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编辑部 《传媒》2003,(11):36-36
停办县市报是今年中央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农民负担工作中的一场重头戏。今年7月,中央决定,县(市、旗、城市区)不办报,只允许保留极少数已经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有办报基础的县市报——当地人口在50万以上、GDP在100亿元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30亿元以上、报社年广告收入在400万元以上,并经严格评估论证后,符合条件的可由地市级党报或省级党报有偿兼并。 县市报何处去?本刊在今年第8期特别策划了《市场改变命运——县市报之归去来兮》等一组文章,初步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县市报的出路问题。三个月后的今天,县市报停办与否的命运大致尘埃落定,绝大部分县市级党报被停办,只保留一小部分经  相似文献   

2.
当前,报刊治理整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国已停办677家报刊。我们从《当前报刊治理整顿的一些思考》中,可以了解我国过去几次报刊整顿的情况,以及如何看待这次报刊治理整顿。如果从另一个视角来考虑县级报的生存空间,那么可以读一读《生态学视野中的县市报》。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是我国新闻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您可以通过“民族新闻探析”栏目这个窗口,看到新疆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和少数民族新闻教育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成晓鹏 《今传媒》2007,(6):43-44
200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38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赢利能力的县市报被幸运地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当年,《昆山日报》依托名列全国百强县(市)榜首的昆山市,成为了县市报市场化改革的杰出代表,加盟新华日报报业集团,继续独立运营.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全国有200余家县市报被停办、取消刊号。40余家经营状况良好,拥有相当市场和盈利能力的县市报被保留下来,分别由省级或地市级党报报业集团进行有偿兼并。其中,浙江省被保留的县市报最多,有16家。如何适应新形势,尽快正确定位,探索新路子,寻求更快的发展速度和发展空间,是摆在县市区域报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最近,中办、国办下发19号文件,明确提出“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问题,并于7月16日制定出台了报刊治理整顿实施细则。实施细则分为三大块:一是予以保留的,中央保留《人民日报》和《求是》杂志等报刊,省级党委保留一报一刊,市级则只留下一张党委机关报,以后只有这5家可以用公费订阅,但总量也要控制;二是要进行管办分离的,主要针对56家国家部委主管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以及一些期刊;三是要关停并转的,规定凡省级及以下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等主办的报刊一律停办,300多家县级报纸,除部分经营达标的外,也全部停办,其他不…  相似文献   

6.
高江川 《传媒》2003,(8):38-41
停办县市报是本次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的一场重头戏。但绝大部分县报的停办,并不意味着县报概念从此消失,一个面向群众,面向市场,按新闻规律和市场规律办报的新的县报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7.
姜新 《青年记者》2010,(4):51-52
随着中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全国大市场风生水起,有的依靠产业集群,把市场办得红红火火。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200多家县市报被取消刊号而停办,38家保留下来的报纸开始由“党报”向“党报和市场报”转型。他们中有的开始把触角伸向有产业集群的大市场,创办了全国大市场类周刊。  相似文献   

8.
传媒资讯     
《传媒》2004,(10):4-5
政策法规中办国办杜绝报刊摊派发行反弹2005年报刊征订高峰即将到来,为巩固一年多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成果,切实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日前,中办国办转发中央报刊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报告,提出“突出三个重点,加大三个力度”,坚决遏制摊派发行现象的反弹。一是纠正少数地方和部门假停办、假划转、假分离的错误做法,狠抓各项治理措施的落实。凡已停办的报刊,在注销其报刊号的同时核销其机构和编制,并办理事业单位法人资格注销手续;县(市)报停办后,不允许再以任何名义变相出版;划转的报刊,必须与原主管主办单位彻底脱钩;…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跳跃式发展,全国大市场风生水起,有的依靠产业集群,把市场办得红红火火.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200多家县市报被取消刊号而停办,38家保留下来的报纸开始由"党报"向"党报和市场报"转型.他们中有的开始把触角伸向有产业集群的大市场,创办了全国大市场类周刊.  相似文献   

10.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3家县市区域报,这些年,大部分被保留下来的县市区域报都获得了飞速发展.而全媒体时代的来临,对县市区域报来说,将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1.
在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全国400多家县市区域报仅保留48家。被保留下来的《萧山日报》,于2004年1月正式加盟杭州日报报业集团,并且由单纯的地方党报转型为市场化运作的县市区域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孙焕林 《传媒》2007,(9):35-36
2003年下半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报刊治理整顿,浙江省保留了16家.经过4年的探索和实践,浙江省县市区域报不仅办报质量进一步提升,而且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据统计,2006年度,保留下来的16家县市区域报的广告经营额,已远远超过治理整顿前全省58家报纸的广告总额,报业经营出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报刊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但2003年的这次对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治理还是被业内人士公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整顿和变革。按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制定的《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实施细则》规定,国内绝大多数的县级报停办,众多的行业报部门报刊走向市场,这意味着国内报刊界要有近千种甚至更多的报刊面临着生死的考验。这样大规模的整顿,其对报刊业甚至可以说对整个传媒业的影响将是巨大而深远的,并且这影响还将波及到整个传媒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4.
2003年全国报刊治理整顿后, 被保留下来的县市报,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既有机遇, 又有挑战,更有困惑和压力。目前,县市报正处于转型期,创新对于县市报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创新,就没有县市报的立足之地, 就没有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两年来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创新是县市报报业的发展之魂。  相似文献   

15.
当前治理党政部门报刊对我国报刊体制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2003年7月的文件精神,我国党的各级宣传部和行政新闻出版署局对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的问题进行了治理。至2003年11月底,纳入本次整顿的报刊数量1452种,被停办的677种,划转到媒介集团和实行“管办分离”的报刊各约300种。从2004年起  相似文献   

16.
参考     
全国677种报刊停办94种公报政报免费赠阅据多家综合媒体和出版专业媒体报道,中央报刊治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向社会公布了677种停办报刊名单。其中期刊395种,报纸282种。办公室随后还公布了94种政府公报、政报免费赠阅名单。这是制止党政部门利用职权摊派发行报刊的又一关键举措。  吉林出版集团成立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2003年12月12日,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的吉林出版集团正式成立。该集团由原吉林省新闻出版局所属的21家经营性企事业单位组成,为吉林省委领导的直属事业单位,实行母子公司体制,由省政府实行资…  相似文献   

17.
县市报产业结构的发展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益民 《传媒观察》2011,(12):62-64
县市区域报,是目前中国报业结构中处于最基层的报纸。2003年全国报刊市场整顿后,全国保留了48家县市区域报。这些被保留的报纸同时也正由政府主导、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步转变成为市场主导、自负盈亏的企业。近年来,这些被保留的县市区域报,在"多元"经营上进行破题,积极创新管理模式,推进体制转换,拓展经营领域,实现量质并举的崭新局面。多元经营与多种经营相比,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报社经营理念的转变,多种经营只是一种产品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2005,(1):F003-F003
《海宁日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具有公开刊号的县市级报纸,原为中央海宁市委机关报,2003年在全国报刊治理整顿中,依靠海宁市的经济和社会实力,以及海宁日报自身的经营努力,被中央和浙江省报刊治理领导小组批准保留,并根据省委的决定,在前年12月,市委市府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签约,海宁日报加盟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作为集团属下的一张县市报。  相似文献   

19.
浙江萧山日报和义乌商报、广东珠江商报、江苏昆山日报,是在2003年全国范围报刊治理整顿后保留下来的4家县市报。在报业不景气和竞争异常激烈的大环境下,4家报纸面向市场进行了一系列变革,成为县市报中的佼佼者。本文旨在总结这4家报纸在采编经营方面的特色,探讨县市报在市场化转型中的思路与策略。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县市区域报替代县市报的第7个年头.2003年,中央对报刊进行治理整顿,作为这次整顿的重头戏,大部分县市报都从此告别了历史舞台.如今,那些凭借实力被保留下来的报纸活得如何?他们选择了怎样的生存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