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国家要发展,教育要先行。作为肩负特殊历史使命的新疆高等教育事业,我们在反分裂的问题上,立场必须十分坚定,旗帜必须十分鲜明。结合这次反分裂斗争再教育活动,笔者就如何做好高校的反分裂工作,谈几点看法。一、澄清几种认识(一)新疆的民主进程是渐进的,而且是向着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方向发展的。新疆各民族正式形成近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是从清朝开始的。建省前,新疆实行军府制,清朝政府在伊犁惠远设立总统伊犁等处将军,简称伊犁将军。伊犁将军前后延续了149年(—,年新疆建省后,仅辖伊犁、塔城两地驻…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胜利后 ,1945年 9月新疆三区民族军向国民党发动大规模进攻。张治中奉命调查解决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少数民族革命暴动问题 ,他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民族主义原则 ,和平解决了新疆问题。  相似文献   

3.
伊犁得名于著名的伊犁河,伊犁地区在新疆中西部的伊犁谷地。乌孙以及后来的西突厥、察合台汗国、准葛尔汗国都曾建国于伊犁。在清代曾是新疆的首府,曾有41个民族,200多万的人口。马背上的民族哈萨克及蒙古等民族都生活在这片大草原上。新疆据说有马100多万匹,而伊犁就占了40万匹。天马已是伊犁马的代称。天马更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9月新疆三区民族军用国民党发动规模进攻,张治中奉命调查解决新疆伊犁,塔城,阿山三区少数民族革命暴动问题,他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民族主义原则,和平解决了新疆问题。  相似文献   

5.
徐松是清代西北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他的成果与其壮年时期长达七年的伊犁遣戍生活关系巨大。新公布了三份与徐松遣戍生活相关的清宫史料,即《呈原任湖南学政徐松获罪缘由清单》《奏为废员效力七年期满请旨释回事》《奏为请效力废员徐松赏给职衔帮办伊犁粮饷事》,为我们提供了徐松遣戍伊犁时期的一些重要细节,如徐松被判遣戍伊犁最终的获罪缘由、徐松到达遣戍地的确切年月、徐松遣戍伊犁的年限以及减免缘由、为他请旨释回的当事人和时间,以及松筠为徐松请旨赏给职衔帮办伊犁粮饷事的前后因由。这些材料,不仅对于徐松本人流放伊犁的研究是重要的史实,同时对于我们了解清代新疆的流放制度和伊犁将军幕府的文化建设,都是重要的佐证。  相似文献   

6.
正近日,新疆作家郭文涟散文集《伊犁往事》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作者继《远逝的牧歌》《生命的随想》《岁月起落里的歌声》之后的一部集中反映伊犁风土人情的散文合集。伊犁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作者以深情细腻的笔触,多角度地记述了数十年来新疆伊犁等地区的沧桑变化、风土民情、人生百态及秀美山川。书中温情  相似文献   

7.
“伊犁研究”是《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的一个特色栏目,所刊发的论文涉及新疆伊犁政治、经济、历史、民族、人物、教育、语言等各方面,内容丰富,题材多样,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地域特点,创刊廿余来,成果颇丰,对人们了解伊犁、认识伊犁起到了很大的推介作用。现在,将《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该栏目的论文选编成《伊犁研究》一书出版,我认为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水渠     
为了寻找盖文学馆舍所用国产装饰材料,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新疆,一直走到最西边,到了伊犁,到了边境。我知道,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曾被充军新疆,一直发配到伊犁,是真正的受罚。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给他在老的伊犁将军府附近盖了一座纪念馆。我们决定抽空  相似文献   

9.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民族中小学汉语教学质量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古丽尼萨加玛勒汉语不仅是我国各族人民之间交际的重要工具,而且是联合国五大工作语言之一。80年代初,我区各民族中小学把汉语作为一门主课列入教学计划,汉语教学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由于语言...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一百多年前到伊犁考察、访问的几个外国人(拉德洛夫、马达汉和日野强)留下的笔记和日记.可以从另一个侧面对伊犁当时的边防守备情况、经济贸易状况,以及城市建设、交通、宗教、教育、民俗、民族关系等等方面有所了解。他们的见闻,尽管难免囿于偏见、先入为主、失之偏颇之处,但是可以弥补国人有关著作的阙失与粗疏。重温百年前伊犁的历史,有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伊犁,激发起我们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的信心.  相似文献   

11.
伊犁塔兰奇社会历史文化概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伊犁塔兰奇是我国新疆维吾尔族的一支独特的重要民系。伊犁塔兰奇形成于清代,兴盛于民国时期。塔兰奇社会特色彰著,塔兰奇历史文化是伊犁地方多元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伊犁地方发展史上曾经产生过重要影响。本文对清代至民国(1760-1949)近二百年间伊犁塔兰奇社会的形成发展及其历史文化诸方面,进行初步梳理和论述。  相似文献   

12.
清季,清政府废除军府制,在新疆建立行省,推行郡县制。新疆建省固然意义重大,却在新疆形成新、伊分治的局面,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新疆行省制度的统一性和完整性。民国初年,杨增新主政新疆,实现了伊犁、塔城、阿尔泰三区行政统归新疆的局面。新疆行政的统一,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有效地巩固了西北边防,保持了新疆政局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生活的十六年,特别是在伊犁巴彦岱乡与维吾尔族农民共同劳动和底层生活的磨练,成就了作家王蒙,促成了他积极健康、成熟通达的人生意识,为他新时期复出文坛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本人十年前用数理统计方法将新疆汉语方言南疆话的平声调调值定为[213]之说,提出了怀疑,而后又从近十多年来境内、域外新疆汉语方言研究的新成果入手,进行分析,最后得出原来认为平声调值为[213]之说不妥,而伊犁一带的平声调调值[24],才堪为新疆汉语方言南疆片区平声调调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新疆汉语方言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散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先从中原官话南疆片方言语音系统中声调的差异和方言形成发展概况方面入手,排除了吐鲁番话和南疆各地方言成为其代表话的可能,而后在明确伊犁和伊犁话之所指的基础上,从伊犁的地位显豁、说汉语人口数量可观等方面进行论述,得出伊犁话堪称中原官话南疆片代表话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主要探讨了清代伊犁地区多神崇拜的概况、类型,并以“关帝庙”为中心,论述了清代伊犁地区关帝庙的概况,分析了关帝庙设立的三个基本原因:统治阶级的推崇;清朝统一并治理新疆的现实需要;移民个人及社会秩序的需要。在伊犁地区,以关帝庙的兴建为核心的多神崇拜现象的出现是中原文化西传新疆的表现形式之一,其促进了中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研究中,动情往往与失真同义,而司马迁站在各个传主的立场观察世界,理解历史,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在众多的角度观察世界,其总和也就成为一个更接近真实、更有立体感的历史形象,在他笔下,每个人物都免不了人的劣根性,都摆脱不了在社会中所面临的因境。一部《史记》读到今,深深吸引人们的东西,还是其中所体现的人性。  相似文献   

18.
察布查尔锡伯族早在240多年前就从东北迁徙到新疆伊犁地区,其语言文化受当地各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已形成今天独具特色的多语现象及实施双语教育的历史现状。  相似文献   

19.
先秦时期的道家文献《老子》字数不多、字义晦涩、篇章之间存在脱节,无法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所以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老子的思想存在一定的困难。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先秦道家学派开山鼻祖老子的思想也不例外。理解了老子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就有利于准确地把握《老子》一书所要表达的意涵。有必要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老子所处的历史背景: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隐士群体的兴起以及老子作为史官的特殊身份,以期通过这种考察使人们在解读《老子》时所作出的判断和分析更贴近老子的本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