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飞 《语文知识》2014,(12):93-95
新材料作文是近年来高考语文命题者的新宠,翻开最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试卷便一目了然。新材料作文有它的优势,其选材的意旨有一定限制性,避免了以前老材料作文的僵化和死板。它的立意范围比较宽泛,便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展示写作个性,避免了话题作文立意无边的弊病。新材料作文具有“中庸”的特点,它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等,可以说是一箭多雕。正是这些原因,新材料作文题才会在高考中风光无限。  相似文献   

2.
一、作文题型的选择反映了向传统的理性回归 一道作文题,关系到所有考生语文乃至整个高考的成败。而作文题型则是广大师生及高考作文研究专家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对这道题的命制,命题者们一直以来也极为审慎。如同2007年高考前新材料作文受热捧一样,2008年高考前,有关专家们的预测及广东全省各地市级的模拟考试也以新材料作文试题为主,笔者统计了广州、深圳、佛山等地的“一模”、“二模”及调研测试12套试题中的15道作文题,其中新材料作文8道,标题作文(含半标题作文)4道,话题作文3道,新材料作文明显占有统治地位。然而,6月7日高考题一出,许多高考研究专家大跌眼镜,2004年广东自主命题以来,标题作文首次出现在今年的高考试卷上。  相似文献   

3.
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高考语文的命题模式一直处于不断探索之中,尤其是作文题的命制,也正稳步向更大的自主性、选择性和探究性方面努力。新材料作文作为一种新的作文题型,近几年来倍受关注,尤为全国卷和部分省市的命题专家所偏爱。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更需要开启学生的发现能力、认知能力,更能提供给学生自主确定角度、立意、文体、标题的机会和权利。  相似文献   

4.
<正>从2015年以来,高考语文作文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题型,旨在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及写作能力,特别是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写作,所以审题时考生有领悟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笔者想先谈谈"任务驱动型"作文与"新材料"作文的区别。首先,就要求限制而言,新材料作文要  相似文献   

5.
李阳海 《中学文科》2004,(11):43-43
材料作文是近些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的主要形式之一。这种题型既考查了考生的写作能力,又考查了考生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所以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大家都知道,材料作文对于考生来说,审题是关键,也是写此类文的难点。难在哪里?难在对材料的整体把握,难在对材料精神实质的准确挖掘与表述,难在认识范围的开拓与迁移。据2004年河北省中考考生写的材料作文来看,有一些考生读不懂材料,抓不住实质,审材料偏离题意,结果被打到四类文之列,断送了“半壁江山”。由此可知,考生在写材料作文时,必须把握好审题这一关。材料作文审题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吴云涛 《教师》2014,(4):34-34
正2013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做了调整,谓之新材料作文。与以往"材料+命题"的作文考查形式最大的不同是在考查写作能力的同时,考查了阅读能力。针对这种变化,我们应如何应对呢?1.审题与立意首先就今年作文阅卷而言,南师大文学院给出的说法是只要观点源于材料就不算偏题,建议同等对待各种角度的立意,不因立意决定作文档次。这种解读一定程度上考虑了  相似文献   

7.
2012年全国高考共命制了17道作文题,其中,命题作文1道,新材料作文16道。17道文题可谓既"统一着装",又"仪态万方"。为帮助广大考生探究命题规律,备战来年高考,现对17道文题作如下三维透视:一、题型:主打新材料作文。2012年高考17道文题中,有16道采用了"角度自选,立意自定"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与2011年高考的9道/17道的比例相比,今年新材料作文在高考作文中的权重已不仅仅  相似文献   

8.
黄小娟 《语文天地》2013,(11):11-12
高考新材料作文对于学生的综合性要求很高,只为考生提供材料,并不指定题目,要求考生在深刻理解和感悟所给材料的基础上,自主命题写作。这种形式能够全面、综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但考生在审题环节出现的不良思维习惯,导致作文质量不高,失分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全国大范围自主命题以来,至今已扩大到16个省市语文高考试卷自主命题.与全国卷交相辉映.风格各异。高考在不断变革,试题也在尝试不断出新。作文题的题型也悄然多样起来,2000年至今,作文题型已出现了话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全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四类。  相似文献   

10.
2009年,各省市高考作文呈现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与新材料作文三分天下的多元气象。而新材料作文克服了话题作文宿构、套作的弊端,强调审题过程,在更大限度考查考生的思维与表现能力,因而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因而准确理解与把握材料内涵,成了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关键,只有准确地理解材料,把握命题者的立意指向,  相似文献   

11.
全国卷作文题摆脱关系型话题作文命题形式,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嫁接”,推出了话题式材料作文这一新命题形式。这种作文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同时又能从多个角度灵活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兼具了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两者的优点。因此,这一命题形式颇受命题者青睐,但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审题的难度。从写作实际来看,不少考生倍感头疼,偏题、跑题的现象增多。要写好这类作文,审题立意是第一道“门槛”,它直接决定着作文的成败。本文就新材料作文谈一下审题立意的“三字诀”,以期对高考作文的备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吴应桢 《现代语文》2005,(12):111-111
高考命题改革以来,已经逐步走到规范化、系统化和综合化的轨道上来.可见,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已初见端倪.从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来看,语文命题不再是单一化、纯知识性和专业化了. 所谓单一化,就是命题中题型和内容单一.题型的单一主要体现在机械地运用和重复的题型,如以往试卷中常常出现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和作文题.高考改革后,语文试卷的题型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如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选择题,而且这些题型不是罗列在一起,而是相互穿插、相互融合或者在一篇阅读文章末综合地运用了这些题型.作文题也摆脱了以往的命题作文形式,出现了看图作文、阅读材料作文等多样性的题目.  相似文献   

13.
探究型作文挑战考生的审题立意能力 2009年高考语文江西卷一道探究型作文题赫然登场.令习惯于一般材料作文写作的考生措手不及。面对独立审题立意能力的强有力的挑战.一些写作高手中箭落马,败下阵来。这道题是:  相似文献   

14.
自话题作文淡出语文高考试卷,“阅读材料并根据要求作文”的考查方式闪亮登场,至2013年,此种作文考查的方式已在分省命题中一统天下,即所谓的新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作文题型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受到推崇。以后几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以材料作文形式考查可能性极大;加强材料作文的写作指导势在必行。审题立意的准确程度的高低关乎作文的成败.本文就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问题作探讨。  相似文献   

16.
自2006年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之后,材料作文已经成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各位高中语文教师都在日常教学中开始对高中生的材料作文写作能力进行了训练,旨在适应高考语文作文的变革。然而,高中生在面对材料作文时,所产生的跑题、偏题问题却层出不穷,这就表明高中生对材料作文的审题能力水平比较低下。因此,教师就应该要将高中语文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本文便对此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7.
2005年高考,重庆卷出现了一大一小两道作文题, 全国16套考卷的语言运用题中出现了10道综合考查题,其中不少要求写成短文。写作考查从形式到内容都异彩纷呈。这表明令后写作命题的天地更加开阔。为此,我们推荐张国学老师设计的一组作文连环题,以训练多角度、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能力。帮助考生突破多材料的选择关,并提高对不同命题角度的敏感度,提高对作文新题型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考作文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作文模式,我们把它称为"题意作文""新材料作文"等。新材料作文"新"在不拘泥文体,而是将作文的审题与立意结合起来,在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查了考生阅读理解和提炼中心的能力。考生只有准确把握了材料的中心,才能提炼出话题,确保准确立意。  相似文献   

19.
郑群 《广东教育》2004,(11):26-27
根据初中生的特点,中考作文的考查重点是考查学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近几年的作文题在开拓学生写作空间、降低审题难度、放宽文体与材料要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充分调动和发挥考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不断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命题形式:新材料作文题型称霸天下 新世纪以来10多年的高考作文题型演变,是由话题作文逐步向新材料作文转变的过程。这种转变,在2012年呈现出明显的节点,高考作文命题终于从话题作文占统治地位变为新材料作文占绝对优势:全国17套试卷中,16道作文题是新材料作文,1道题目是材料加命题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