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剖析了"卡里斯玛"气质的概念,认为孔子是一位具有卡里斯玛气质的人物。从孔子所在时代的特殊背景以及孔子所具有的内在气质两个方面来论述孔子所具有的卡里斯玛气质。  相似文献   

2.
卡里斯玛(Christmas)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从早期基督教观念中引入政治社会学的一个概念。韦伯认为卡里斯玛是这样一类人的人格特征:他们具有超自然、超人的力量或品质,具有把一些人吸引在其周围成为追随、信徒的能力,后以赤诚的态度看待这些领袖人物。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无疑属于卡里斯玛式人物,他发起的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北京大学改革,其成功与他的人格魅力不可分割,得到了广泛的支持。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史记》中引用了四首逸诗,这反映出司马迁极力为自己所提出的"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使于礼仪"的"孔子删诗"说寻找理论依据;这与其撰写《史记》时所具有的"成一家之言"创新精神是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正>卡里斯玛(Chrisma)在马克斯·韦伯那里,"是非凡个人的神授权威,完全从人格上皈依并信赖某一个人的大彻大悟、英雄气概和其他领袖气质",它是统治者为自己的合法性进行辩护的方式之一;而"卡里斯玛权威"则应被理解为对人的一种统治(不管是偏重外部的还是内部的),被统治者凭着对这位特定人物的个人之品质的信赖而服从其统治。神秘的巫师、先知、劫猎头领、战争酋长、所谓的"专制暴君",对他们的信徒、追随者、军  相似文献   

5.
张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5):65-68,60
"修己安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论述孔子的"安人"思想,试图从孔子提出的具体行政措施——"安人"之文和这一措施所蕴涵的孔子的社会哲学及管理思想——"安人"之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孔子"安人"思想的施行所需的社会条件和对"上知"之人的依赖。  相似文献   

6.
"德"对孔子启发很大,他在"德"的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仁",但是孔子所提出的"仁"并不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在《论语》中,孔子还为世人树立了一个"圣人"形象。在以往的孔子思想研究中很少涉及到圣和德,而主要将研究重点放在孔子的思想核心———仁上。本文主要论述"德"对孔子思想的启示以及《论语》中仁和圣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张铎 《学子》2014,(7):31-31
中国的思想家都重视教育的作用。之所以重视教育,就在于教育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对人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中国古代思想家都重视教育的积极作用。一、孔学的教育观念:学思结合孔子认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这实质上强调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宋代理学家张载别开生面地提出了"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两层人性论。"天地之性"是本然之善性,"气质之性"则是后天形成的有美恶智愚之别的性。  相似文献   

8.
侯江 《成才之路》2010,(6):I0006-I0006
最近孔子"财运"不错。不仅电影大片票房成绩令人瞩目,而且,还和彩票也挂上了钩。据报道,全国首款以孔子及《论语》为主题的福利彩票日前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首发。这套名为"中华名人——孔子"的彩票,票面选取了三幅作于明清时期的孔子画像,每张彩票面值10元,中奖面36.67%。据介绍.孔子彩票玩法具有开创性,  相似文献   

9.
孔子是最为优秀、最为成功的道德教育家。孔子道德教育的成功基于2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折中"色彩和"主德主义"的教育理想的设计;二是从人性出发的道德教育前提和独具特色的道德教育方法。经由孔子教育理想和道德教育的内在探索,探求孔子成功的道德教育的背后因素,对于当今社会的道德教育具有重大启示,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鲁迅在1935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出关》中塑造了正面孔子形象,并在《〈出关〉的"关"》一文中对小说主题进行解释。其所谓"孔老相争,孔胜老败"表达的价值判断,并非在思想与意识形态层面上进行,而是在人格与人生态度层面上进行。鲁迅《出关》的创作、鲁迅晚年的孔子观与章太炎的《诸子学略说》、林语堂的《子见南子》具有多方面的关系。青年时代"绝望于孔夫子和他的之徒"的鲁迅在"后五四时代"重构孔子形象乃顺应时代潮流之举,晚年鲁迅努力将孔子从历代统治者建构的"白粉孔子"中剥离、恢复"原孔子"的形象,在坚持批判作为封建制度、封建意识形态代言人的"白粉孔子"的同时,将"原孔子"置于先秦诸子之中,通过褒孔贬老、援墨入儒建立了"人格孔子"。这种孔子观与鲁迅早年建立并一生坚持的"立人"思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1.
"质"与"文"的关系,最早可见于《论语》,当初孔子是用来评论人的。《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又未免虚浮。文采和质朴两者适当,才是个君子。这是孔子为君子立的行为标准。文如其人,人的精神气质反映在文章中,因此将评价人的概念引申来评论文章是很自然的。墨子、韩非子已有此意,汉代杨雄以此评论宋玉、枚乘等人的辞赋,目光转向文学。  相似文献   

12.
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孔子曾说过"回也非助我者也"的话,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与孔、颜同时代的人也不这样认为。颜回在道德修养、传道、守道、弘道,团结门人及思想方法等方面对孔子多所助益。孔子也曾说过颜回在"仁"、"信"方面要强于自己,又径直称之为"圣人",这些都说明"回也非助我者也"这一句并不能概括孔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仁、义、礼、智、信"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基本范畴。梳理孔子思想的主体内容,发现其可以称得上中国伦理思想史上第一位具有相对完整思想体系的伦理学家。要研究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就必须首先着眼于孔子的"仁学"思想,因为其本身就蕴含了强烈的人本意味。"仁学"思想是孔子在继承以"周礼"为核心的旧传统的基础上,将道德规范进行整合后,进而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仁"、"礼"结合的思想结构。孔子的"仁学"思想强调"仁"是朴素的内在情感,"礼"是人文的外在表征。着眼于当下,"仁"、"礼"两者的关系在新的形势下虽已有了新的定位,但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对开创一个有序和谐的社会伦理模式,是有巨大的规范和协调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善事父母谓之"孝",兄友弟恭谓之"悌"。孔子的"孝悌"思想,作为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社会规范,具有深刻的内涵。同时,孔子在个人追求、家庭伦理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均赋予了"孝悌"思想以深刻的价值诉求。"孝悌"思想的形成,不仅受孔子生活时代的历史背景的影响,而且深深扎根于浓厚的中国传统哲学和文化的沃土中。虽然"孝悌"思想有些许糟粕之处,但它的精华之点在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启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核心,是施"仁"良方。"尽己"和"恕人"的有机统一,已成为和谐人际关系建立的一条重要准则,因此学习借鉴孔子以"忠恕之道"实行"仁学"的思想对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孔子的"仁爱"观所提倡的"仁者爱人""、忠恕之道""、为政以德"的思想,对促进人与人和谐相处、实现诚信友爱的良好社会风尚具有积极的意义,仍然能够体现其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一笑 《成才之路》2010,(19):90-91
校长的人格魅力所形成的教育创新领导力是实现学校教育创新的基本要素。"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学校教育创新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以深邃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形成创意,提出假设,并进而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校教育创新呼唤具有内在的"生成"意识、"理论"气质和"变革"能力的"魅力型校长"。  相似文献   

18.
孔子以"信"匡扶天下,以"信"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本道德品质,以"信"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以"信"作为社会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将诚信思想提到一以贯之的主体地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我们要科学继承孔子的诚信思想,以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语》对"信"字的记载和阐述体现了孔子"信任"伦理思想,孔子认为信任是基本的交往原则;信任是品德,这些为德育工作者提出了解决道德教育困顿的启示,即开展基于信任的道德教育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我国大学长期坚持的行政化体制,使大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背离自己的本质和规律。对大学精神和品格进行拯救的工作,对于中国大学以及教育发展的意义,无异于"废科举、兴学校"的历史性影响,它意味着中国大学制度将发生革命性变化。然而,无论是大学自身,还是主管大学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都无力完成这项活动,因而只能寄希望于出现"卡里斯玛"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