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郝朝帅 《文化学刊》2011,(3):176-179
《罗坎村》出现于2008年岁末(《人民文学》第12期,作者为现居美国的学者作家袁劲梅),一时间风生水起,很多专业人士把它认作该年度中国文学的重要收获。北京大学的小说年选《2008中国小说》非常及时地将其收入并给予了较高评价——要知道,这些评选者们可谓是一批虔诚的文学信徒,  相似文献   

2.
镜子:假与真     
有关“镜子”的传统形式 小说《红楼梦》五个不同书名中的一个就叫做《风月宝鉴》。这种早就出现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镜子”是拆解《红楼梦》的一把钥匙。 首次提及铜镜的,是成书于春秋时期的《左传》。书中既已提及,生活中想必早就有了。文学中的镜子有着各种各样的意义,它既可让人认识自身也可认识他人,既可表现爱情也可表现死亡;它可以象征自我认识和自我欺骗,也可象征尘世和死后的另一世界。  相似文献   

3.
正鲁迅的文学生涯离不开翻译。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鲁迅的翻译,也就没有他的创作。《中华翻译家代表性译文库·鲁迅卷》从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八卷本《鲁迅译文全集》这一目前收录最全面、校订最精良的鲁迅翻译著作全集中编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译作,全面多样地展现鲁迅翻译的发展轨迹,供广大文学爱好者一窥鲁迅译著的风采。全书共分为四编,从小说、儿童文学、剧本与诗歌、文艺随笔与文艺理论四个方面详略得当地介绍了鲁迅的代表性译作,除译作外还收录了部分序跋以展示鲁迅本人对翻译的见解。相较于《鲁迅译文全集》这样的大部头,  相似文献   

4.
历史与小说 (文学 )的对话关系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话题 ,这一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不同的文化语境中有着不同的展开 ,这一对话模式的历史时性变动结构出无数经典性的人类文化精品 ,激发起无数学者的思想活动 ,对小说 (文学 )与历史对话关系的探究 ,因而也就具有着有意味的魅力。特别是当我读完路文彬的博士学位论文《历史想像的现实诉求 :中国当代小说历史观的承传与变革》(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 0 0 3年 7月版)之后 ,更是对历史与小说的亲和关系有了深一层的认识。显然 ,路文彬的研究触及的是一个极其有价值的课题。我们知道 ,中国当代小说历…  相似文献   

5.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旨归不是批判文化发展的偏至,而是通过中西"人"观念的交流确立"立人"的问题,但这并没引起学界关注。《文化偏至论》中西"人"之观念的交流和对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机制中形成,它构建了鲁迅作为节点而体现的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规约了鲁迅进入文学,并对此后鲁迅的翻译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这种因观念而搭建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被称为比较文学第三关系,透视《文化偏至论》所蕴含的第三关系,不仅可发现鲁迅进入文学的特殊性,也对比较文学学科范式研究的深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自杀,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后新时期。中国后新时期文学背叛了鲁迅精神:疗救人生和鼓舞战斗的文学,蜕变为麻痹人生和教唆为奴的文学,表现为深切的文学蜕变为浅薄浮躁充斥情色的文学;作家以谋利为第一要义,丢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采风"背离了"采风"本义,鲁迅文学奖亵渎了鲁迅。中国文学与中国作家急需整体性的忏悔;鲁迅文学奖每年应只评一人,且由民间组织进行。  相似文献   

7.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2,(5):4-14,F0002,F0003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自杀,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后新时期。中国后新时期文学背叛了鲁迅精神:疗救人生和鼓舞战斗的文学,蜕变为麻痹人生和教唆为奴的文学,表现为深切的文学蜕变为浅薄浮躁充斥情色的文学;作家以谋利为第一要义,丢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采风”背离了“采风”本义,鲁迅文学奖亵渎了鲁迅。中国文学与中国作家急需整体性的忏悔;鲁迅文学奖每年应只评一人,且由民间组织进行。  相似文献   

8.
论凌叔华小说创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新文学初期活跃于文坛的女作家不下数十位 ,如今留名青史的寥寥无几。凌叔华当年仅以薄薄一册《花之寺》引人瞩目 ,赢得“闺秀派”美誉 ;三十年代她继之以《女人》、《小哥儿俩》,亦薄薄两册 ,然而奠定了她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研究者或推之为“新月派作家中的小说圣手”,1或公认是京派小说的代表作家。2 海外文学史家夏志清甚至不无偏激地论断 :“整个说来 ,她的成就高于冰心”。3应该说 ,历史于凌叔华不菲。但由于鲁迅对凌叔华初期创作论述的巨大影响 ,也由于凌叔华后期创作的作品近于湮没 ,因此 ,尽管学术界对凌叔华研究成果颇丰、不乏精采…  相似文献   

9.
杨敏 《文化学刊》2024,(3):166-169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一位年届九旬的酋长的女人的眼光为叙事视角来进行叙事,生动地刻画了鄂温克族的生活境况和历史变迁,展示了弱小民族在严酷自然环境和现代文明的双重挤压下所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亦融入了丰富的生命哲学思考,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小说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民族的多维度图景,揭示了他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世界。整部作品透过富有特色的叙事方式体现了其史诗般的品格,本文将从作品自身的叙事特点深入分析作品运用的叙事视角。  相似文献   

10.
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一部通史性著作,是作者个性化研究的成果,其中鲁迅形象建构鲜明地体现了顾彬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顾彬以文本细读的分析方法,透视鲁迅作品中"呼喊者""呐喊""漫游者""影子"等意象的具体内涵,赋予鲁迅世界性要素,并挖掘出鲁迅精神世界的紧张与张力。顾彬以"思想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双重研究视角构建鲁迅形象,一方面认为作为思想者的鲁迅超越了"对中国的执迷"而具有世界性,另一方面认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在白话小说中将自己打造为"不可靠的叙述者"体现了精神世界的矛盾与复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转折点,社会急剧变化,商品化大潮汹涌而至,这为文学带来了新的书写空间,也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方式。1993年,同时出版的《废都》和《九月寓言》就是这种商业环境下文学的突破与坚守。贾平凹写出了“废都”中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张炜追忆了野地里小村村民自由奔放的生命力。两位作家在都市与乡村的关系对立上,表达了同样的精神诉求:对城市的批判以及对民间乡村的留恋。  相似文献   

12.
被追怀的精神传统——新时期作家心态研究孟繁华有一首陕北民歌叫《翻身道情》,在四十年代的解放区曾普遍传唱。七十年代后期它又一次成为流行歌曲,各种晚会或庆典场合它是一个保留性的节目,它预示着又一个时代的到来,也预示着社会对一个精神传统的追怀。而这时的文学...  相似文献   

13.
在1847年小说问世至今的一百七十多年中,《呼啸山庄》与评论家联袂而至。从遭受冷落到被视为最震撼人心的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其经典化无疑与评论家的参与密不可分。评论家的参与使艾米莉其人其作的精神内涵不断被挖掘与提升。从历史方面看,其经典化过程是一个从文学的边缘到中心的移位过程,这对重新认识文学经典具有普遍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组合。《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罪与罚》构成了一个人性与兽性交织的伦理作品,分析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助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15.
《平凡的世界》的小说时间是1975年至1985年。这是中国当代最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年,从万物不生的“浩劫”到神州大地欣欣向荣的,它横跨中国当代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小说所描写的历史事件很像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所描写的“不流血的革命”——“但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说史略》作为现代中国小说史的奠基之作,探讨其发生机制对还原现代中国小说史的早期建立历程将极具意义。从《史略》的符号化表达及鲁迅的符号化行为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史略》编纂时最重要的历史语境与文化主体,促使鲁迅从编纂伊始及后续修订依此建构以"口语体"、"白话小说"、"俚语著书"为话语核心的知识结构及表达范式。这种编纂机制在"平民文学"、"民间趣味"等思想的进一步作用下,已有文化主体选择的意味,使《史略》得以有效地分析古代小说的起源、衍变及特征,进而影响其话语选择、思想主体、评价体系的建构。通过这种发生机制,《史略》最终建立了一套具备操作性的带有典范意义的中国小说史书写模式,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鲁迅先生在所撰《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否成立?学术界对此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从小说作家创作主体意识的增强、小说文体的成熟、小说高超的叙事技巧等三个层面进行论述,分析"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观点可以成立的理由。同时,本文认为,提出"唐人始有意为小说"的观点,不能等同于"小说起源于唐代",古典小说创作并非自唐代开始,唐代小说作家是在汉魏六朝小说创作的基础上继承并创新,从而带来小说文体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黄薇 《中国文化研究》2006,11(3):150-157
本文通过对《野草》封面图像语言符码的考释,探寻鲁迅与中西艺术文化的历史关联性。文章认为:最早阐释《野草》意义内涵的是与这本书共时存在的书面图像,颜色和构图成为文本精神的象征表达和形象展示。在启蒙事业中鲁迅与中西艺术文化发生广泛的历史联系。经由鲁迅参与制作的书籍图像传播广远,是建构现代中国思想和艺术文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吴宝三文学馆是黑龙江省森工唯一一家文学馆,也是全省第二家文学馆,是绥棱林业局按照省森工总局要求,全力打造森工文化窗口,全面繁荣森工林区文化,凸显"文化洼地"效应的一个重要举措。吴宝三,197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国家一级作家,是从大森林走上文坛的著名诗人、作家。历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记者站记者,《中国林业文学》、《北方文学》、《大森林文学》、《黑龙江作家》等杂志主编,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宣传部副部长,省文联秘书长,是  相似文献   

20.
俄国作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牵小狗的女人》被美国女性主义作家欧茨于1972年以同名小说形式进行改编。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对比分析这两篇同名小说的女主人公形象安娜,阐释契诃夫笔下的女性是处于失语状态,而欧茨改写后的安娜,则呈现出女性对独立的自我意识的寻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