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酸与碱在有机化学中很多反应是酸碱反应,我们也经常用酸碱概念来说明和解释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的关系,分析反应历程,选择试剂和催化剂等,因此对酸碱概念需牢固掌握并能在学习中灵活运用。对酸碱的定义在发展中已有多种,这里只谈在有机化学中应用最多的两种酸碱概念。1.布朗斯特和劳莱的质子论.按这个理论,酸是能放出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碱是能接受质子的任何分子或离子。酸碱反应是质子的转移或接受过程。例如,氨和乙酸的中和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CH_3COOH+:NH_3(?)CH_3COO~-+NH_4。质子论把酸给出一个质子生成的碱叫原来酸的共  相似文献   

2.
如何正确书写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兰州一中舒罗宏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教学的难点之一。这是因为在书写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不仅要考虑到一般的书写规则,而且还要考虑到反应物用量比的问题。一般来说,酸式盐和碱的反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和...  相似文献   

3.
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由于酸式盐组成的多样性以及酸式盐对应的阴离子(酸式根)一般为多元弱酸形成,而且酸式盐与碱反应时添加顺序及相对量的不同,导致发生的反应不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当然也不同。因此,这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  相似文献   

4.
离子方程式是基本化学用语之一,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中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特别是酸式盐与碱、酸式盐之间进行的离子反应,常因反应物的相对用量不同而导致产物不同,往往出现一反应多离子方程式的现象,对这类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普遍感到困难。若能运用图示法,则可使书写过程简明、直观,学生接受快,教学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书写步骤: 1.根据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将两种反应物均写成离子形式。 2.设量不足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为 1摩,并在图中各离子符号的下方标明相应离子 (量不足物产生 )的物质的量。 3.在…  相似文献   

5.
酸式盐跟可溶性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反应物用量的关系武都三中翟友鹏酸式盐跟可溶性碱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些因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不同,有些却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学生感到难以把握,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知识的归纳、整理。一、反应物用量不同...  相似文献   

6.
酸式盐与碱的反应,由于酸式盐组成的多样性以及酸式盐对应的阴离子(酸式根)一般为多元弱酸形成,而且酸式盐与碱反应时添加顺序及相对量的不同,导致发生的反应不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当然也不同.因此,这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多年来高考化学部分试题时有涉及,而高中学生由于对这类反应的本质难以了解透彻,也一直是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之一.本文拟对这方面问题作一番总结,希望能给师生们以启示及帮助.  相似文献   

7.
1 测定酸碱中和热为什么要用稀溶液 中和热是酸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这里的稀溶液一般要求酸溶液中的C(H )≤1mol/L或碱溶液中的C(OH-)≤1mol/L.这是因为如果在浓溶液中,即使是强酸或强碱,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子,因此也不能完全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中和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酸或碱的电离及离子的水化,电离要吸收热量,离子的水化要放出热量,不同浓度时这个热量就不相同,所以中和热的数值就不相同,这样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了.  相似文献   

8.
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焦建华酸式盐溶液与碱溶液发生反应,当反应物相同时,因相对用量不同,可导致产物不同。因此,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也就难度大、综合性强、灵活性大,不少同学不得要领,总是错误百出。本文结合实例给出两种书写方法。一、先写出化学...  相似文献   

9.
复合离子反应是指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离子同时参与反应的离子反应。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特别是与反应物用量有关的复合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生更是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10.
徐业政 《考试》2003,(10):43-44
一、因相对用量不同导致产物不同的反应这类反应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开始生成的某一产物与过量的反应物能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如二氧化碳与石灰水的反应等。其二是参加反应的离子种类或数量与反应物的相对用量有关,如 Cl_2与 FeBr_2。溶液、NaHCO_3与石灰水的反应等。这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或判断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后者。本文通  相似文献   

11.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高考的热点.酸式盐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现将这类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归纳如下:(1)酸式盐与碱反应生成正盐和水;(2)反应物中过量的物质和①中生成的可溶性盐反应(如不能反应就是①式);(3)叠加①②方程式即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在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前提下写出其离子方程式.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能够初步运用中和反应来解释生活中一些实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对事故的理解提出猜想,引发学生探究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来探索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中和反应的实事. 2.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 3.尝试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探究活动成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健康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及其重要性. 2.体验化学活动充满探究性,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许多离子反应由于反应条件不同,可发生不同的离子反应.因此,在书写有些离子反应方程式时,除遵循一般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外,还要考虑特殊条件,如反应物的用量、反应的浓度、温度、反应的介质的性质等.一、定量条件下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一种反应物过量型就是反应物中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不足量.这类离子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在有关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的专题复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涉及反应物"量多量少"而导致离子反应不同的离子反应方程式的判断和书写这类问题总是含糊不清,错误率极高,而此类题目却又几乎是每年高考中必考题目.那么应如何突破此难点,让学生明确什么时候需要考虑反应物的"量多量少"呢?我们整理出了如下几类情况,供大家参考.一、多元弱酸或其对应的酸酐与碱反应时,必须考虑反应物"量多量少"对反应的影响1.例题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进入高三化学复习阶段,在离子方程式复习中,学生经常会遇到试剂相互滴加先后顺序不同,导致反应现象不同,反应离子方程式也不同.这类知识点可放在物质的鉴别实验题中考察(高考中也曾出现过这类试题),也可放在离子方程式中考察.现将这类知识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离子方程式书写是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纵观全国和地方高考试题几乎出现率为100%,而复杂的离子方程式书写,由于其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是多数考生感到较难之处,失分较多.本文将对复杂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作一粗浅的归类解析,供参考.一、反应物"足量"与"少量"时的离子方程式书写反应物的量不同,反应的现象和反应的产物就会不同,离子方程式的写法也就不同.解这类题时,学生往往不作深入分析,考虑问题不全面,从而导致书写错误.  相似文献   

17.
离子方程式是高考化学的热点,尤其是与反应物用量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近年来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这类题型因其灵活度大、综合性强、令学生倍感棘手.本文将对"与用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进行系统的归纳与小结,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和热是酸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这里的稀溶液一般要求酸溶液中的C(H^*)≤lmol/L或碱溶液中的C(OH^-)≤lmol/L。这是因为如果在浓溶液中,即使是强酸或强碱,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子,因此也不能完全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中和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酸或碱的电离及离子的水化,电离要吸收热量,离子的水化要放出热量,不同浓度时这个热量就不相同,所以中和热的数值就不相同,这样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了。  相似文献   

19.
<正>针对中和滴定在近几年高考中所占有一定的分值,其主要内容在于考查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等,同时往往以中和滴定知识为载体进行从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来考查化学基本计算及误差分析等,本文主要对中和滴定一系列问题做一全方位的透视,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透视一】酸碱中和滴定的含义、原理及关键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完全中和,测出  相似文献   

20.
离子方程式既是高考的热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而有关过量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更是学生伤脑筋的内容,特别是碳酸酸式盐与碱的反应,情况比较复杂,加入碱的量不同,其产物不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做此类题目时,应该注意反应物之间量的比例.以下通过三个具体例子来对此类问题作出简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