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220KV朱陈线安装消雷器后,线路跳闸率的降低,肯定了使用消雷器后取得的防雷效果,并简述了消雷器保护范围及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
过去,人们只满足于消极躲避雷电,如今已敢于摸“电老虎”的屁股进行人工消雷的试验,且已取得很大成功。大家知道,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虽有盖世之功,但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当强大的雷击电流经避雷针入地时,在其保护内的设施,会因地电位升高造成的反击以及电磁感应造成的过电压等雷电二次效应而遭到危害。目前,地面高层建筑物增多,金属体和电器设备也剧增,起到自然引雷作用。英国法规BS5661声明:“经验显示,不能依赖避雷针提供任何保护区完整的保护。”可见,避雷针的作用有局限性,只能防避直接雷击,而对“感应雷”…  相似文献   

3.
根据电磁学基本理论,阐述消雷器的作用原理、接地问题以及有源离子消雷器。  相似文献   

4.
根据电磁理论和通过实验获得的经验公式,分析和讨论了大气中的电荷分布、大气中的电场、大气的电阻率、大气中的电流、地球的电势等问题。对地球电势数值进行了定量计算,得到了与实际情况基本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特高压直流输电导线发生电晕的情况,采取测量试验来探究直流导线产生电晕以后导线下方的离子流对地面电场的影响。通过试验,得出直流导线产生电晕以后导线下方的合成场强、标称场强、空间电荷场强分别与导线电位成线性关系,正、负极导线放电电晕情况有差异以及标称场强在合成场强中的比重随高度变化而改变等。  相似文献   

6.
《高中物理读本》(即甲种本)第二册的“电场”一章详细阐述了静止电荷所激发的电场——静电场的特性,并在学生实验之五——“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用脚注说明由于静电场和稳恒电流场遵守的规律相似,实验中是用在导电纸上形成的稳恒电场模拟静电场来做实验;在第三册(甲种本)的“电磁振荡和电磁  相似文献   

7.
高中二年级物理课本中“电磁场与电磁波”一节讲到“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点 :( 1 )不仅电荷能够产生电场 ,变化的磁场也能产生电场 ;( 2 )不仅电流能够产生磁场 ,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 .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 ,这一点不难想到 ,演示实验比较容易 ,一些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规律 .然而要用实验演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 ,就比较困难 .课堂教学中基本上是根据“麦克斯韦的假设电现象和磁现象的对称性 ,以及经过数学推理”直接给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的结论 .如此这样 ,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于理解 ,如…  相似文献   

8.
对中学物理“自感现象”教学中经常被教师引入课堂的“千人震”自感小实验进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详细分析了实验中开关闭合和开关断开过程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并且结合相关实验参数对闭合开关瞬间和断开开关瞬间电流和电流变化率随时间演化的数值模拟,深入解释实验产生“千人震”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避雷针与避雷器都是防雷的装置,作用相似。但是,它们是有所区别的。首先,从构造上说,避雷针包括有接闪器(或叫避雷针)、引下线、接地装置等几部分,如图1所示。避雷器则有阀型避雷器、管型避雷器和保护间隙等几种。避雷器装设在被保护物的引入端。其上端接在线路上,下端接地。如图2为简单的“保护间隙”式避雷器示意图,可保护电视机免受雷击。图中的避雷器是在绝缘板上安装两对有一端带锯齿形的金属片。金属片间的空气间隙约0.5毫米。图中  相似文献   

10.
电场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受”到电场的存在呢?许多老师在讲授“电场”这一概念时,常常通过与重力势能的类比,提出电场的存在:地球对地面上物体的作用力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物质即重力场作用的,同样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通过一种特殊的物质即电场作用的.这种方法显得有理无据.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小实验让学生“感受”电场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雷电流的波形进行分析,对雷电流数学表达式进行傅里叶变换,然后得出雷电流的频谱和能谱的分布函数,绘出频谱图和能谱图,找出雷电危害的重要波段所在。结果对避雷方案的设计、避雷器件的选取和雷害的评估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首先对雷电流的波形进行分析,然后对雷电流的脉冲函数模型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出雷电流的频谱函数、雷电流峰值比率的频谱及雷电流峰值比率积累的频谱,在给定波形的条件下绘出雷电流的频谱图、雷电流峰值比率的频谱图及雷电流峰值比率积累的频谱图,然后找出雷电危害的重要波段所在。这对雷电防护装置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隧道电力系统低压电网适宜采用TN接地系统;等电位联结在隧道电力及电子系统中的应用;以及提高隧道电力系统防雷可靠性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二战初期,法西斯德国用“闪电战”突袭其他国家,屡屡获胜,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其暂时取胜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雷雨》1951年开明书店版修改本与1934年《文学季刊》原刊本对校,阐释两本的异同和由此体现出的曹禺创作思想的变化,从三个方面来对变化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继而进一步审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文化生存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云南雷电灾害的现状及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首先介绍雷电的产生及雷击的种类。然后对云南省2007和2008年的雷电事故进行分析,得出直接雷击灾害的类型,云南省民众的防雷意识还需增强。  相似文献   

17.
18.
金属屋面建筑物利用自身金属薄板做接闪器,是一种工程中常采用的方案.金属板是否会被雷电击穿以及如何选择金属薄板的厚度,也成为一个需要验证的问题.分析雷电流的特性和金属薄板的热学、结构特点,经计算推导得出金属板的击穿厚度,验证了防雷设计规范中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在春夏季节,我们常会看到闪电。如何在闪电时避免伤害呢?这儿有一些安全提示:在车里:避免触摸车里的任何金属物!不要将车停在树或电源线旁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雷电直接击到复杂建筑物时雷电流在防雷系统中的分布特性,本文介绍了雷电流分布的数值计算方法,在三维机械绘图软件Solidworks基础上添加雷击分流计算模块,通过与传统的电磁暂态计算程序——EMTP的计算结果相对比,从而验证了该雷击分流计算模块的正确性。同时利用该软件能迅速生成多层复杂建筑物模型,且能快速计算各分支的雷电流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复杂建筑物内电磁干扰问题打下了基础,为建筑物和建筑物内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