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园记趣     
正素有"竹西佳处,淮左名都"之称的扬州,分峰用石当为园林叠石一大特色,个园则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到了扬州不游览个园,就不算去了扬州。个园,明末清初叫寿芝园,是一处私家园林。嘉庆二十三年,两淮盐总黄至筠购得此园并加以改建。个园得名,一是因为园主黄玉筠别号"个固";二是由于园内遍植翠竹,有挺直不弯虚心向上之意,而竹叶又与"个"字相似,故取名"个园"。该园据说出自康熙年间著名画家石涛的手笔。石涛一生多游  相似文献   

2.
彝族插花节     
彝族有许多民族传统节日,其中尤以“火把节”最为盛大,“插花节”最有情趣。如果说“火把节”是火的节日,那么,每月农历二月初八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昙华山上举行的“插花节”,便是彝家人用火红的马樱花纪念抗暴除恶、祈求吉祥幸福的节日。相传很久以前,昙花山上有一个残暴荒的土官,盖了一座“天仙园”,谎称仙女下凡,欺骗山民们把最漂亮的姑娘送去伺候“仙女”,实际是供土官玩乐,许多彝族姑娘惨死在这个土官的乐园里。二月初八这一天,一个聪明漂亮的姑娘咪依噜(汉话叫马樱花)为了拯救“天仙园”受辱的姐妹,毅然只身闯进“天仙园”,利用土官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路社区有近1平方公里的世博用地,位于中山南路西藏南路口的社区,世博广场正处在未来浦西世博园的入口处,称作“陆上大门”。世博会召开期间,预计将有大批中外宾客由半淞园路社区进入浦西世博园区,透过这“第一扇窗”领略上海风情、感受市民素质。  相似文献   

4.
苏州城西、太湖之滨的吴中第一古镇木渎镇,在明清时期容纳了30多处私家园林,这真是个奇迹。木渎园林的主人身份各异,有文人雅士、退休官员、富商巨贾,因而这30多处园林各园有各园的个性,但由于同一方水土的浸染,因而各园又形成了精雕细琢、幽深雅致的共性。严家花园是木渎造园艺术最高的园林。它在数百年内几易其主,首先是乾隆年间诗写得好、连皇帝也佩服的江南名士沈德潜安顿在这里;接着是道光年间的木渎诗人钱端溪购下此园,取名“端园”;光绪时此园又转让给木渎首富严国馨,并由香山帮建筑大师姚承祖率能工巧匠重新修葺,于是这座花园更加显…  相似文献   

5.
墨竹 《文化交流》2010,(11):28-31
西湖山水融进了太多的储雅之气,那是一代代名人雅士赋予的文化情绪。其中,湖畔的俞楼便饱含国学大师俞曲园的博学睿智。棕褐色的两层三开间仿古建筑,灰墙黛瓦,匾额“俞曲园纪念馆”熠熠闪光。俞楼掩映在秀木绿荫之中,沉静地面对盈盈碧水。近年,这座有120年历史的文化名楼重新修复后,已辟为“俞曲园纪念馆”。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河源市区南约18公里的东江之畔,有一座湖光潋滟,树影婆娑的园中园。这座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风景区,是1988年冬出任河源市林业局长的欧阳毅创意并亲自带领职工苦战奋斗十余载建成的。 该园占地面积1600亩,是一个以大自然风光为主体,以果树为依托,集生产经营、科研培训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生态园区。它不仅是河源市规模大、综合开发程度高、发展前景好的“三高”典型示范基地,而且是全省唯一把林果园建设成为公园的绿色生态旅游风景区,被誉为“河源第一园”。得到中央、省市领导和广大游客的肯定和好评。 该园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层次。在已建成“金果园”、“红荔园”、“百果园”、  相似文献   

7.
从俞楼说起 西湖孤山有座俞楼,原主人便是清末独步江南的国学大师俞曲园。他故世已近100年了,连他的曾孙、“五四”后著名的新红学家俞平伯如果还活着也有100岁了。说起这俞楼,还有段佳话:当年俞曲园主讲设于孤山的诂经精舍31年,而他的家小都住在苏州,俞则单身栖于精舍内。他培养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其中有个学生叫徐花农,成进士后官运亨通,官至兵部侍郎,见老  相似文献   

8.
对康百万庄园的选址、布局及主宅区防御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讨了康百万庄园防御理念和构成模式,这对堡垒式庄园的建筑防御特征和形成原因的研究具有可参考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变法改革的维新重臣 北京西郊圆明园,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英法联军正在纵火焚烧这座被雨果称之为“万园之园”的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一位清朝官员远远见到这一惨绝人寰的景象,不禁悲愤满髓,拍桌号啕.引得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10.
“胡雪岩故居”已成为西湖一个新的热门景点。今年到杭州来的中外游人,几乎都兴致勃勃地到这里参观游览。这是一座建筑考究、园林精致的豪门深院。占地10.8亩(7200平米),明廊暗弄勾连了13幢大小厅堂,以“芝园”命名这个豪宅的精华所在。“芝园”的假山在今天看来,据说是海内最高大的一座人工溶洞。足有5丈(15米)多高,假山中套有4个溶洞,一  相似文献   

11.
正袁枚,有中国古代"食圣"之誉,祖籍浙江慈溪。林语堂先生曾用英文评介:"伟大的诗人和学者袁枚写了厚厚的一本书来讨论烹饪方法。"那么在这本厚厚的《随园食单》中会记有哪几样家乡菜呢?  相似文献   

12.
如何以最小的投入,来带动社会的资源,以市场化运作来创新开发建设模式,这是非常值得探索和创新的.文章以宁波研发园开发建设及后续招商、管理等方面的实践为思考的主线,以期为更多类似开发区中功能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化》2006,(4):F0003-F0003
第三届江苏常熟虞山森林旅游生态观光节暨第八届杨梅节,于2006年6月18日开幕。宝岩生态观光园位于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南麓宝岩湾的苍山翠谷之中,占地面积109公顷,园内森林景观绚丽恢宏,有果茶立体栽培园、果树精品园、观赏竹种园、杨梅品种园等森林植物生态园。现已成为集农业生产、生态观光、森林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旅游胜地。宝岩杨梅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每年六七月间杨梅威熟时节,成千上万的人“到宝岩看杨梅”的习俗经久不衰。园内尚存170多棵树龄逾百年的古杨梅,虬枝铁杆,年年挂满一树紫红。随着杨梅成熟期的…  相似文献   

14.
艾珺 《文化学刊》2012,(3):179-184
小引:"掉书袋"与"故实"苏州古城西南、太湖之滨有座天平山,山下北宋名臣范仲淹(989-1052)的墓旁有座私家园林叫范长白园,甚是精美。据明代散文家张岱(1597-1679)的《陶庵梦忆》卷五有则《范长白》所记,园主人祖父同年登科第,以出奇丑陋著名。因而,便想亲往一见。这天,他去做客,果不其然。他受到了主人的盛情款待,  相似文献   

15.
正曾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文艺晚会上担任领舞,在《国家宝藏》浙博篇中用古典舞诠释宁波婚嫁习俗十里红妆,担任万工轿护宝人——西子湖畔,古都杭州,矗立千载见证繁庶越地。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浙江素有"丝绸之府,文物之邦"的美誉。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土壤上,浙江人用自己的智慧筑成了一座独具匠心的"园中馆,馆中园"——浙江省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他是一个平凡的农民, 他是一位非凡的奇人. 个人办起博物园,园内藏品少说也有3万件!令人惊叹的,更有博物园群房,全为古代民宅,而且从砖头、瓦片到木料,都从异地拆来,修旧如旧.人们置身其间,仿佛时光倒流,感受前人古朴生涯,勾起一份淡淡的乡愁,使人流连忘返,为美丽乡村添上诗情画意.  相似文献   

17.
李忠 《文化交流》2013,(4):M0002-M0002
杭州是已故漫画家华君武老人的故乡。2013年1月11日,华君武漫画园落户西子湖畔,从此,华君武的漫画和微笑将永伴风语林音。漫画园由浮雕柱和浮雕碑组成。立于正中的四方形浮雕柱上端嵌入华君武的浮雕头像,两旁的浮雕碑刻有他的漫画代表作品12幅,其中4幅为杭州题材。  相似文献   

18.
有一座山,名叫青岩山(现叫张家界)。她的发现和开发,使湖南的对外交流找到了新的窗口,使湖南的旅游业有了再次启动的龙头。而作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开始,她则揭开了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新纪元。因此,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自她诞生的那天起,就有了“华夏第一园”的美称。从1982年9月25日到2002年9月25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已整整走过了20年的风雨历程。这20年,有过披荆斩棘的艰辛,也有过创业守业的困苦……这一路风雨兼程而来,终于有了今日的辉煌。而关于这座山的记忆,她的每一页都记载着可歌可泣的故事,她的每一页都记述着一种精神。 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园二十周年的春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元旦,坐落在浙江省唯一的"中国温泉之城"武义的特色小镇温泉小镇的璟园古民居博物馆开馆。半年来,游客大都是牵着家长手走的孩子。璟园一期街区文化产业园,目前已入驻童话书屋、三山书院、禅艺生活馆、三榭茶舍、云雪堂古琴馆、龙泉剑瓷馆、叶一苇篆刻收藏馆、明清家具馆、民俗馆、摄影馆、书画馆等。以童话书屋为代表的儿童乐园为璟园走红的主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分析蜚英馆创办的社会和个人背景,勾勒其创办过程,总结其特点,如规模庞大、组织分工严密、注重推销宣传,市场意识较浓,并着重说明其出版的图书,如大部头丛书、场屋用之兔园册子、金石碑帖等艺术类书籍、古典小说、小学类书籍等具有的特点,最后说明其走向衰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