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自从屈原吟唱出“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菊花就与文人雅士结下了不解之缘;自从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后。菊花就成为隐士清高绝俗的象征,如南宋郑思肖《思菊》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于是菊花成为历代诗人吟咏的对象,而开放在唐诗里的菊花更是各具风采。  相似文献   

2.
我爱山菊花     
我总忘不了奶奶家屋后的山菊花。我想对你说,山菊花,你虽然不像鸡冠花那样红得似火;不像月季花那样娇艳美丽;更没有兰花那样幽香;也没有君子兰那样珍贵,但我仍然喜欢你———山菊花。那是暑假期间,山野上很少看到鲜艳的花朵了,只有山菊花还开得灿烂依然,绚丽似锦。那天,我到奶奶家屋后的山上去玩,无意中看到了很多山菊花,我便被它们深深地吸引住了。山菊花的花瓣不粗不细;淡紫色的花蕊里那一颗颗露珠,悠悠地,娇滴滴,亮晶晶,就像纯情少女的眼珠儿;纤细的茎柔而韧,这一切都是那么富有神韵。乍看还真有点像狮子头,看着,看…  相似文献   

3.
菊花     
我家最近买了一盆菊花。这盆菊花可美了!几个含苞欲放的小花骨朵,配上几片翠绿色的叶子,美极了!过了一段时间,花骨朵儿开放了!一朵朵金灿灿的小花,慢慢地、害羞地抬起了小脸。如果你仔细地用鼻子闻一下,还会闻到一阵淡雅的清香,只是,那香味没有玫瑰那么浓。是的,菊花不追求妖艳的色彩,不追求浓郁的香味,它只追求洁净、朴素。但是,好景不长,菊花的叶子上开始爬着一些小虫子。渐渐地,小虫子越来越多。菊花的“状态”也越来越糟。翠绿的叶子枯萎了,金黄色的菊花也凋谢了几朵。最后,只剩下花杆孤零零地立在那儿。也许,你和我一样,以为菊花很快就…  相似文献   

4.
《现代语文》2005,(8):46-46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菊之谈“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吧。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相似文献   

5.
乱谈菊花     
《家教世界》2008,(10):10-13
同学们,大家好!又到了秋高气爽的金色季节了。你发现了么?在马路的绿化带、小区的花草区、公园里甚至你家的阳台上,都少不了一种"花"的身影——对了,它就是菊花。为什么菊花种植在我国那么普及?为什么它深得那么多人的喜爱?关于菊花,你又知道多少趣事、多少诗章呢?现在,我们就和摆渡、丫丫一起去了解菊花吧——  相似文献   

6.
周雪霏 《语文知识》2006,(10):11-11
我国是菊花的故乡,早在三千年前人们就开始栽种菊花了。菊花见于典籍也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周礼》中就有“鸿雁来宾……鞠有黄华”的记载。历代文人都有吟咏菊花的作品流传至今,菊花早已成为中国古代文人人格和气节的写照.并被赋予多种象征意义。具体来说。菊花的象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菊花与玫瑰     
菊花和玫瑰都生活在窗下的花圃(pu)里。春天里,阳光暧暖的。它俩在喷壶(pen hu)下“咕嘟嘟”喝足了水,“哗哗哗”洗了个痛快澡(zao),从土里钻出来:挺挺身,抖抖叶子,菊花问道:“你好呀,小玫瑰!”玫瑰找了半天才看到:“你是谁,叶儿卷,不舒展,上面还搽白面霜?”  相似文献   

8.
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你漫步在秋天乡村田间小径上,你是否能看到一朵菊花。看到它,心头油然泛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感觉,细小的花朵,黄澄澄,金灿灿,不需施肥,不需浇水,不择地带,随遇而安,它不与众花  相似文献   

9.
卢竹娥 《河北教育》2005,(20):45-45
秋天百花凋零,这时节,却是菊花的盛时了。菊花的花色繁多,在古代诗歌中,对各种各样的菊花几乎都有描写。如唐骆宾王诗:“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写的是黄菊;李商隐诗:“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写的是紫色和黄色的菊花;宋魏野诗:“浓露繁霜著似无”,写的是白菊;元谢宗可诗:“晚香带冷凝丹粒,秋色封寒点绛蕤”,写的是红菊……  相似文献   

10.
潘巧珍 《云南教育》2005,(28):25-26
教材简析:《看菊花》是苏教版语文第一册第3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一个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公园看菊花的事。全文共四段,第一自然段讲星期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去公园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讲公园里的菊花好看极了,人们舍不得离去;第三自然段讲大家喜爱菊花的原因;第四自然段讲听了爸爸的话,  相似文献   

11.
菊花开     
秋天来了菊花开,凉风吹来菊花开,各种颜色菊花开,你也爱,我也爱,大家都爱菊花开。菊花开  相似文献   

12.
    
【写作前师生大讨论】“深秋,霜凝大地,百花凋零,唯有菊花,傲霜斗寒,争艳斗丽。如果要我写一篇抒情散文,可以说信手拈来便是文。可是要我写篇说明文,却无从下笔。故我要求大家先写说明文。”张一平做开场白。“你说你擅长写抒情文,我倒要考考你。《荷塘月色》中写荷叶、荷花、荷香,分别想到舞女、明珠、歌声,这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写?”曹耘同学问。“比喻联想。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联想出来的。”“那么,你就来一段比喻联想。”———菊花的外形是美的。黄色的菊花,灿灿如黄金;白色的菊花,白如银;还有那“墨荷菊”,绛紫的花瓣…  相似文献   

13.
菊花     
[习作要求]请你写一篇关于菊花的作文,可以写大规模的菊展,也可以写一种菊花。[习作要求]金秋10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五彩缤纷的菊花,把秋天打扮得绚丽多彩。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漫步在菊花的海洋中,观赏着千姿百态的菊花争奇斗艳,真是令人赞叹不已。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菊花原产中国,是我国传统栽培名花之一。如今它的品种已有数千种。1982年中国菊花学术讨论会将菊花分为5类30型,5类即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畸瓣类和桂瓣类。花型也多种多样,有单瓣型、卷散型、莲座型、垂丝型等等。写好菊花,关键在于仔细观察。观察花朵的颜色、整体的造…  相似文献   

14.
厨师正在给国王泡菊花茶,无意间让几粒菊花籽滚到了窗外。风顽皮地跳来跳去,发现了这几粒菊花籽。“你们好!”风向菊花籽们打招呼。菊花籽们望着风,满怀期待地说:“风,你可以把我们带去远方吗?”风不解地问:“为什么?这里不是很好吗?我把你们带到花园里,就会有人来给你们浇水、施肥。  相似文献   

15.
课本对《过故人庄》诗“还来就菊花”一句中的“就菊花”所作的注释是:“赏菊花。就,靠近。”笔者认为,如果孤立地看这句诗的话,把“就菊花”理解为“赏菊花”是可以的;但结合全诗来体会,这里说  相似文献   

16.
菊花     
秋天乘着连绵不断的阴雨,悄悄地降临了大地。院子里的花都先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只有角落里那片平时并不起眼的菊花吐出了娇嫩的花蕾,焕发出勃勃生机。那几棵菊花似乎要和北风斗争一番似的, 深秋的清冷并不能奈何它。早晨寒气逼人,菊花却仍开得那么可爱,那么茂盛。看,这朵菊花含苞欲放,在翠绿的花萼(e)中露出一条缝,现出  相似文献   

17.
菊花     
校园的秋菊花开了淡萦、银白、鲜红·”一一朵朵,一簇簇,那么香,那么美。风来了,她们轻轻点着头向我间早安。箱来了,她们直直挺着腰杆,花朵更鲜艳。菊花香,菊花美,我爱菊花能傲霜。菊花@苗萍萍 ~~  相似文献   

18.
“当你屹立于大山之巅,拥抱那喷薄而出的朝阳;当你徜徉在翠绿的林海,倾听她温柔的呼吸;当你抚摸那硕大的山石,端详着那棱角分明的外表,你的内心难道不油然而生一份激情,一份感动,一份骄傲与自豪?你一定会的,因为你是深植于这大山里的一粒种子,你是蓟县这片沃土哺育的勤劳儿女……”这是蓟县许家台乡田家峪小学教师秦文良用自己创作的散文在教育他的学生们。  相似文献   

19.
菊花     
我家楼下的花坛种着美丽的菊花,每当秋姑娘翩翩而至的时候,盛开的菊花总会为这个小小的花坛增添无限生机。从远处望去,那五颜六色的菊花竞相怒放。白的像雪,红的像火,粉的像霞,黄的似金……一片片,一丛丛,美丽极了!走近细看,它们形态各异。有的两三朵聚在一起,像在说悄悄话;有的独枝绽放,悠然自得;有的几枝簇拥在一起,像美丽的焰火;还有的交错盘结,像妈妈的卷发……真是千姿百态,妩媚动人,让人舍不得离去。我最喜欢的要数那枝波斯菊了。你看它浑身上下披着一件金色的外套,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金光!它不仅长得好看,而且香味也很特别,你上前轻…  相似文献   

20.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霜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菊之淡“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轻拂,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稽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