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从乌铜走银的起源、工艺和乌铜走银纹样的品类、色彩、文化内涵等多方面对乌铜走银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概括,最后客观对纹样现阶段的发展作简要探究,旨在探索云南乌铜走银工艺纹样符号的呈现形式,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乌铜走银这种传统工艺发展,促进云南乌铜走银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春节前夕,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尼泊尔文化旅游与民航部共同主办的2018年中国·尼泊尔跨国春节联欢晚会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隆重举行。今年在尼泊尔举办"2018跨国春晚",是中央交给云南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大安排,是云南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建  相似文献   

3.
案例简介 云南某旅游公司(以下简称"云南公司")系专业经营旅游漂流服务的企业,该公司开辟了沿南盘江漂流的旅游路线,开始进行漂流旅游服务经营,并且于2003年获得"南盘江"注册商标,核定服务项目为第39类.其后云南公司发现昆明公司昆明某旅行社公司(以下简称"昆明公司")未经云南公司许可擅自在旅游服务广告中使用了"南盘江"文字介绍其经营的旅游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在全球的普及,通过网络实现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视听产品作为互联网上流量占比最大、感知最便捷、最形象的交流载体,在推动文化交流、文明互鉴等领域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2017年至今,我国网络视听内容"走出去"亮点纷呈,本文梳理分析了主要平台近期在网络视听领域"走出去"的相关情况,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其在"走出去"中走好、走快、走稳的四点建议。一、网络视听节目"走出去"现状  相似文献   

5.
骨簪是我国上古时期已出现、至今存世量较大的一类簪子。骨簪的地位,在历史上由高到低,春秋战国礼仪制度下,不同阶级用不同材质簪子的规定是分水岭,此后其逐渐成为平民使用的头饰。朴素古拙,是骨簪与金、银、玉等材质的簪子相比,最突出的工艺美学特征,大量骨簪无意或刻意保持素面无纹的面貌,或者用随意、简单的"斜削刀法""环形刀痕"雕刻簪头装饰,比较复杂的簪头雕刻法,是根据"减地阳起""双阴挤阳"的工艺思路,在簪头雕刻出椭圆状及环形圈。骨簪样式可分为四棱边长簪、圆形单头簪、圆形双头簪、扁平簪等门类,并出现了宽扁簪、耳勺簪等有创意的款式。  相似文献   

6.
<正>影视剧和新闻一样在国际传播竞争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在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发挥着独特作用。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去"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是以"宣传品"的身份出现,直到最近几年才开始重视其产品属性。在当前形势下,影视作品只有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才能有效发挥其"宣传品"的作用。因此,我国影视作品"走出去"要立足国际市场,在内容、制作、渠道等方面提升专业化、国际化水平,通过提升影视产品的市场价值来实现其文化价值和政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云南传媒业"走出去"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正逐步增强。除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的合作呈上升态势外,不同类型文化传播机构正改变以往对外传播"单兵突进"局面,开始逐步迈向"走出去联合体"的新高度。  相似文献   

8.
正大约是去年春天,云南省文联的同志进京,为新近落成的云南文学艺术博物馆征集作家、艺术家的珍品作为馆藏,我忝列邀请者名单。邀请函明确写着"您在我省工作、生活过……"我赶紧向云南的朋友申明,我籍贯山东,在北京出生、读书、工作,没有在贵省工作过。朋友问:"你写了那么多篇云南的稿子,没有生活,全是瞎编啊?"  相似文献   

9.
位于云南、四川交界处的乌蒙山区,有一条历史上极为有名的小道。从秦始皇27年开凿以来,一直是中原地区进入西南的重要通道之一,汉时张骞通印度(身毒)走的正是这条小道。它从四川锡连经云南的盐津、大关、昭通,再向南经曲靖,向西经昆明、大理直通印度,曾享有南方丝绸之路的美誉。其中从四川到昭通这段,历史上称之为  相似文献   

10.
正在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茶花可算得上是花卉中的扛鼎之作,无论走进哪户农家庭院,都会看到"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色惊岁月非"的山茶花。在无数日子的轮回中,云南的山茶花傲风雪、战寒霜,给大自然增添春意,给人们心底注入生机,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刚直不阿的篇章,真可谓"游蜂掠尽粉丝黄,落蕊犹收蜜露香。待得春风几枝压,年来杀菽有飞霜。"我生长于云南一个名叫凤庆的山村。凤庆盛产茶花,自古以来就有"蒲门(今凤庆)茶花甲云南"的  相似文献   

11.
“马来哉,轿来哉,王家嫂嫂抬来哉。一扛金,一扛银,陪嫁丫头两旁分。” 每当听到这首浙东民歌,浙江宁绍地区旧时红颜出阁那盛大、隆重、热烈、奢华的场景立即在人们眼前浮现:那走在最前端的仪仗队,笙箫管笛齐奏,锣鼓喧天,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诞生的"澜湄合作机制"为云南对外传播带来了新机遇和挑战。云南作为中国西南一个重要的对外交流的窗口,在次区域的公共外交和对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本文从云南对外传播实践的现状和问题出发,通过分析澜湄合作机制带来的新机遇,提出云南与湄公河流域国家开展媒体合作的发展策略,从而对构建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和提升云南媒体对外传播能力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一位农村指导员的视角,提出了余姚市鹿亭乡晓云村的旅游资源特点是:集"红"、 "绿"、 "银"、 "古"于一体,由此提出了"四色"旅游振兴乡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云南省林业文联以建设"森林云南"为主旨,广泛开展生态文化活动。2010年全省林业干部职工创作生态文艺作品300多件,组织文艺演出、书画摄影展览、文艺采风等10多场次。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活动,有力地讴歌了云南林业干部职工改革创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金秋丹桂飘香时节,《小别离》在浙江卫视和北京卫视首轮播出后,在天津、广东、山东、辽宁四家卫视开始第二轮播出。首轮热播,引发的话题凸显在人们的眼前,而《小别离2》(又名《小相聚》)的出版,把主题从"走,还是不走"转向了"回,还是不回",这种"教育乡愁"再次把对中国式教育的思考引向社会的多个维度。《小相聚》一出版,其影视版权也被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南边陲大省——云南,因为成功地举办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而让世界更多的人们认识了她,了解了她。这次,在中国开发西部的战略中,云南人民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己的旅游资源优势,做好“走出去,请进来”的大文章,以旅游促进全省的经济开发。首届中国昆明国际旅游节,已于2000年4月10日举办。旅游节为期一个月。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6月28日至7月7日,由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荆楚文化欧洲行"活动在意大利、捷克、匈牙利成功举办。此次活动旨在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部署,推动荆楚文化"走出去",深化友好省区交流合作。活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图片展、少儿画展为主体,辅以拜访、会谈、签约等形式,分享了新时代湖北故事,传播了荆楚文化,取得良好成效。一、基本情况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战  相似文献   

18.
正留学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抢占教育市场和扩大国际影响的重要阵地。国际留学生的培养交流也是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环节。培养知华、爱华、友华、亲华的国际学生,是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更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载体。一般而言,一个国家的国际留学生往往集中在其首都地区,这也最能代表一个国家留学生培养的最高水平。北京地区高等院校众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的聚集地。留学生的聚集促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5月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浙江入选的人数全国第一,加上前四批仍在世的传承人,目前浙江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总数已达到196人。浙江是个非遗大省,多年来在非遗保护领域,浙江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浙江非遗经验,备受全国同行关注。每一样呈现技能技术技巧技艺的工艺背后,都有匠作技术的"保鲜者"。我们选取了三位浙江非遗传统工艺的传承人,讲述这些深耕于浙江大地的匠作,其背后的匠人、匠心,以及与他们共  相似文献   

20.
<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向世界传播哪些文化价值观、如何以对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如何评估"走出去"的效果,都是有待探讨的课题,而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提升我国整体翻译水平,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的高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