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顾璟 《江苏高教》2020,(9):101-104
思政教育是高校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江苏是红色资源大省,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价值,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用好用活丰富的革命文化资源,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情、国情、党情,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江苏省革命文化资源概况,分析了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内涵价值以及其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对江苏革命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运用路径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2.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课程思政作为当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战略、新举措,充分体现我国思政工作正在加强教育的内隐性、渗透性。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显性学科教育与隐性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效能。基于隐性教育理论,探讨隐性思政教育的丰富内涵和价值意蕴,揭示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在规律,构建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和实施模式,对新时代高校育人理念、育人模式、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始终坚持在探索中前进。面对新时代形势政策与环境的变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下,高校思政教育范式逐步转换,相关研究愈加深入和宽泛。范式一词起源较早,是库恩为范式赋予现代解释意义,其解释内容超过二十种,科学共同体、不可通约性是其中的核心概念。库恩对范式的阐述和研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同时启发了思政教育发展研究,为我国引入范式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总结归纳高校思政教育方式内涵,即高校开展思政工作中所形成的理论+方法+经验+模型。具体而言,它是通过已有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公认的问题和理论本质研究所持的一些共同的信念或看法加以抽象化、结构化的科学概括,从而形成一门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高校思政教育关乎人才培养质量、大学生个体成长,对于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影响作用。高校思政教育范式转换,对于思政教育的学科建设、改革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是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协同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四个自信"基本理念的提出,是我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根本要求,也是贯穿当前高校改革中的指导性思想。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青年群体,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在高校教育中,一个学校的特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传承的过程,思想理论教育更是关键。这就要求要始终牢记道路自信是基础,理论自信是指导,制度自信是方向,文化自信是目的。在改革新时代,坚定不移地以四个自信为切入点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四个自信为核心去构建符合新时代的顶层设计思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进一步确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构建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新理念,只有如此,才能更好推动思政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建设好思政课"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八个统一"是新时代创新思政课教学的基本原则,而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红色文化资源在精神与物质层面具有双重优势,这使得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具有思想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等特点,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八个统一"要求。  相似文献   

6.
崔楠  郑铭文 《辽宁教育》2023,(10):80-84
课程思政的出现为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把思政课的教学渗透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最终目的是立德树人,二者的本质与关系具有一定的耦合性,高校应明确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耦合机制的价值与意义,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作为主要依据,从注重提高思政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科学建设、注重教育模式的创新优化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目的主要就是使得高校思政教育课程中能够更好的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创建有利条件,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得到合理提升。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在三观的树立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能够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工作,加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极其重要,本文从新时代思想政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状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基本措施、最后阐述了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意义。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力量,具有价值意义,此文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高校重视生涯教育,但生涯理论多为西方思想,需要结合国情与时代特征,做出更多本土化的改变。从现实情况看,仅靠职业生涯教育来完成对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塑造和培养,教育力度与教育效果都不足,更要注重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新时代高校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具有耦合性,主要体现在目标价值同向、教育对象同一、方法载体相通、教育内容相融、发展趋势相近五个方面。提出通过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和增强队伍建设两方面提升高校生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耦合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之处——中国梦,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发展与延伸,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融入中国梦的教育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要求,高校应适时将中国梦融入思政课程的教学中。阐述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现实意义,探寻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文章首先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状,最后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中国梦”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在“中国梦”引领下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梦”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是“中国梦”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在契合点.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充分发挥“中国梦”的引领作用,通过创新课堂教学、借力校园文化、强化社会实践、抢占新媒体阵地等途径,将“中国梦”精髓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提供新思维、新策略.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中国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如何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实现价值引领、促进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建设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工科类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从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哲学基础、当今中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分析着手,提出了现有工科类专业思政教育的不足,并从多个角度讨论了工科类专业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实施路径、建设重点和机制建设的相关思考,为传统工科类专业课程在新时代实践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由成国一编著的《新时代高校思政十讲》(2019年4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重要指导,以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为使命,精准传播党的指导思想,致力于为高校思政教育答疑解惑,保证高校思政教育守正创新,以实际行动践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落实高校党政领导上讲台要求。成国一结合高校实际情况,从不同维度探讨全面从严治党环境下高校落实党建工作的相关理论与实践路径。《新时代高校思政十讲》一书以讲稿形式,展现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与舆论导向,可读性强。  相似文献   

15.
“大思政”是新时代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动态和新形态,彰显了新时代新征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著优势和突出特征,也为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遵循。高校在贯彻“大思政课”理念的基础上,遵循其运行逻辑和建设规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调动一切育人主体、挖掘一切育人资源,形成教育合力推动思政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从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相结合、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刚性表达和柔性说理相结合等方面,厘清“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发展的实践路径,为构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格局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持续推进,辅导员担任着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与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角,其在一线思政教育工作中具有独特的价值优势。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辅导员参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逐渐凸显出较多问题,导致思政教育质量不断下降。为此,高校要进一步分析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掌握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的良好条件,从多个方面对辅导员思政教育能力进行强化,促使高校辅导员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与践行者。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出了根本任务,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动力,对加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出发点、基本点和落脚点,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文章从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方向引领、价值引领、内涵引领、理论认识引领、实践引领和师德师风建设引领六个方面探讨了习近平立德树人思想对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重要的育人课题,能够丰富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实现高校思政育人价值目标、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但当前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在思想认知、理论素材整合、实践资源开发、联动保障机制建立等方面面临现实困境,亟待改进.从全面提高认知,拓展思政路径;挖掘理论素材,丰富课堂教学;开...  相似文献   

19.
李振礼  王盼 《教书育人》2023,(36):47-49
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就是做好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由“灌输式”转为“启发式”教育,发挥美育的功能。当前,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存在美育缺失、制度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这和学校、教师、学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健全学校“美育+思政”育人体系、挖掘美育中的“思政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艺术实践活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路径,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遵循中国道路发展规律、指导中国社会治理建设与改革的科学原理,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真理性与前瞻性。将其融入思政教育,能够进一步明确思政工作的宗旨、原则及目标,实现教育效能全面提升。由项久雨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导论》一书,从方法论视角深入分析我国思政教育发展情况与实施特点,系统阐述促进思政教育方法创新的现实意义与必要价值,并借鉴古今中外相关教育理论,对思政教育认识、决策、实施、评估、研究等工作的方式方法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