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写的《新年新乐新话题:国有产权无偿转让》,曾获九四年度河北省好新闻一等奖。文章发表后,豪门集团总裁陈世增认为文章“颇有新意”。同时,读者反映也较强烈。回顾该稿  相似文献   

2.
从1981年元月《中国青年报》在全国率先创办《星期刊》以来,在我国报坛上,已悄然兴起一股“周末”热。据统计,省以上报纸办“周末”已达40余家。其中,党报办“周末”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试就省级党报办“周末”作一些浅析。现状与趋势目前在报坛上出现的“周末”大致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部门团体的综合报或专业报办“周末”。就中央部门团体而言,如《经济参考报》周末版,《经济日报》星期刊,《科技日报》星期刊,《中国青年报》星期刊,《法制日报》周末版,《人民日报》周末版,《中国商报》、《中国体育报》、《金融时报》、《中国教育报》周末或星期  相似文献   

3.
1946年某天,上海《新民报》截稿时,其南京专电发来特急电,称“蒋主席偕夫人宋美龄访美,今日从明故宫机场起飞”。这是一条世人瞩目的重要新闻,然而,《新民报》居然只字没登,让《华美晚报》当日以头版头条“抢了头功”,7行大字标题处理得格外醒目,一时轰动上海滩。殊不知,这是《新民报》刻意制造的一条假新闻。原来,《华美晚报》常常截获《新民报》的“南京专电”照搬照抄、抢先发行。由于后者是私设电台而无可奈何,于是出此“损招”诱使前者上当。果然,《华美晚报》被当局罚停三天,在读者中信誉大受贬损。①假使今天某家报纸也搞一次这样的…  相似文献   

4.
《农村信息报》创刊于1985年1月1日,是一张面向“三农”、具有鲜明办报特色的专业报,经过20多年的努,现已成为一张知名度较高的农村报。报社坚持立足“三农”、服务“三农”的办报宗旨,坚持走报业细分化之路,近年来,相继创办了《花木世界》、《浙江畜牧》、《农产品专刊》、《浙江农机》、《浙江林业》  相似文献   

5.
7月11日《21世纪经济报道》推出一篇重磅报道《央企十二豪门收入调查》,其中说,从2003年至今央企迎来一场“黄金雨”——利润翻了一番,而其中又以石油、石化、冶金、通信、煤炭、交通运输和电力系统的十二豪门为最,利润均已超百亿元。与此同时,十二豪门员工工资也达到了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3~4倍,人工成本增幅普遍高于销售收入增幅。  相似文献   

6.
多年来,我国报纸“千报一面”,缺少个性和特色,表现在综合报的政治性和政策性(专业报技术性和知识性)有余,而可读性和趣味性不足。如何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困惑各报多年的难题之一。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率先推出“星期刊”,1984年2月11日《南方日报》又创办“南方周末”,并成为一张独立的报纸,同年10月《参考消息》推出“周末版”。此后至今,全国省级和地市级报纸  相似文献   

7.
古井集团由一个手工作坊发展成今天销售收入达10亿多元,上交利税5亿多元的跨地区跨行业的现代化企业。《古井报》是古井集团主办的一家企业报。它自1988年创刊以来,经过油印、铅印发展到今天的激光照排胶印。它先后获得“阜阳地区优秀企业报”、“安徽省优秀企业报”、“华东地区优秀企业报”、“中国轻工系统十佳企业报”等称号。先后有近200多篇文章获奖或被其它报刊转载。古井事业的发展,是《古井报》进步的基础;同时,《古井报》的进步,又促进了古井事业的发展。这两者的协调发展,正是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多方领导下取得的,特别是集团公司总经理兼党委书记杨光远的直接关心与支持,《古井报》才得以“小报大办”,为企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总经理亲自抓报社的内部建设舍得投资。为了更好地实现《古井  相似文献   

8.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夹缝里诞生的“特区”何谓“附报”?它相对于正报而言,意即附属于正报的报纸。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材料表明:全国  相似文献   

9.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  相似文献   

10.
某省报在刊登《中国检察报》创刊的消息时,竟将《中国检察报》错成了《中国检查报》;一家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法制刊物载文提到“检察院”时,亦将“检察院”错成了“检查院”……联想到诸如此类的事,不能不令人顿生感慨。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2月17日 ,是新华社四川分社主办的《蜀报》创刊7周年纪念日。在这家《蜀报》之前 ,以“蜀报”二字命名的报刊 ,还有6家。为了纪念7家同名《蜀报》共同走过的百年历程 ,今日《蜀报》人策划了一次“百年《蜀报》回眸活动”。这次活动从12月2日刊出《百年〈蜀报〉回眸史料有奖大征集》起拉开序幕。活动分两段进行 :一是从12月3日起至12月11日止 ,该报连续9天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文图兼有的“百年《蜀报》回眸系列报道” ,使这一活动逐日升温 ;二是在12月17日这一天 ,该报共出7大张28个版 ,从头版起“隆重推…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发生了什么公元1992年1月4日,这一天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它是一个周末,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但正是后一点,使它与一件新闻界的新闻有了瓜葛。这一日,中国大陆众多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向世人推出了“周末版”,展示了新的一年报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纷纷出版了“周末版”;《辽宁日报》、《陕西日报》创出“周末版”;《南方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贵州日报》推出“周末扩大版”;《解放日报》则随报奉送四开八版的“周末彩报”;《四川日报》打出了“天府周末”,《吉林日报》则名之为“周末增刊”;《河北日报》为“周末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亦由半个版扩大为一个整版,更名为“大地周末”;《中国消费者报》,《新闻出版报》等亦推出“周末版”。如果将这个日子向前推一日,还有《参考消息》的“周末增刊”,向后推一日则有《工人日报》、《安徽日报》、《江西日报》的星期刊……这是继1991年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周末版浪  相似文献   

13.
孙亮 《军事记者》2005,(5):62-62
近年来,兰州军区某摩步旅党委“一班人”热情关心和支持新闻报道工作,众手浇开“新闻花”。该旅连续3年获得兰州军区《人民军队》报新闻报道组织奖,去年一年在《解放军报》、《人民军队》报、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刊发稿件119篇,5人次受到上级表彰,2人被聘为《人民军队》报特约记。  相似文献   

14.
《仪化集团报》的前身是四开四版《仪征化纤报》。创刊之初,我们便确定了小报小办的方针。10多年来,我们坚持按此方针办报,受到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好评。报纸创刊10周年时,公司总经理还亲笔题词嘉勉:十年奋进,功勋卓著。随着仪征化纤公司的发展,特别是仪化集  相似文献   

15.
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7条中的“国营经济修改为“国有经济”。然而,3年多过去了,一些报纸、杂志等新闻单位还在违法使用“国营”二字。如:《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山西青年报》、《济南日报》、《经济参考报》、《北京青年报》、《湖南日报》、《健康报》、《齐鲁晚报》等报中均在去年的一些报  相似文献   

16.
1995年第3期《中国记者》登载了《人民铁道 报“珍闻窗”受欢迎》一文,同时,附上“珍闻窗” 的几篇小文:《罚舅舅》、《我怕贤妻》、《看球》、 《智取眼镜蛇》。“珍闻窗”不愧是“袖珍型的新 闻”,让人耳目一新,令人振奋。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中国政治风云际会,人的取名、别号,往往能折射出特定的社会政治思潮。“两报一刊”与“本报特约评论员”这两个报章上的署名也同样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紧密相联。 “两报一刊”即《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即今《求是》杂志的合称。“两报一刊”联合发表编辑部文章或社论则是“文革”的产物。“文章”初期,通常是以  相似文献   

18.
“象把大山搬开、让尼罗河改道那样,萨达特总统把海卡尔从他那《金字塔报》大厦的宝座上拉下了马,将他作为共和国宫里的一位新闻顾问而束之高阁。”这是13年前萨达特解除海卡尔《金字塔报》主编和金字塔出版公司董事长职务,改而任命他为总统新闻顾问后,黎巴嫩《事件》周刊主编萨利姆·劳齐发表的评述中的一段话。海卡尔被迫离开《金字塔报》,不仅轰动了阿拉伯世界,也在国际新闻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泰晤士报》为此发表的一篇社论说,“除了萨达特总统本人辞职以外,他对他的班底作出的任何改变都不可能比解除海卡尔的《金字塔报》主编职务更引人注目。”许多新闻机构纷纷刊发报道和评论,它们对海卡尔的称呼,使用了“埃及头号主编”、“金字塔之王”、“20年来埃及最有势力的政治物之一”等等……的确,海卡尔不仅是个出色的新闻记者,而且是位显赫的政治活动家。穆罕默德·哈桑宁·海卡尔出生于1923年,毕业于开罗大学新闻系。他从19岁起正式从事新闻工作,很快就显露出非凡的才干,先后在《埃及新闻报》《最后一点钟》和《鲁兹·优素福》等报刊任职。1957年,纳赛尔总统任命海卡尔担任《金字塔报》主  相似文献   

19.
“三贴近”是新闻宣传工作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和改进新闻宣传工作的突破口。在新闻实践中如何实现“三贴近”?《哈密报》根据党委机关报自身的特点和所承担的任务,强调既要发挥自身的传统优势,又要渗透现代办报意识:在改革中增强党报的新闻性、突出贴近性、强化可读性,并用这“三性”来统揽《哈密报》的版面,将《哈密报》办成高品位高质量的报纸。  相似文献   

20.
项桂泉至今仍记得16年前他首次向《巨化报》投稿时那种不好意思的感觉。他也绝对想不到,这会成为他日后人生道路发生转折的一个契机。数日之后,他接到了《巨化报》副刊编辑的一个电话,没过几天,他所投的那幅篆刻作品见了报。他当时所在的巨化建材厂行政科的头儿和同事们从报纸上看到了他的名字后,如同发现了“新大陆”:“想不到我们这位闷嘴葫芦小木匠还有这么一手!” 第二年,《巨化报》举办通讯员培训班,项桂泉便被厂里指派参加了学习,接着又到《巨化报》社实习了三个月时间,打下了他日后从事新闻工作的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