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期刊作为数据来源,应用科学计量工具CiteSpace绘制了国内旅游商业化研究的知识图谱,系统地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文献特征、研究热点及趋势演进.研究发现:国内旅游商业化的发文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主要经历了缓慢(1987—2004年)、平稳(2005—2012年)和快速增长(2013—201...  相似文献   

2.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的双重冲击下,“智慧”理念在图书馆服务中不断渗入,图书馆知识服务逐渐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该文以中国知网期刊库为数据来源,以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为研究主题,利用SATI3.2工具对国内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相关研究的发文量、高产期刊、研究领域、地缘分布等维度进行定量分析,利用Ucinet6、NetDraw和SPSS软件对合著作者和高频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梳理了国内智慧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合作情况、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提出加强新兴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完善智慧馆员培养机制、促进跨区域学科交叉融合等建议,为图书馆智慧服务相关学术研究和业务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文学化表达是古代书论的普遍现象,其中又以汉唐书势、书赋、书评、书铭、书赞之类的文学修辞尤为突出,属于因文及书的特殊现象,其传于后世也是出于艺文之需,并非专为论书而作。但是,这些文体篇什以其华美的藻饰,使天地万物、人情物理等文学意象与书法相联系,赋予其生命的意义与壮美,以此成为书法审美与批评的启蒙和诱导,翰墨之道也由此生出。作为沉浸在汉晋尺牍书法风尚中的清流士大夫,其价值观与寒门士人的工书和以书干禄者泾渭分明,所作书论本为文章,对于阐明书法诀要和义理,非其不能,乃不为也,以此造成汉唐笔法非得家法师承而不传的现象。至于古代书论产生的背景与文学修辞之表达方式的选择,还有其更为深刻的文化的、社会的、观念的诸多原因。文章最后选取若干书势、书赋为例,具体分析了文学修辞如何介入书论、文学意象与书法意象的相似性和艺术通感,以及崇文论书风气在宋以后的衰落和转化、艺术通感也随之玄妙难名转向平实易知并易于实践等等。文章以独特的视角通观古代书论,肯定了文学修辞对传统书法审美与批评的重要作用,拓展了当代书法学术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环境大国,面临着国内严峻且复杂的环境问题,亦由此承担着在这一问题上国外政府与大众媒体带来的国际压力——其对中国环境问题的关注并非抱以纯粹客观、建设性的视角,而是演变为"和人权问题并列的外交批评策略和外交修辞策略"1。面对这样的国际环境,加强与优化环境议题的对外传播,争取环境问题中的国际话语权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另一方面,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信息传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张岩泉1997年4月23—26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黄曼君教授主持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于风景如画的桂子山举行,国内代表50余名,境外、海外代表10名,提交论文近60篇。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6.
精神生态批评是生态批评的一个次域,也是生态批评向人类精神领域的拓展。本文试图从精神生态批评的视角出发,从一战带来的信仰的崩塌、美国梦的幻灭、消费主义及人的物化,人与人之间及人与内心世界之间的疏离等方面分析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名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进而揭示"爵士时代"的精神危机,以及给当代人类带来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顾彬是世界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从德国波恩大学荣休后,到北京外国语大学执教。顾彬教授著作等身,其作品涵盖汉学、翻译、诗歌、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等诸多领域。2015年12月17日,在他迎来七十岁生日这一天,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了顾彬教授七十华诞庆祝会系列学术活动。北外全球史研究院院长李雪涛教授在主持开幕式中盛赞道,"顾彬先生的学问,囊括了汉学、翻译、诗歌、散文、文学史、中西思想汇通、美学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等诸多  相似文献   

8.
学术论文现存数量过多、质量不高、可读性不强等三大弊病。论文的修辞文采表达,受学科、论题、作者性情等因素的制约。注重文采是古今一脉相承的学术传统。一般的社会科学人文领域学术论文的写作,应讲求修辞,追求文采,以增强可读性。写作理念应更新,文风宜端正,写法应调整,学术论文写作大有文采的用武之地。学者应开拓胸襟,扩大视野;见贤思齐,效法前贤;虚心揣摩,在实践中锻炼表达能力,提升写作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CiteSpace绘制知识图谱,对CSSCI来源期刊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可视化分析,基于发文趋势、学科分布、研究时间线、关键词等维度系统梳理此话题下的研究现状与研究前景。发现语言学视角下的研究相对匮乏,文化叙事亟待纳入理论框架。鉴于此,本研究提出叙事的“建构——翻译——传播”三位一体批评架构分析框架,明确其“描述——阐释——解释”三维互动的研究路径,为传播中国声音、提升外宣媒体的国际公信力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0.
正有人说拉丁美洲是一个没有爱情(无人关爱)、没有鲜花(有问题无答案)、无人喝彩(有批评无掌声)的三无地带,在国内学术界拉美研究似乎也总是独自一隅,以致在研究生热考时都要"广而告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无论官方的关切度还是学术研究的倾斜度,拉丁美洲总是一个被爱情、鲜花和掌声遗忘的地方。不过,与张森根先生而言,此种论断绝对是一个错误——他是拉美研究领域一个忠诚而坚定的守望者。  相似文献   

11.
"环境"意味着我们人类在中心,周围由所有非人的物质环绕。"生态"则意味着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整体化的系统和系统内各部分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国际生态批评领域里,最为通用也最多地被混用的两个术语,就是"环境批评"和"生态批评"。在文学界,"环境文学"、"生态文学"也常被混淆。究竟是使用"生态的"(ecological)一词好,还是使用"环境的"(enyironmental)一词好?  相似文献   

12.
谭汝为先生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善于治学的学问家。就其修辞学研究而言,内容涉及词语修辞、句法修辞、辞格修辞、综合修辞诸方面,且大都堪称精品,建树良多。他不仅才思敏捷,著作等身,而且善于思索,治学有道,他治学的八字箴言是:"敏感、穷究、知疑、博采"。  相似文献   

13.
刘克 《文化学刊》2010,(3):173-176
夸张这种修辞手法,我国的《诗经》、《尚书》里就曾大量运用,汉赋时期达到炽烈的程度。但如何正确认识它,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对于夸饰的认识,实质上体现了对修辞和修辞学的认识。刘勰的夸饰论代表了一种较为符合夸张修辞规律、较为科学地观察修辞现象的认识,对夸饰这种修辞现象的产生、发展、作用和运用,都能发前人所未发,见解独到,在修辞史上具有开拓性的划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综述GE研究领域近二三十年国外学术著作、期刊论文和会议论文的主要成果,从形式、功能、跨语言研究和语法化理论等视角总结概括扩展语的特点和研究趋势。以2000年以来该领域的新进展为基础,展望国内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双关语是一种典型的修辞认知,往往具有表层与深层两重意义。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双关语主要分为四类,即语音双关、语义双关、语境双关和析字双关。以文学翻译中的修辞认知转换模式来划分,中国古典诗词中双关语的翻译大致可分为两类:从修辞认知到概念认知和从修辞认知到修辞认知,前者最为普遍,包括只译出双关的一层意义,解释说明其中的双重意义等,后者包括以双关译双关,把双关转换为比喻、拟人等。由于双关语的抗译性较强,译者要善于调用自己的修辞认知,尽量降低翻译过程中的审美磨蚀。  相似文献   

16.
生态困境直接催生了生态批评思想的问世,迫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反思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生态批评认为,生态问题不仅出现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同时也发生在精神领域里,人的生态与人的心态密切相关,生态问题的解决首先有赖于人类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生态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因素,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推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谷卓达 《文化学刊》2023,(3):200-204
新批评派主将布鲁克斯是悖论研究大潮的潮头,他曾说:“悖论的语言即是诗歌的语言”。由于悖论具有特别的、充满哲理的特征,所以成了诗人追求新颖奇特的艺术效果的工具,在玄学派诗歌和一些现代诗中屡见不鲜。本文从新批评派的发展、悖论的理论渊源和含义入手,以布鲁克斯《精致的瓮》为立足点,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找寻并分析《精致的瓮》中涉及的诗歌作品以及其他诗歌作品中的悖论修辞,并归纳出悖论的几种基本类型,总结悖论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汪洋  王宏志 《文化学刊》2023,(1):206-209
从模糊修辞的特点、类型、运用等方面对吴冠中先生的散文进行探讨,并以常式模糊修辞和变式模糊修辞两个层面下的多种模糊修辞手法为例,赏析张培基对吴冠中散文英译本中的翻译处理,结合汉英语言差异及东西方文化差异,从效果对等的角度归纳总结相关的翻译经验,为进一步研究模糊修辞的翻译方法以及我国文学作品的外译实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谨慎试水"到"弯道超车",国内城市纷纷借力短视频进行城市形象传播、打造城市品牌。短视频与城市形象传播的议题,越来越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基于2018—2020年知网文献,整理了国内学界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对目前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内容进行述评,以期为今后这一细分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09,(12):62-62
王君超 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该书收录了作者10年来对我国媒介批评的发生、发展进行同步观察和研究的成果,以及在清华大学从事媒介批评教学与实践的思考与感悟,共计130余篇作品。全书分为“热点事件透析”、“网络现象检视”、“美国媒体观澜”、“媒介文化反思”、“公众人物点评”、“媒介批评实践”、“教育学术散论”7个部分,共计50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