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本刊讯 上海市教委于2008年12月11日公布了此前进行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样监测活动结果。上海学生中有近两成超重肥胖,但俗称“豆芽菜”的消瘦和轻体重人群明显减少。16岁学生组的超重肥胖率最低,肺活量也有明显增长。专家推测,“中考加试体育”这根指挥棒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记者/周慰)上海市教委于2008年12月11日公布了此前进行的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样监测活动结果。上海学生中有近两成超重肥胖,但俗称"豆芽菜"的消瘦和轻体重人群明显减少。16岁学生组的超重肥胖率最低,肺活量也有明显增长。专家推测,"中考加试体育"这根指挥棒正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广和 《考试周刊》2011,(92):139-139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已越来越被社会各界所关注,因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大事。根据对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总体呈下降态势,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就靖江市学校学生体质健康而言,要切实加强两个条例的贯彻实施,真正保证每一个中小学生每天有1个小时以上的体育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4.
范才清  黄超文 《教师》2011,(1):71-73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有3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的80%左右。农村学校历来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大面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孩子是家长心中的宝贝,宝贝健康问题是家庭的焦点,那我们的孩子有多健康呢?看了下面的数据您会有直观的感受,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调研结果显示,我国7—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有所改善,形态发育水平继续提高,营养状况继续改善,肺活量水平出现上升拐点,但是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继续出现下降,中小学生超重与肥胖率不断增加,近视率逐渐低龄化。  相似文献   

6.
戴立新 《考试周刊》2013,(4):109-110
随着新课改的浪潮在全国席卷开来,对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在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中,中小学生的体质水平有下降趋势,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如何才能在小学课堂中实现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呢?作者通过阐述参与性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应用,简要分析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民体质综合指数居全国首位,但青少年体质却相对较差。学校体育与城市学生的健康成为上海“两会”热议焦点——“中小学生的体质问题亟待重视!”这样的呼吁高频度地出现在上海“两会”期间,“圈养”的孩子如何挑起民族的未来,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现状“革命本钱”亮起红色警戒  相似文献   

8.
邓伟锋 《江苏教育》2007,(14):106-107
2004年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又一次让我们感到了震惊和不安。自1985年以来,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连续十余年呈下降趋势,青少年学生体质的“硬件”水平即身体素质特别是爆发力、力量、柔韧及肺活量等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肺活量指标连续20年一路下降:超重及肥胖学生的检出率继续上升;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9.
"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方面出现了不少问题,包括肥胖率增长、心肺功能不强、运动能力下降、视力不良检出率上升等。在学生身体健康情况不容乐观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呼吁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健康生活水平,以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全国有3亿多农村中小学生,占中小学生的80%左右。农村学校历来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主体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农村学校体育是农村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有利于大面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周峰 《小学生》2013,(9):112-112
"近年来,我们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生长跑坚持不了1000米,不会跳绳、踢毽子等基本体育技能,近视率、肥胖率不断增高,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同时,多数教师患有颈椎、腰椎等职业病,处于亚健康状态。"《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明确规定:"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2.
《青海教育》2012,(5):57
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是国家对学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基本保证,也是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权利,党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北大街小学严格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及政策,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全员参与、每天一小时、课内外结合、确保安全”四个基本原则,保障各类体育活动有序进行。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民体质综合指数居全国首位,但青少年体质却相对较差。学校体育与城市学生的健康成为上海“两会”热议焦点——[编按]  相似文献   

14.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王登峰司长在天津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上说:“如果说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那么学校体育就是教育的基石,没有青少年良好的体质健康水平,德育、智育、美育,包括‘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立德树人,包括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都将是无所作为。”[1]有专家认为:“对于正在成长发育期的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运动时间还远远不够,这个要求只算是维持学生体质健康的底线。”264青少年良好的体质健康水平从何而来,关键在于影响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五大因素:社会大体、家庭原体、学生主体、学校依体、教师群体(下文简称“五体”)的整体功能的发挥。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需要“五体”相互协调合作,共同努力,无论“五体”的哪一方面出现了断层,都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15.
金天 《上海教育》2007,(3A):2-2
新学期伊始,“关注学生体质健康”的新风就吹拂着申城的各级各类学校。贯彻落实全国和上海市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关注学生体质健康,成为今年上海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高小燕 《教师》2014,(15):21-21
正阳光体育运动是在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背景下产生的。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中显示,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状况总体是好的,但学生的视力、肺活量水平、体能等素质连续20多年下降。在此背景下,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通知》等文件。旨在通过学生每天活动一  相似文献   

17.
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是及时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儿童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渠道,为进一步完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的布置要求,广西承担壮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的研究工作,而其中百色市主要承担壮族中小学生健康状况的调研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上海教育》2007,(6B):24-24
“从新学期起,上海将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区县和学校,实行合格性评估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能否保证多数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能否保证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等,将成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硬杠杠’。”在日前召开的上海市学校“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工作研讨会上,  相似文献   

19.
教育感悟1001:为何说体育是关乎个人和民族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请看北京市政协、教委等部门2014年3月18日发布的北京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报告:视力不良率上升到62.96%,肥胖率上升到21.46%,肥胖者近半数有脂肪肝。加强运动就是提高生命力,北京丰台第八小学自2011年每天早上给学生加10分钟锻炼时间,肥胖率下降10%。教育感悟1002: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好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07,(12A):6-8
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主办的“2007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日前举行。来自全国教育、体育、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论坛期间有14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教授作主题报告。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全国各地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采取了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等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举办“2007青少年体质健康上海论坛”对落实中央7号文件,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人民生活富裕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但青少年的体能和健康素质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学生健康文明的生活行为和方式如何培养,什么是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观,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工作机制如何建立,所有这些课题,都亟需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本次论坛搭建了青少年体质健康学术交流的平台,邀请国内外教育、体育、卫生、社会等方方面面关注青少年体质健康的专家与同行相互交流,共同探讨改善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对策措施,为教育部门和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工作,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提供决策咨询。 论坛围绕“现代社会新形势下学校体育和健康促进研究”“发达国家学生健康比较研究”“现代学生生活方式与健康行为探讨”“城市体育设施对青少年体育素质发展影响探析”四个方面开展研讨,一些前沿性强、应用性广的研究成果对指导开展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体质都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