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档案》2011,(6):49-49
事实再一次证明,只要用心去体会用户的真实需求,我们就不会缺少好的创意,比如说烛台,通常情况下,你得先点燃蜡烛,再放进玻璃杯——这太不优雅了!我们需要的是题图那样的烛台,侧方开口,蜡烛可以轻巧地进入、点燃。  相似文献   

2.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09,(23):86-86
插座烛台 点蜡烛时,经常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经常得用火去烧蜡烛的底部,以便将蜡烛粘住竖立起来。而用这个插座烛台,直接像插插头一样把蜡烛插上去就可以了。据说,设计师用这个创意,也是想提醒大家注意能源的耗费。  相似文献   

3.
东汉至南北朝的陶瓷烛台造型可分为动物类、几何类和植物类。前两类烛台形制较为丰富,植物类相比于二者形制较为单一。动物类烛台在东汉、三国、两晋时期较长时间存在,几何类和植物类主要在南北朝时期出现,存在时间较短。在文化因素上,烛台最重要的部件是烛管,不同时期烛管形制的差异,与不同时期对不同类别的蜡烛使用有关。烛台高度也因应后来人们垂足而坐的新变化。在纹饰上,动物类烛台纹饰较为繁复,植物类烛台次之,几何类烛台极少。在地域分布上,南方烛台形制及数量远较北方的丰富,南方地区的陶瓷烛台中,福建地区的烛台地域特色鲜明。整体上来看,东汉至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解决陶瓷烛台的蜡烛直立性和外溢蜡液的收集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为后世在这两个方面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难忘那一缕烟魂 今天,是中国的清明。 我在英国切斯特大教堂。每次在国外参观教堂,都会自然而然地来到基督的十字架前,总会习惯地拿起那根白色的小蜡烛,点燃,插上烛台.默默地站一会。教堂让人有一种追悼生命的神圣肃穆感。耶稣基督对我来说,与生俱来便有一种无形的难以言说的情感。因为已逝世的父亲一辈子研究基督、研究西方中世纪史。见他,如见故人。  相似文献   

5.
达舒 《出版参考》2011,(9):49-50
难忘那一缕烟魂 今天,是中国的清明。 我在英国切斯特大教堂。每次在国外参观教堂,都会自然而然地来到基督的十字架前,总会习惯地拿起那根白色的小蜡烛,点燃,插上烛台.默默地站一会。教堂让人有一种追悼生命的神圣肃穆感。耶稣基督对我来说,与生俱来便有一种无形的难以言说的情感。因为已逝世的父亲一辈子研究基督、研究西方中世纪史。见他,如见故人。  相似文献   

6.
为你点燃生命中第一支蜡烛张慧颖儿子,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亲手为你点燃了你生命中的第一支蜡烛,也许你并不知道这有什么意义,也不知道在心中默默许个愿望。但我仍然要为你点燃这支蜡烛。今天,你整整一周岁了,也就是说你已经度过了你人生中的第一个三百六十五天。但...  相似文献   

7.
5月14日晚8点,笔者所在的报社在广场点燃了一片蜡烛,烛光闪闪,祈祷死者安息,生者安康。  相似文献   

8.
唐彬彬  侯华为 《新闻前哨》2012,(10):113-114
电视广告片看似“广告中的广告”,其实是市场推广中杀伤力最强的重武器。所以,电视圈里有三十秒定江山之说。它不仅制作费用高,而且播放费用也高,广告效果的好与坏也是它最明显、最直接。因此广告主及广告人都十分重视广告片的创意及设计技巧。当其广告的策略制订好,“对谁讲”、“讲什么”都明白时,而“怎么讲”就是最见广告人功力了。如果把电视广告创意比作是根火柴,那么目标受众就是根蜡烛,火柴只有先点燃自己,才能点燃蜡烛。所以创意人首先要让好创意点燃自己,才能点燃观众。要吸引并打动受众,就应高度重视电视广告的创意和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9.
悲情别斯兰     
一支支点燃的黄色小蜡烛,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一束束鲜花寄托着无尽的哀思,别斯兰弥漫在一种令人窒息的沉痛气氛中  相似文献   

10.
“十减一”的智慧告诉我们,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具有创造性的,正是这种创造性才让我们有打破常规、逆向思维的勇气。如果是鱼缸里的十条金鱼死了一条,问还剩几条金鱼,那么十减一还是等于十;如果是夜里点燃十支蜡烛,被风吹灭了一支,问到天亮还剩几支那么答案是一,因为其余的蜡烛都燃尽了;如果是桌子的十个角,砍掉一个角,那么十减一还是不等于九,因为我们将看到十一个角……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在这种创造性的促使下,才让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不同的观点。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正是如此,只因为我们对此作出的诠释是缺乏创造性的。…  相似文献   

11.
当人们庆贺共和国走过46载风雨兼程时,也为江西电视台点燃了25周年的生日蜡烛.听着年青的电视台诉说着它从第一道电波传入赣鄱上空到如今上卫星走向世界,从只能在夜间播放、转播节目到现在两套节目昼夜  相似文献   

12.
10月18日,整个校园一片漆黑,这是于航到北王乡支教以来第一次停电.不一会儿,教室里影影绰绰跳动起了橙色的亮光,一簇、两簇,渐渐多了起来,这是孩子们点燃的蜡烛.刚一走进教室,烛火隐照着孩子们稚嫩的脸,这样的情景从前只有在电视上看过.  相似文献   

13.
这个蜡烛很有趣,普通的蜡烛烧完了也就没了,可这个蜡烛里面掩藏了铜雕塑,蜡烛燃烧时,铜雕塑慢慢地展现出来,蜡烛烧完后,将会得到一尊铜雕塑,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因为一个蜡烛可持续燃烧45小时,相信你不会为了快点得到雕塑一直燃烧蜡烛吧。目前,有三种造型的蜡烛雕塑,分别是拥抱、高兴和舞蹈造型。  相似文献   

14.
贾磊磊 《现代传播》2022,(7):95-101
电影通过叙事的方式让公众记住国家的历史,并且将这种历史转化为人们的一种集体记忆。集体记忆实际是一种来自内心的情感指向,它更多的是属于伦理与心理范畴。集体记忆是点燃民族历史的“灵魂蜡烛”。再现性电影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手段,电影是建构国家历史集体记忆的“历史印章”,同时也是留存民族国家历史痛感记忆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5.
《出版经济》2021,(2):32-33
1755年11月1日,葡萄牙全国正沉浸在万圣节的欢乐气氛中,里斯本城里的人们都聚集到大大小小的教堂,祈祷天主的庇佑.华丽的巨型蜡烛被点燃在教堂的各个角落,寄寓着他们的虔诚之心.主教们在教堂宣读着颂词,信众们默默祈祷……而这一片祥和很快变成了悲惨的哀号,一切都猝不及防,大地像风吹麦浪一样晃动,里斯本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天即将...  相似文献   

16.
巴黎左岸,一个女人和她的传奇书店……听说乔治·惠特曼(George Whitman)先生仍然健在,应该有九十多岁了吧,这位巴黎"莎士比亚书店"的老板。前两年我还在一部纪录片里看见他对着两个年轻女孩示范自己理发的方法:点燃一根蜡烛,然后把它凑近头顶,烧一阵子,再不慌不忙地用手拍熄头发上的烈焰。他这家店已经成为巴黎的地标了,读书人去了巴黎可以不逛铁塔,但不能  相似文献   

17.
拉宾倒下了 1995年11月4日,当以色列总理拉宾在特拉维夫参加完一个大型和平集会,正准备上车离开之际,在台阶上遭到一名枪手的袭击,他身中3弹。 保镖和工作人员立即把浑身是血的拉宾送到医院抢救。一群以色列儿童点燃了蜡烛,围坐在医院外的人行道上,对着摇曳不定的烛光为拉宾祈祷。此时,世界上有无数人都屏住呼吸,希望听到“拉宾脱离危险的消息。”  相似文献   

18.
点上蜡烛,铺上漂亮的床单,穿上迷人的内衣。不要将任何东西留到特殊的日子,今天就足够特别。我不再清理蜡烛上的灰尘。我过去经常犯这个错误。朋友们送给我精美的香味蜡烛,有肉桂苹果味、法式香草味或里面塞有树叶和玫瑰花瓣的香气治疗蜡烛。这些蜡烛从来都没有点过。  相似文献   

19.
颂图书馆人     
有人说,我们图书馆人象蜡烛,象春蚕;有人说,我们图书馆人象黄牛,象鸿雁.而我说,我们图书馆人是桥梁,是渡船,是知识信息的传播者,是科学技术的中介所.  相似文献   

20.
刚写稿的日子,屡写屡不中,弹弹虚发,报上没名,有人称我“常败将军”。我当时认为新闻这口“井”不好“挖”,难出“水”。正当我准备心血付之东流,草草收兵时,一名新闻干部告诉我:“当你没挖出‘水’时,最好再坚持一下,不要轻易地舍弃。也许这时你正站在成功的门槛外。”我像被点燃的蜡烛一样燃烧起来。我发誓:挖“井”见“水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