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艳 《成才之路》2011,(17):94-I0023
鲁迅先生的杂文,在鞭挞丑恶时,无一不带嘲笑的口吻”。“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的“国粹”。用笑话作比,飞跃联想,把抽象的事物说得浅显明白,饶有兴味,使用使人们在笑谈中潜移默化领会作者的主旨。  相似文献   

2.
曾有这样一则小故事:2001年春天,袁隆平院士到达武汉,谈了自己在中学的经历,为什么“负负得正”,他一直不能理解.著名科学家不懂“负负得正”?一时成为某些人的笑谈.然而,笑谈者并不知道,要真正说清楚“负负得正”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3.
温杰 《教育文汇》2004,(1):29-29
魏书生老师说:“我是个懒老师”。名师自称是“懒老师”,令人吃惊他的学生对他这样的“懒老师”又大加赞赏,说“老师还是懒一些好”,更令人不可思议。其实,仔细想来,师生之间的这一唱一和绝不是一句笑谈,而是在撰写现代教学理念的大文章。  相似文献   

4.
要想小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让他们喜欢数学,必须让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让枯燥的数学形象化,更应强调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数学课充满生机活力。在这方面我的体会是:学海无涯“乐”作舟,“数”山有路“巧”为径。一、巧妙的课堂导入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他提供的东西,让  相似文献   

5.
蒲松龄的《狼》可以说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资深篇目了。尽管文中的狼被屠户用刀劈死了,但狼留给人们的似乎不仅仅是“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的笑谈。  相似文献   

6.
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的,反正我觉得自己在中学时代特别容易“受伤”。不是说我爱打架,也不是因为成绩不好,而是有点莫名其妙。今天回头看,那些当年“很受伤”的事情都已成为笑谈,其实它们真应该成为我的骄傲。  相似文献   

7.
曾有这样一则小故事:2001年春天,袁隆平院士到达武汉,谈了自己在中学的经历,为什么负负得正,他一直不能理解.著名科学家不懂负负得正?一时成为某些人的笑谈.然而,笑谈者并不知道,要真正说清楚负负得正谈何容易.要弄清负负得正深层次的原因,它的实际背景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张奠宙教授曾在《数学双基教学和探究点的教学设计》一文中发出这样的感慨:世界上还没有发现一个为大家普遍接受的负负  相似文献   

8.
关于如何正确使用“做”和“作”,吕叔湘先生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曾作过这样的比较:“做”和“作”,语音上二者在普通话里已没有区别。习惯上,具体东西的制造一般写成“做”,如:做桌子、做衣服、做文章等;抽象一点的,特别是成语里,书面色彩较浓一点的,一般都写成“作”,如:作罢、作废、作对、作怪、作乱、作价、作战、装模作样、认贼作父等。(见《现代汉语八百词》P.629) 由此可见:“做”,这个动词所接的宾语,一般是具体的事物;而“作”这个动词所接的宾语,一般是抽象的。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正确地使用  相似文献   

9.
愁绪万端:为女儿校园海选“家教” 1995年9月,折腾了一大通,雯雯只能按学区去了一所普通初中读书。我和妻子约定:从此不再提这件丢人的事!然而有时候,我忍不住还是在不经意间拿来当笑谈。自尊心极强的雯雯可怜地盯着我,叫起来:“不许说!”  相似文献   

10.
对于关汉卿的民族意识问题,至今没有专文论述,大多是在论及他的作品时略加提及,难以令人满意。本着补缺的目的,敝文拟就这个问题略申鄙见,以期引玉。列宁曾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于民族意识问题就该这样,应对它作具体地历史地分析,不可作主观臆测或抽象理解。  相似文献   

11.
Океан     
海洋学家声称,对我们这个星球来说,“海洋”这个名称要比“地球”更确切。这当然是句笑谈,但正像任何笑谈一样,其中也有些道理。要知道,世界海洋的表面比大陆和岛屿的表面大两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函数概念的演变与发展。归结了“函数”术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三种定义,即“变量说”、“对应说”和“关系说”的定义。并对这三种定义的优点及缺陷作了分析。指出函数概念是在历史中产生、演变和发展的,经历了从直观到抽象、从描述性刻划到严格定义的阶段,反映了人们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这一唯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写作是构思的艺术。若要使你的作文走出平庸,脱颖而出,就要有独特的构思,选准独特的角度,表现生活,表现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使文章展现绚丽的景致。一、角度要小: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叶上说人情文章要小处切人,唯其小,故而新颖且能展现绚丽的景致。如“秋思”,这是一个抽象与宽泛的话题,而作者张籍则为如此表达:“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以游子作书寄情而心  相似文献   

14.
潘才鸿 《语文知识》2000,(11):50-52
记得有位伟人说过,世人谁也没喝过抽象的水,平日喝的只是具体的水,如井水、河水,抽象的水是无数具体的水的总和。不过在阅读和写作中,有时倒有必要喝点抽象的“水”(即从具象中提炼“抽象物”),使思维从无数具体的知觉材料中得以提升,深邃起来,灵动起来。先说阅读。例如人教版高中浯文课本第4册里,“童年逃逸  相似文献   

15.
由于“四人帮”的长期干扰与破坏,各门基础学科的教学思想都在不同程度上处于不应有的混乱状态。为了促进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亟应把各门基础学科的教学思想加以澄清。本文拟就数学的基础学科《拓扑学》的教学思想问题,谈一点意见。拓扑学明明是数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但过去却被人认为过于抽象,过于脱离实际而无用。殊不知科学理论总是抽象的,没有抽象就没有理论,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  相似文献   

16.
虚词意义比较抽象,一般是单独作句子成分,但有帮助造句的作用。正确理解虚词,恰当运用虚词,这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学习上的难点。我在阅读教学中初步摸索了一些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虚词的方法。一联系课文,讲清意义虚词的作用和意义不能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去理解,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教学。《做风车的故事》(五册18课)中“几乎”一词,我先让学生读出“他停下来仔仔细细地看,几乎忘了回家”这句话,然后问:“牛顿到底回家没有?”学生说:“牛顿回家了。”“牛顿回家了,前面为什么用上‘几乎’?”同学们经过思考,说:  相似文献   

17.
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的“故为之说”的“说”,不少参考书都当作动词解释。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评注译析古文百篇》里,把这句话解释为:(我)为这件事作了这篇“说”的文章。在注解里又说:“‘说’原是名词,一种文体。此作动词。为之说,为这件事作一篇‘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学古文评注》,也持同样的看法。《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这样解释:“‘之’字作介宾,‘说’字作动词,指写作(这篇文章)。或者‘之’字作指示代词,充当定语,‘说’字作名词,指一种文体。两说都说得通,就柳文而论,前者才是作者原意。”  相似文献   

18.
学生会做,并不一定会说,这是小学生语言区域狭窄、抽象能力差等原因造成的。思维活动对语言有较强的依赖性,爱因斯坦曾说过:“一个人智力的发展和他  相似文献   

19.
时事政治教育在当代学生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学生作一名时代人,纵观世界风云,笑谈国家大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才能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20.
记忆里最早接触到该是《十五的月亮》。春节晚会是每个歌手挤破头都心甘情愿的圣地,1984年春节晚会上军旅歌曲《十五的月亮》让一个歌星名扬天下,听过这首歌的人次怕也不下8亿。而词曲作者乔羽、施光南在当年只获得十六元的酬劳,于是又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元”一说,自是笑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