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的历史上传统家风家训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与现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教育目标价值上相互融合,教育形式与内容上相互贯通等共通点,为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奠定基础.通过对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积极探索将家风家训文化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新路径,为健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类精英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风家训文化是华夏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融入家风家训教育,对于拓展大学生党员教育的新内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传统文化素养和家国精神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家风家训教育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的实施路径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关大学生党员家风家训教育的内容设计与形式创新、顶层规划和基层探索、监督指导和考核评价以及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等多条措施。  相似文献   

3.
传承和弘扬优秀家风家训,彰显家风家训的时代价值是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优秀家风家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表达和特有形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涵养化育功能,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优秀家风家训价值意蕴的时代彰显,二者具有深刻的内在关联。新时代通过构建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的社会合力、优化家风家训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平台、打造家风家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的长效机制等有效路径,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4.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风家训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家训是立身处世、治家持业的智慧结晶.家风家训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留了传统美德的精髓.新时代,家风家训文化又与时俱进地涵纳了新时期的价值观念.深入挖掘家风家训对当代大学生的育人价值,并提出完善优良家风家训的育人路径.  相似文献   

5.
家风和家训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好的家风家训,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本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将家风家训教学融入校园生活、课堂教学、课外作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家训家风训诫亲人、子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家训"的地位非常重要。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为目的的家训家风,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有特点的部分之一。探究中职教材中优良的家训家风,借助语文课堂,重塑中职学生家训家风意识,传承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7.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家训家规家风是文化流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及优良家风的核心。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具有优良的传统美德,学校积极发挥指导和协助作用,引导学生在学校中更好地落实家训家规家风,使学生能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同时,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家训家规家风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介绍了家训家规家风,并且阐述了学生落实家训家规家风的重要意义,最后研究学校如何促进学生落实家训家规家风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建设现代家风,还需要将优良传统家训充分应用,并且延续下去。家风建设是家庭建设的关键,在现代家风建设中,还需要融入更多传统优秀的文化思想,促进家庭和谐。因此,首先分析了中国传统家训中的优良思想,然后探究优良传统家训对现代家风建设的作用,最后对其具体的实践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家风家训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要素,以主题内容丰富和风格各异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当代教育中.但由于各种原因,青年群体普遍存在家风家训文化缺失的状况,而家风家训在培养和贯彻时代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具有关键作用,对当前家庭教育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向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现代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充分发挥家风家训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正面作用,深入挖掘内在的价值,积极探索家风家训教育实践新方法,提升教育效果.以家风家训为核心对其现实意义以及教育实践活动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家训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千百年来积淀而成的。传承以勤俭持家、孝亲忠诚、勤学亲贤、和待乡曲为主要内容的优秀传统家训家风,可以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策略和传播方式,促使其传播内容落细落小落实,提升化人育人功效,延展传播场域。通过紧跟时代步伐,推进现代转化;挖掘家训家风,树立先进典型,强化舆论指导,创新载体建设;注重育人功能,形成社会合力等路径促使优秀传统家训家风作为当代培育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应予以大力弘扬。  相似文献   

11.
勤俭精神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中国家庭家风家训中最重要的优良习惯之一,深入探究中国传统的优良家风家训,有所辨别地去学习传统家风家训中的勤俭精神,这对于提升人们的品德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学习意义。通过对当代家庭教育中勤俭精神缺失的现状进行分析,展开对家庭教育中勤俭精神重要性的探讨,通过运用优良家风家训在家庭教育中的巨大作用来加强勤俭精神的教育,对提升个人素质、促进家庭和睦以及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优良家风家训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之智慧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深远的精神追求。当下,职业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高职院校可以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出发,将优良的家风家训融入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本文开始提出了优良家风家训融入高职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价值,后面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正>泱泱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极具包容性和影响力。这其中,不论是声名显赫的名门望族,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家庭,家风、家训是历史文化、历史文明的汇聚,更是对当今社会的馈赠。良好的家风家训是为子孙后代遗留的精神财富,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对个人来说,自身的修养离不开家风家训的影响和熏陶,对一个家族来说,优秀的家风家训是整个家族团结共进、光耀门楣的精神保障[1]。在中国不同时期,家风家训的形式、内容、意涵可能不同,但是对反映当时的时代背景,见证先辈的家国情怀都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从优秀家风家训对中学生的教育意义以及对中学历史教学的补充两方面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古代优秀的家风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有重要作用.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特点,教师可以将古代优秀的家风家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渗透给学生.由于初中历史学科教学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因此,教师应整合资料,着重分析古代优秀家风家训的文化内涵、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当前初中历史教...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代家风家训充满着慈善思想,凝聚着古人对慈善的表达和认知:慈善取决于个人道德境界,慈善受智育发展的影响,慈善的范围由家族拓展至社会,慈善应付诸实践。充分挖掘古代家风家训中的慈善思想,弘扬传统家风家训的慈善美德,加强中小学生慈善教育,树立正确财富观,发展壮大慈善公益组织,是推动我国现代慈善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举。  相似文献   

16.
从传统家训中汲取文化养料,切实实现以好的家风带民风、促政风、正党风,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领域重大而迫切的理论课题.包括汉阴沈氏家训在内的传统家训重视在家族内部倡导和推行进德修身、睦亲齐家、治家兴业、待人处世等方面的伦理道德准则,以别具特色的教化功能和教化方式促进了良好家风的形成,对我们今天治家教子、立身处世及创立具有时代精神的新的家训文化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伦理学与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著有《中国家训史》等书。家风、家训、家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教育中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如何看待过去的家训、怎样创建未来的家训是我们面对的课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内涵涉及个人、家庭、社会与国家等层面,富含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中华优秀传统家风家训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理论支持,目标同向、内容契合、资源重合、方法相通,但还存在些问题,对此,从环境建设、人才建设、教学建设及教材建设探寻对策,以提升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28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召开了“家规&#183;家训&#183;家风与公民道德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家规、家训、家风与公民道德建没的关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6,(42):192-193
良好的家风家教,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淀山湖镇开展"家风家训"现有做法与成效及推进家风家训建设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思考,探析社区居民精神家园建设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