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籍的《乐论》与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同是魏晋时期论述音乐的著作,两人在音乐自然观、乐与情的论述、和乐思想、音乐社会功能观四个方面都有自己不同的认识理解。阮籍是儒道思想结合,坚持礼乐为政治服务,而嵇康是道家思想,坚持音乐为纯艺术审美的立场。  相似文献   

2.
《文心雕龙》"以雕缛成体"说和"自然之道"说的提出,具有整合自然审美理想和文章雕缛传统的特殊意义。考其实践基础,既有汉大赋兴盛以来穷思极想、铺排夸示的艺术倾向,又有山水诗兴起过程中巧构形似的艺术讲求;究其理论背景,一方面是汉魏以来崇尚心智创造的"智术"理念,一方面则是魏晋以降强调感物吟志的"应物"理念。《文心雕龙》因此而历史地形成了具有整合意味的自然雕饰美学观念。《文心雕龙》自然雕饰观念体系的展开方式,表现为"文体"论与"文术"论的并行互补,而其所以互补的机理则在于"成体有术"的文体方法论。作为中国古典自然雕饰美学理论经典的《文心雕龙》,其最大的理论贡献在于提出了"自然"与"雕缛"的整合问题。从"以雕缛成体"悟入"自然之道",有助于克服长期以来的简单二元对立思维,有助于体会中国传统"以技而进乎道"之"道术"论的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3.
杨辉 《文化学刊》2009,(5):98-102
荀子倡导“移风易俗”的深刻内涵不止于概括音乐的社会作用。他以风俗之善为“美”,认为风俗美恶是国家治乱的重要表征且影响着人性发展方向,主张将礼乐教化作为主要途径,以礼教统一群体风俗,又依据声有哀乐论,论证了音乐和谐的情感在教化风俗方面的感性优势及其对礼教理性、刻意性之偏的补济作用,提出了以礼乐并举实现“移风易俗”的文化构想,标志着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形态理论的开端,也为汉代文化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道德经》的剖析,力图阐释老子所宗尚的"道"实乃"自然之道",或者说一定程度上二者确有同一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老子"自然之道"美学内涵的三个主要特征:以烘云托月的反衬手法揭示"道体"所推崇的"真";以正反两种态度强调与"大道""规律"同一即为"善",反之即为"恶";通过倡导"朴""拙""啬"等观念,突显其反对人为矫饰、扭捏造作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5.
老子《道德经》中与音乐相关的内容很少,其中的"音声相和"可认为是老子具有代表性和概括性的音乐观。史学界和音乐学界对"‘音声相和’即强调音乐是和谐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这一观点是基本认同的,但对"音""声"的概念及"和"的方式各有说辞、见仁见智。要想了解老子的音乐观,首先要摆脱惯常的逻辑和推理,对《道德经》进行系统研读,如此方能解读其真义。从"音声相和"一词逆推出预设结论,再以儒家孔子音乐观之相互比较,得出老子音乐观所具有的高度哲学内涵及对当下音乐发展的意向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苏格拉底与早期研究自然奥秘的哲学家不同,他认为哲学不应该专注于自然,要将研究的对象转向"自我",哲学的任务就在于"认识自我"。苏格拉底认为只有"认识自我",弄清楚"人是什么",你才能"实现自我"。在他看来,如绝对命令一般,"认识自我"必然要"实现自我",但这两者之间横亘着一条巨大的逻辑鸿沟,至少从"认识自我"不能逻辑地得出"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7.
王弼的《周易注》中的"通感"论既有象数上的作用,也蕴含了美学的思想。他通过阐释《咸》卦的《卦辞》,将"虚"与"情"结合,以达到一种感悟式理解;阐释《彖》传,通过爻所显示的抽象的位置与所蕴含的义理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体认式的情感。在《周易略例》中也用了相同的思想说明其解《易》体例。在此,达到了"情的识化"与"识的情化",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尽管表现抽象,但在含义上却极为丰富,生动而活泼的,紧密结合的具有天然美感的美学世界。  相似文献   

8.
当前的生态美学研究基本上使用的是西方环境美学的话语,与中国文化有着某些不兼容的弊端,所以紧迫的问题是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探索。中国古代是一种"生生"为其核心、以"天人之和"、阴阳相生"为其背景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几乎渗透于儒释道等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也渗透于绘画、音乐、诗学、建筑与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构成相异于西方古代实体论哲学与形式论美学的理论风貌,具有特殊的价值意义。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有着更强的文化自觉,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宝贵的中和论生态与生命美学,并在与西方生态文化的对话交流中建设新的生态哲学与美学形态,使之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婚恋时中"含义深刻。"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引《诗》中都有唯一体现。笔者认为,要探讨"婚恋诗中",就需要厘清"时""中"以及"时中"的内涵。《桃夭》之于《大学》、《常棣》之于《中庸》,以及《桃夭》《常棣》的"婚恋时中"之思是"婚恋时中"在《大学》《中庸》的体现。《诗经》"婚恋时中"与亚里士多德"幸福中道"存有伦理差异: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拥有共同的利他美德、衡量标准以及包含、统摄、指导其他的德性,不同之处在于二者的研究视角、道德层级、运行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芙蓉出水"和"错彩镂金"被认为是中国美学史审美创作的两种不同风格。与"错彩镂金"的奢华相比,"芙蓉出水"体现的"朴素"思想呈现为一种崇尚简约的"无"和返璞归真的"素",这一审美倾向更符合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审美追求和内在意蕴。朴素美学的思想内核深深植根在各个艺术门类之中,在戏剧领域,这一美学风格主要体现在表演的虚拟性、故事文本对自然之道的追求以及唱腔的空灵感三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冰 《职业圈》2008,(14):101-102
李曙明先生于1984年10月在《人民音乐》上发表了《音心对映论》,由此引起了长达二十余年的争论。这场争论对于中国的音乐美学界具有深远的意义,他不仅推进了对中国古代音乐羡学及其原理的研究,同时也推进了中西音乐美学比较的研究,促进了对方法论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牟宗三先生尝言:"荀子之学,历来无善解。"自汉以降,"无善解"的现象一直绵延至今。当下学术界大多将荀子人性学说概括为"性恶论",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无善解"案例。本文从"礼"切入荀子思想内在逻辑结构,继而论证"礼"之道德精神是"仁"。对仁存在正当性的证明,实际上已触及荀子思想另一重大理论问题:荀子思想体系中是否存在道德形上学?荀子从道德形上学高度为仁存在正当性进行论证,这是荀子仁学所达到的理论新高度,同时也是学术界自汉以来一直忽略与低估的学术问题。在本根论层面,仁是"天德"。作为"客观精神"的仁具有绝对性、普遍性特点,因而是人之"命";荀子"人性"概念蕴涵三层义项:人之欲、感官功能与属性、"人之所以为人"的自然德性。在人性论层面,荀子一再声明人"有性质美","性伤"才有可能导致人性趋向恶。"人之性恶"与"未发"意义上的欲没有直接关系,恶不是"本始材朴"自然材质固有的本质属性,恶只与后天"已发"意义上的发生学有涉。荀子人性论立足于"人之所以为人"基础上立论,仁是"心之所发",所以应"诚心守仁","致诚"就是让内在于人性之仁"是其所是"地彰明。因此,将荀子人性学说界定为"性恶论"、"人性恶",不能不说是一深度的误读与误解。  相似文献   

13.
陈烁 《文化学刊》2016,(4):101-103
道家美学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美学观念,创始人是老子,庄子为重要的继承和发展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美学主张人随自然。除了对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等有很大的影响,道家美学对中国服饰的发展也具有很大意义。本文将从色彩、材质和样式三方面分析彭丽媛的服饰,品味深厚的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道家美学对中国服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中国古代最早形成并自觉走向成熟的艺术,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在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情"具有本体意义,它既是中国古代音乐的本质规定,又是其本质生成。  相似文献   

15.
《乐记》提出万物之理"以类相动"和"比类以成其行"的美学思想。"以类相动"受到感应论的重大影响,具有审美动力定型的美学内涵。审美动力定型是审美主体对特定审美客体迅捷、完整、自动化、轻松化的审美反应系统,是审美的一种熟练化的非自觉的心理反应方式。  相似文献   

16.
《庄子·天下》篇述庄子学行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与《庄子》他篇叙述庄子行迹所显示的价值取向并不一致,原因多端。庄子在精神、人格上追求道通为一、至人无己、自然无为、虚己顺人,在践行叙事中却睥睨天下、傲视王侯,具有突出的自我意识和傲然个性。笔者从文献、生存论根源等各个维度对这种不一致性予以新的诠释:一是庄子提出"至人无己"理想本身即表明他具有非常突出的自我意识和主体性;二是这种理想若要影响社会,必须在践行中具有坚强独特个性;三是文献所述庄子思想与行迹均各自有自己的历程,需细致辨析才能适当把握。这提示读者必须整体、辩证、多维、过程、超越地解读《庄子》文本,才能准确地领悟庄子人格理想及其践行。  相似文献   

17.
王国维的"境界"说是其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开拓,更是一种对存在论哲学(美学)的思考和建构。首先,通过艺术生命化方式,王国维实现了对"第一义"的追询,完成了其生命哲学(美学)的现代性创构。其次,王国维的生命本体论的价值归宿是"境界",在生命存在状态和艺术哲学形态上,"境界"和海德格尔的"栖居"互文见义、彼此印证。这是因为,"境界"和"栖居"都源于"天人合一"哲思,为人的生存确立了终极性价值依据;而且,两者都呈现出特定的艺术哲学和文化诗学意味:诗意的栖居赋予人的存在以超越性意义,人的生命则在"天人合一"境界中得以审美化生存。不过,两者所体现出的"主体间性"表明,其"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与诗学观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再现,而是现代性意义上的重构与新生。  相似文献   

18.
高亮 《文化学刊》2010,(4):68-70
我国古筝艺术发展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意义、价值可谓深远与重大,而古筝音乐文化的广度、深度以及美学内涵更是远远超出了"音乐"的范畴。本文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涌现出的古筝作品的标题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剖析,其意在于以此为切入点,解读古筝音乐的文化内涵并试图深入了解其与时代脉搏的同步同行。  相似文献   

19.
正清代名重一时的新安派布衣画家戴本孝,善画山水,艺术上主张师古而不拘泥于古人成法而"我用我法",画山水尤其强调"师法自然""以天地为真本",并以篆刻"师真山"(见封底)为铭。人类社会师法自然创造出了无数人间奇迹,是不断认知自然的智慧升华。就画艺本身而言,"师真山"少不得临摹前人山水画作品的研习历程。所临习前人作品的山水,已非"真山水"矣。因而,"师真山"所创作的那已非"真山"的山水画作却是由画艺展现的  相似文献   

20.
"定势"说在刘勰的风格论体系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现观定势理论,其原则仍能为我们为一篇创作做具体的体裁定位,体现其现世价值与意义。本篇所论重点在于论证其"体势相须"的观点并将《定势》放入刘勰整体文学思想中究其要义及其对现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