康发展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隐性课程,是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校园文化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它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培养师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促进学校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就是铸就学校精神、使学校获得长远发展的“内力”的过程。我校在学校管理中把校园文化建设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既重视静态文化的建设,也重视动态文化的建设:既重视校园成果的展现.也重视校园文化底蕴的孕育:既重视校园文化氛围的渲染.也重视师生心灵世界的锤炼:既重视校园文化的近期效果,也重视校园文化的长远效应.努力在建设校园文化,培养学校精神方面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7.
和谐校园文化与教师职业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是传播文化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的建设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内涵可分为“精神层面”和“环境层面”,它可以理解为以校园为主要空间,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人文环境和文化气氛,它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和行为准则,也包括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建云 《职教通讯》2016,(11):I0001-I0001
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构建富有时代特征和个性特色的职教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育人和教学环境,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保证。因此,引入优秀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物质文化环境对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学校教育也是如此。学校物质文化环境对学生教育的影响,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成为重要的学校教育资源。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是提升校园文化的基础。没有物质文化环境做基础就不可能进行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可以说,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虽然不是整个校园文化的核心.但却是整个学校教育的基础。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易受环境影响.学校更应重视良好物质文化环境的营造。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是育人场所。良好的文化环境,既利于陶冶情操,又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学校的教育也就事半功倍。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极为重要,它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效手段之一。校园文化是一种以校园内部环境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具有传递文化信息、娱乐、育人等功  相似文献   

11.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实践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校特色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办学实力、学校活力、文明魅力的外在表现,是学校建设发展的动力之源.是人才培养质量的营养之源.高校图书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图书馆的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的一种表现,一种存在。图书馆外观形象、内部设施及服务环境对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完善高校的育人功能.弘扬校园文化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的精髓。创建务实有效的校园文化,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是学校工作的追求。我校从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五个层次入手,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植入学校的文化建设中,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推进素质教育和创立办学特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人文传统和优良校风的根本之源.也是学校创新发展的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14.
试论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校园文化内涵的分析,可以发现创建校园文化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校园文化与环境育人是同一层面、指向相近、功能同一的问题。用文化管理学校,是实现以人为本的有效途径。学校特色源于校园文化,又集中体现在校园文化上。要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校竞争力,就必须着力打造优质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5.
侯振军 《甘肃教育》2014,(24):27-27
正校园文化是在学校育人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校园为主要空间,由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创造出来的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环境可以感染人,文化可以熏陶人。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人生观和世界观处于不定型期,对他们进行感染、陶冶,才能收到春风化雨的效果。由此可见,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尤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校园文化是学校上层建筑与意识形态的深层反映,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它在潜移默化中发挥着育人的功能。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健康的文化感染人、以优美的环境熏陶人,不失为一条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从而应当引起我们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不断探索与挖掘其巨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是学校树立自身品牌的关键所在。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师生员工的情操,启迪心智,提高素养。应该从精心打造环境文化,缔造精神文化,炼造行为文化,锻造特色文化等几个方面来努力构建和谐的老年大学校园文化,使之成为和谐文化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8.
《学周刊C版》2017,(17):201-202
宿舍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延伸和扩展,为了强化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宿舍管理方面,可以通过构建宿舍环境文化、宿舍制度文化、宿舍自主管理文化、设施使用文化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宿舍工作的管理,推动阳光校园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高校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促进和谐育人环境,形成特色的巨大推动力。《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精神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建造精神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20.
学校的育人效果与校园文化及校园环境的质量密切相关,校园文化与校园环境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校园文化的品位影响着教育环境和学校育人的品位。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是治校实践的基本理念,建设优质的文化载体是特色办学的必然需求。抓好五个载体,建设五种文化,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