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正面临着从以资助规模扩张、加大资金投入为主的外延式资助向以资助质量提升、强调资助育人效果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全程式多样化"资助育人工作模式强调根据高校贫困生在大学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实际需求,结合国家新资助政策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资助育人工作,强调资助育人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多样性,以期达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贫困生实施发展性资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季枫 《教育探索》2013,(1):95-96
目前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以救济性资助为主,主要强调经济上的帮困,存在着重"资助"轻"育人"、重"管理"轻"服务"、重"给予"轻"回报"等问题,资助工作的实效性不高。发展性资助模式坚持"以贫困生为本、为贫困生服务、助贫困生成才"的工作原则,既解决了贫困生的暂时困难,又为贫困生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了助困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无论是资助信息、资助对象还是工作方式主要局限在校园范围内,校园成为资助育人工作"孤独的阵地"。在分析了社区对贫困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之后,文章提出把社区纳入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考量,使资助信息从"校园里的信息"扩展为"社会中的信息",资助对象从"校园里的贫困生"扩展为"生活中的贫困生",工作方式也从"校园里的资助"扩展到"校园外的实践"。文章分析了把社区纳入到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路,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王丽君 《江苏高教》2017,(12):93-95
长期以来,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无论是资助信息、资助对象还是工作方式主要局限在校园范围内,校园成为资助育人工作"孤独的阵地"。在分析了社区对贫困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之后,文章提出把社区纳入到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考量,使资助信息从"校园里的信息"扩展为"社会中的信息",资助对象从"校园里的贫困生"扩展为"生活中的贫困生",工作方式也从"校园里的资助"扩展到"校园外的实践"。文章分析了把社区纳入到资助育人工作的思路,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着助困与育人的脱节、贫困生主体性发挥不够和资助管理中的"服务意识"薄弱等误区。加强和改进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必须从培养贫困生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出发,重塑资助工作理念,着眼于贫困生成长成才;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推进贫困生资助工作;尊重贫困生的主体地位,构建发展性资助体系;促进贫困生工作的专业化,适应资助工作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贫困生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帮助贫困大学生从"物质"和"精神"上双线脱贫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现状入手,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为例,分析当前高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将资助与育人紧密结合的资助对策。不断推进助困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从而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7.
资助育人是高校的重点工作,也是常规工作。当前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主要从经济方面入手开展,但研究贫困生的心理现状,从更深层面来分析思考发现,贫困生们更为需要的是自信心的树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以高校社团为载体,依托社团活动,拓宽社团工作思路,建立"自主、自助"的社团活动方式,从新的角度更全面地培养贫困生,这是资助育人工作的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助困与育人相脱节、规范和约束机制缺失、忽视贫困生的主体性发展等问题。要重新审视"贫困性",设计多元化的资助内容;确立梯级化的资助目标,探索"开发式"资助模式;加强贫困生资助管理,推进教育和社会公平;坚持发展性资助理念,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9.
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辅导员作为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资助育人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成效。当前,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如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不科学、助学贷款体制不完善、勤工助学机制不健全、贫困生思想道德和心理问题突出等。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辅导员应强化的资助育人能力有资助管理能力、资助监督能力、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能力。  相似文献   

10.
高校大学生资助工作随着全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深入和完善,受资助的学生群体在高校中不断扩大,而受助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却出现滞后现象,如贫困生资格认定困难、还款不良率攀升等,这使得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变得复杂、艰巨起来。德育是目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有效方法,把德育注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创新贫困生资助工作思路,构建完善的资助育人体系,实现高校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对于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