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快乐的游戏     
今天,杨老师带我们玩了反口令的游戏。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语,我们做出跟词语意思相反的动作。采用淘汰制,做错动作的同学在旁边当观众。游戏开始!教室里静悄悄的,只等老师发号施令。我们都竖起耳朵仔细听,生怕自己出现错误闹出笑话。杨老师突然说:"坐下。"我们都"唰"的一下站起来,杨老师微笑着点点头。"举左手。"杨老师又一次发出口令,我立刻举起右手。有几位同学乖乖举起了左手,大家哄堂大笑。那几位同学很不好意思,脸红到了脖子根,坐到了观众席上。游戏继续,杨老师快速说出"大西瓜",我们立刻用手拼成一个小西瓜,这次没人出错。我心想:哈哈!我成功  相似文献   

2.
一、游戏导入 师:上课前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看谁的反应快。听老师的口令,你们做相反的动作,比如老师让你举左手,你们就举右手。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教师发出简单口令,如举右手、抬头、闭眼睛、站起来、左手摸左脸、右手摸左脸等,学生做与1:2令相反的动作。)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都喜欢做游戏。想一想你做过哪些游戏,选择让你最高兴的一次游戏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写清楚游戏的名称,游戏的过程;重点写一写游戏怎么有趣、好玩,比如发生在游戏过程中的有趣的事情等,还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今天下午的游戏课,老师带我们到操场上做了一次有趣的“反口令”游戏。首先,老师宣布游戏规则。“反口令”关键是一个“反”字,老师喊出一个口令,我们得做出相反的动作来。说着,老师带我们先来了个模拟试验。老师喊:“站起!”大伙儿一溜儿都很敏捷地蹲下。老师见了,笑着说:“行啊!…  相似文献   

4.
活动课,三(2)班的教室里传出了一阵阵笑声。怎么回事?原来是他们正在举行“请”字游戏。只听王老师说:“我先说一句做动作的话,如果句中有‘请’字,就照着去做动作;如果没有‘请’字,就不要做动作。准备好了吗?开始。”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前排的同学竖起耳朵,后排的同学伸长脖子,等王老师发口令。  相似文献   

5.
一天,老师问小朋友:“你们是怎样到幼儿园的?”乐乐说:“妈妈抱我来的。”睿睿说:“爸爸背我来的。”乔东东大声说:“老师,我是开飞机,呜-飞来的。”边说还边做了个天上飞行的动作,逗得小朋友们哈哈大笑。老师也乐了,  相似文献   

6.
上课铃声早已响过,但402教室却传来一阵阵欢笑声,打破了校园的静寂,他们在干什么呢!原来他们在和邱老师玩游戏——对着干。"对着干",这不是想气老师吗?谁敢和老师对着干?我们还是来听听游戏规则吧:先听老师的口令,老师说什么你要做反动作,如果做错了或做慢了则被淘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 ,蕴涵新知 反口令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相反的动作。例如,教师说:坐下。学生的动作是:起立。  相似文献   

8.
嘉诚是我班的一个男孩.一天早晨,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排队做操,我发现嘉诚的动作从头至尾都是与其他幼儿相反的.操做完后,他走到我面前对我说:"钱老师,我的动作和小朋友是相反的.  相似文献   

9.
体育老师     
我们的体育老师 不是男的 男老师不会管不住这群学生 更不会被气哭 她的眼泪 比她的口令和哨子声还起作用 我们立刻就会安静下来 老老实实地做着每一个动作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新世纪教材四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蕴涵新知 反口令游戏: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做相反的动作. 例如,教师说:坐下. 学生的动作是:起立. 教师说:向左跨1步. 学生的动作是:向右跨1步. (简评:通过课前游戏活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机渗透相反意义的概念,为学习正负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罗源是我班的“搞笑大王”,连老师都说他说话油腔滑调,是块“难得”的笑料。一次上语文课,他不认真听讲,老师叫他到讲台上去朗读课文。只见他一边读,一边做怪动作:一会儿提提裤子,一会儿清清嗓子……那滑稽的语调和样子惹得我们哈哈大笑。结果老师罚他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得口干舌燥。后来他再也不敢怪声怪样了。  相似文献   

12.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常常会遇到意外发生的事情。一次,我做体育观摩活动。活动进行到高潮时,为了帮助孩子调整运动负荷,放松一下,我们玩了一个过渡游戏“听鼓声学老师变动作”。大家听着鼓声学我做动作,这时雪峰小朋反却开始学狗熊爬,装狼吓唬小朋友,他的动作总是和我的不一样,引得小朋友和观摩的老师哈哈大笑。他更得意了,开始乱跑,逗小朋友,游戏有些乱了。当时我很着急,思路也被打乱了,怎么办呢?我想,既然他要表现自己.要引人注意.那我就满足他的愿望。我稳定一下情绪,变游戏为“听鼓声学雪峰”。他一听,先是停了下…  相似文献   

13.
我曾给家长做过这样一个心理游戏: 参加者依照主持人的口令,但必须做出相反的动作。游戏结束,由裁判选出谁是反应最慢的人。(游戏在进行,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有一个人始终在被裁判指责)  相似文献   

14.
画鼻子     
正今天,老师让我们玩儿了有趣的"画鼻子"游戏。老师让我去画鼻子。我闭上眼睛转了几圈就开始画了。我自认为我画的位置是对的,睁开眼睛一看,才知道我把"鼻子"画在"头发"下面了,大家被逗得哈哈大笑。紧接着,老师让一个男同学去画鼻子。他开始画鼻子的时候,大家都聚精会神地看着他,指导他该怎样画。画完后,他睁开眼睛一看,"鼻子"的位置画对了,他非常高兴。第三个同学闭上眼睛,往这边走走,又往那边走走,等了好长时间才开始画。结果  相似文献   

15.
读小学的女儿放学回家,一脸困惑地与我谈起班上的趣事:"今天体育课上,班上两个平时不爱讲话的女生,竟然无视老师的集合口令,故意慢慢吞吞地落在大家的后面,还边走边做古怪的动作,惹得全班哄笑,老师大为光火。"从女儿莫名其妙的仇视眼神和责怪话语中,我知道女儿无法理解和原谅同学的"怪异"行为。  相似文献   

16.
钱育新 《早期教育》2004,(12):27-27
嘉诚是我班的一个男孩。一天早晨,他和其他孩子一样排队做操,我发现嘉诚的动作从头至尾都是与其他幼儿相反的。操做完后,他走到我面前对我说:“钱老师,我的动作和小朋友是相反的。”我听了以后问:“你为什么要做相反的动作?”他笑着对我说:“我喜欢做反动作。”我很生气,认定嘉诚是故意捣蛋,于是我批评了他。他当时不知所措地看着我,似乎有一脸的委屈。当天下午,我又想起了这件事,觉得早晨是否处理得太急促,嘉诚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原因呢芽嘉诚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尤其是逻辑推理能力较突出,小班时就会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他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7.
    
5月18日晴作文课上,老师竟然在黑板上写了"硬币"两个字,同学们都有点惊讶!"难道让我们数硬币不成?"潘帅华脱口而出,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其实不然,原来老师要我们"听硬币",来测试我们的听力。白老师开始扔硬币了,我竖起耳朵,屏住呼吸,仔细地听了起来。只听那硬币掉落声就像小孩的脚步声,那么轻。我不假思索  相似文献   

18.
烦恼变收获     
老师又要选人去跳舞,我不太会跳,为此感到心虚。今天下午,胡老师果然来到我班选人,我的心怦怦直跳,生怕被选到,赶紧躲到桌子底下去了。班主任看见了感到奇怪,问:“梅群,你跟谁坐?”我听到老师问我的同桌梅群,便极不情愿地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结果一出来,就被老师选中了。班上就我一个人去跳舞,我感到很孤单。第二天,老师开始教我们做动作,看着老师做觉得还容易,我一上来比划,就怎么也不像,好不容易学会了手的动作,脚又不会摆。几天过去了,总算把每个独立的动作学会了。可是要把那一串动作连起来伴着旋律做,我又跟不上…  相似文献   

19.
一、活动导入,交流对脑的认识 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下面我们先做个有趣的游戏,老师会做出些动作或发出些指令,大家做出相反的动作。现在游戏开始。  相似文献   

20.
应从祥 《科学课》2008,(7):14-16
一、活动导入,交流对脑的认识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下面我们先做个有趣的游戏,老师会做出些动作或发出些指令,大家做出相反的动作。现在游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