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大丰市社区学院在发展过程中,着力提升农民学历水平,培养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做出了有益贡献.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要进一步开展农村实用技术的培训,整体提升社区学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并力求在电大教育与社区学院之间寻求平衡点.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长海县是一个离岛县,社区教育暂未形成规模,无法满足当前需求。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社区教育。因此应当借鉴各地办学经验,结合县内实情,建立具有本地区特色的离岛社区学院。以社区学院为龙头,以各类职业教育为补充,构建符合当前社会形势的终身教育体系,从而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离岛的凝聚力和自身造血功能,闯出一条以社区教育带动全县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路径,为其它离岛地区的社区学院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学习需求现状进行调研,通过调查了解各级城市居民对社区学院的认识程度、参与动机、办学需求等基本情况,结合当地实际需求,为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区学院的必要性及其功能定位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健身服务体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西部地区城市社区附近现有的体育场地设施远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力度不够;城市社区主要组织管理机构中文体管理机构设置“缺位”。在社区体育功能定位上,坚持社区体育建设以“公益性”为主、“经营性”为辅助的原则;以政府“干预”“介入”城市社区体育,实现社区管理与社区居民互动的管理运行机制。在社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逐步形成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建设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战略任务,广州市委、市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也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发展目标。学习型社会是指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组织为基础,以保障和实现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各种学习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获得社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具有系统网络和远程教育优势的广播电视大学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大有作为,广州电大通过明确办学与服务的功能定位、推进数字化学习港建设、开展职工素质教育、拓展数字化社区教育、形成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相互沟通机制、加强学习型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等为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6.
生态化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是乡村社区教育支持体系发展的趋势和追求。推动乡村社区教育支持体系生态化发展,对于促进乡村社区居民全面发展、助力乡村社区教育生态化转向以及加快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乡村社区教育支持体系生态化的目标,要明确支持主体功能定位,打造多元主体协同支持格局;补齐支持内容供给短板,促进教育支持体系生态平衡;注重支持客体自我支持,强化教育支持体系生态链。  相似文献   

7.
社区养老服务是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社会服务的职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区养老服务,需要充分考虑地域经济、社会与文化实际,因地制宜地实施与开展.学术界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养老服务的实施现状、运行困境和发展对策的研究均取得了较丰富的成果,为增强少数民族地区社区养老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但也存在缺乏对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和少数民族自身养老文化的关注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8.
社区学院是发展社区教育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依托,是社区的"最高学府",是发展社区教育的载体和龙头,更是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的重要力量。北京市从1994年开始开展社区学院试点工作,八个中心城区相继挂牌成立了社区学院。远郊区也建立了社区学院或社区教育中心,为市民提供了多层次,多规格,门类齐全的教育服务。本课题从宣武社区学院入手,深入分析社区学院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旨在准确把握社区学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中所承担的历史责任,进一步明确社区学院办学方向,即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推动学习型城区、学习型之都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社区学院是发展社区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龙头和重要载体,必将在学习型城区创建工作中担负起重要的责任。本文以北京市社区学院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的探索和实践为基础,提出了社区学院应在理论研究、咨询指导、资源支持、教育培训和学习型组织建设方面发挥作用,为学习型城区建设做贡献。  相似文献   

10.
没有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优先发展,就没有民族地区国民素质的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就不会有民族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和快速的发展;民族地区要谋求发展,首要之举是发展教育,提高从业者的文化科学知识,强化他们的综合素质;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国家重点建设计划中,应优先保证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科研部门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教育的研究,使民族地区教育获得健康高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