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雯 《新闻爱好者》2008,(11):19-20
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的成功,在此后的几年间,电视娱乐节目中的电视选秀出现了空前跃进的局面,大大小小有200多个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般蜂拥而上。2007年更是被公众称为“选秀年”。然而也就是在同一年,电视选秀节目的弊端逐渐显现并日益引起关注。随后,广电总局先后制定下发了10多项规定,为选秀节目下了一道道“紧箍咒”,  相似文献   

2.
2006年9月,大型电视选秀节目“红楼梦中人”开始。节目组工作人员,80%均来自社会招募。制片人刘学军负责的活动部和王淳华负责的导演组分领2套人马进行。  相似文献   

3.
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使得中国大陆电视“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大放异彩,2006年中国的电视媒体出现了一拨拨的“选秀”风潮,例如央视的《梦想中国》,东方卫视的《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等等。这种选秀型的真人秀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在中国的电视上正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潘曼 《新闻前哨》2013,(9):10-12
历经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掀起唱歌类选秀节目的热潮,湖南卫视的《我是歌手》紧随其后的推波助澜,伴随2013暑期的到来,地方卫视综艺选秀栏目大战进行得如火如荼。13档盘踞荧屏黄金档或十点档的综艺节目中,除了安徽卫视的《超级演说家》,其他12档均为歌唱类选秀节目。当前,除了一线卫视将"赌注"压在了暑期季播综艺音乐选秀上,不少二线卫视的同类节目也加入混战,一时间,电视、微博、视频网站、娱乐媒体  相似文献   

5.
2006年是中国电视的“选秀”年,200年将会成为电视选秀节目的另一个高潮年。本文试图通过对几档颇具影响力的选秀节目的研究,探索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模式,剖析其存在的问题,思考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马歆 《传媒》2014,(17)
正选秀节目作为真人秀节目的一种,以歌唱类选秀节目最为丰富也最具代表性,其最早可追溯到2001年英国电视台的《流行偶像》,随后美国很快推出了全球闻名的《美国偶像》。而我国选秀节目对西方优秀节目的引进和效仿也从来不曾停止,受《流行偶像》和《美国偶像》的影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首届《超级女声》将选秀植入电视伊始,到2010年《快乐男声》无话题寂寥落幕,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已历时七年,正经历着观众对节目丧失新鲜感、渐生厌倦之“痒”。如今电视选秀节目已真正到了一个“拐点”。有人将选秀节目比作“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人悲观地预言“选秀将死”。无论内容与形式都已没落;  相似文献   

8.
赵尚 《声屏世界》2007,(4):18-19
对于过去的2006年,我们可以称之为电视选秀年。这一年,全国各地省级电视台推出了数十台选秀类娱乐节目,如《我型我秀》《超级女声》《舞林大会》《红楼梦中人》《第一次心动》等,它们在激烈争夺收视份额的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源。尽管如此,许多人都已经认识到,由于节目缺乏创新、负面新闻不断、商业气息过浓等原因,电视选秀类节目总体上已经开始黯淡。“目前电视内容的同质化只是中国电视发展的必经阶段,通过对海外电视节目的学习,可以缩短与国际电视产业的差距。  相似文献   

9.
选秀节目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因此电视选秀节目就一直是电视综艺栏目中重要的一部分;有一年的夏天,《超级女声》爆红,随之选秀节目如雨后春笋在各大卫视出现,因为每个电视台都在做类似这样的节目,于是观众出现了审美疲劳,再加上国家限娱令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蒋良 《中国传媒科技》2012,(20):243-244
选秀节目在中国的电视荧屏上曾风靡一时,直到现在,声势浩大的选秀节目还一直吸引着观众的眼球.选秀节目不仅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赢得了收视率,还吸引着媒体和人们的广泛关注.从2010年开始,上海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达人秀》又掀起了一股平民选秀节目的高潮.作为目前国内最为火爆的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代表着未来选秀节目的发展趋势.本文力图通过对《中国达人秀》成功举办的具体分析,概括出当前中国选秀节目的现状,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选秀节目发展的出路.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一系列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在中国电视荧屏闪亮登场,“红楼梦中人”海选是其中的一个影响较大的媒体事件,在这一大型电视选秀活动中,电视策划者采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共谋的媒体策略;巧妙地以媒介活动和媒体联合策略促节目营销;借用时尚的真人秀节目形态,达到了效益的最大化,体现了策划者运用媒体的智慧。大型电视选秀节目的媒体策略在“红楼梦中人”海选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2.
党红茹  岳琳 《今传媒》2011,(9):82-83
选秀节目在我国电视荧屏上由最初的风靡一时,到后来的遭遇困境,再到如今的解禁重启,在社会上和学术界都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当大众对传统的选秀节目日渐麻木时,2010年7月25日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的播出却又引起了一阵高潮,让大众似乎看到了希望。那么,选秀节目有哪些不足之处?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么样的?本文在概括国内选秀节目现状的基础上,以《中国达人秀》的成功举办为例,以宏观、多维的角度分析选秀节目陷入困境的原因,试图指出选秀节目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从2010年开始,论及媒体时有一档电视综艺节目是不能不提的。这档综艺节目不仅使中国电视节目史上盛极一时的选秀节目进入了一个全新境界,同时也为其他形式的媒体拓宽视野、在全新层次上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这就是由东方卫视于2010年8月推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达人秀”是2010年7月25日每周日晚在东方卫视开播的一档电视选秀节目,该节目强调为草根文化提供进入主流圈的渠道,旨在让身怀绝技的普通人实现梦想.但是本文则通过对《中国达人秀》电视的文本解读,认为在“中国达人秀”平民主义话语背后,隐藏着商业和权力意识,其平民鸟托邦的神话背后带有浓厚的反平民色彩.  相似文献   

15.
李莎莎 《青年记者》2007,(14):112-113
2005年,是由湖南卫视全力打造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最为红火的一年。随后,在我国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门类繁多的电视选秀节目,围绕娱乐这一主题,“海选”、“PK”成为大多数选秀节目的行走路线。伴随着数量的增多,受众的关注视点被分散,选秀节目在表面的繁荣之下慢慢冷淡,并引发了来自各界的质疑之声。于是,面对这个尚可开发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电视选秀节目是电视娱乐节目的一部分,近年越来越热,收视率居高不下,选秀节目由于其竞争性和赛制的独特性,对主持人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本文从现场采访报道、快速清晰的播报、清醒理智的头脑、热情善良的性格魅力四个方面,探讨了选秀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也是《中国记者》有关专家型人才培养组稿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视娱乐节目风起云涌,而其中的选秀节目更成为电视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凭借较高的收视率一度占据了相当份额的电视荧屏资源。那么以《超级女声》、《星光大道》、《我要上春晚》等娱乐节目为代表的电视选秀节目都有怎样的共同特点?它兴起的原因又有哪些?以及随着2006年选秀节目收视走弱以来,年年选秀,年年媒体和专家的骂声一片,再加上广电总局不断出台的一道道严控措施,选秀之路越走越难,那么选秀节目的未来在哪里?要如何走?这些都是我们亟待解决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赵尚 《视听界》2007,(2):75-77
电视选秀还能走多远?如何使选秀节目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打造民族传统文化才艺秀,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传媒相结合,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覃晴  谭天 《新闻与写作》2012,(10):36-39
2012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再次掀起了电视选秀的收视热潮,本文通过梳理中国电视选秀节目的发展脉络,对《中国好声音》节目模式进行解构和剖析,希望找到中国电视选秀节目升级换代的密诀。  相似文献   

20.
笈藜 《声屏世界》2013,(8):71-72
又是一年选秀时,各大卫视十几档选秀节目轮番上阵,各显神通。几个月看下来,优秀的选手没记住几个,出位的评委倒频频登上娱乐版头条。这边陈坤冲着谢霆锋扔耳麦,那边韩红和黄晓明玩暧昧,再加上毒舌的、煽情的、卖萌的、装酷的,各色评委正以"娱乐至死"的精神在电视荧屏上隔空死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