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双宾句表完整现象是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物体转移过程体现出来的,这和一般动作动词表完整的情况类似。既然双宾句表完整,那么必然是有界的,其远宾语前应该能够加数量短语。本文运用完型理论拟构双宾句的完型结构,并通过这个完型结构解释为什么双宾句的远宾语不能是一个表示占有属性的偏正结构。在分析中运用变换理论和空位理论,这些理论有助于在语法分析中发现语义条件和语义限制。本文把双宾句的动词范围限制为表"给予"和"取得"义的动词,正文中的双宾句即指动词为"给予"和"取得"义的双宾句。  相似文献   

2.
短语动词由动词加上一个或两个小品词而构成。从传统的观点看,不能从动词的表面知道其意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本文从认知的视角,运用概念合成理论、认知隐喻和转喻理论对短语动词get off的认知语义进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短语动词get off的语义是由动词和小品词的意义通过概念合成得出来的;(2)短语动词getoff的语义扩展是通过隐喻、转喻或二者交叉实现的;(3)get off的概念意义可概括为:离开就是出去;离开就是逃脱;离开就是停止;离开就是反对。(4)在短语动词get off的意义中,动词get反映的是动作本身,而小品词off则蕴含了动作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3.
"被"字连动句的尾项动词有共同的语义特征,都是转态处置动词,可以分为若干小类.尾项动词短语一般是动补式结构,不同的动词小类带的补语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动词壳理论认为所有动词短语的深层结构都是由一个实义动词加一个外壳组成。动词壳的中心词是一个抽象的表原因的轻动词,此轻动词吸收小句中 to 的特征导致小句谓词 to 的省略。使役动词后小句谓词省略 to 是一种极其常见的语法现象。动词壳理论充分合理地解释了使役动词后小句谓词 to 被省略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一……就……”这个紧缩短语或紧缩复句的固定格式之一的语用问题.四个方面是:一般用于动词性短语之中;在短语或句中起关联作用;强调前一动词动作行为是后一动词动作行为的条件;强调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语义、句法、语用几方面考察"得"字句的限制条件。语义上,补语所表示的结果、状态、程度等必须缘起于"得"前的动作行为或状态。句法上,否定式补语、"把"字句和"被"字句主要动词带的补语、二级补语等不能转换成状语。重动句的谓语动词通常不能是非自主动词;补语语义指向动作的重动句是否表示惯常性的行为要视整个句子的情状而定;动作行为为旧信息时一般不使用重动句。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连动式结构是句子谓语的常见形式。连动式谓语是指句子谓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连接使用所构成的语法结构,连接使用的动词或动词性短语都与句中的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彼此之间表示动作的接续或语义上相互关联的动作(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第111页)。在语法形式上,连动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ids短语之间处于并列的关系,但在语义功能上,有些连动式表示并列的语义关系,有些连动式却表示偏正的语义关系。因此,在语义功能上,汉语连动式又可分为并列语义结构和偏正语义结构两种。由于…  相似文献   

8.
(三)连动句连动句的特点是,它的谓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起来组成的。这些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的意义关系,有的是先后、目的关系,后一个动作是承前一个动怍发生的,前一个动作以后一个动作为目的.例如:他们在戏台上买豆浆喝。我去图书馆借本书看。我们马上开会讨论这个问题。有的是方式关系,就是前一个动作伴随后一个动作而发生,表示后一个动作的方式。例如: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共时考察中发现:"连连"是反映动作行为发生的短时高频率副词。语义可指向数量短语,也可指向动词谓语,或同时指向数量短语和动词谓语。其语义特征可描述为:[+频率][+反复][+持续][+间隔][+短时]。分布上,"连连"不受动词音节的限制,可修饰动宾短语。修饰准动宾短语时,数量短语一般倾向是个约量。  相似文献   

10.
被动态在普通话中一般用于包含副动词“被”的句子,这种句子具有下面的线性排列(这里Np=名词短语):(1)NP_1 被 NP_2动词例如:(2)他被姐姐骂了.这种结构方式带有作直接宾语的名词短语,表示动作所影响的人或事物.这个直接宾语放在句子开头的位置上.直接宾语(NP_1)后面有副动词“被”,引进动作的施事,我们称它为“被”名词短语.象“把”字结构一样,动词出现在句末位置上.如例(2),开头的名词短语是动词“骂”的直接宾语.“被”后面的名词“姐姐”是施事,说明哪一个在“骂”.  相似文献   

11.
「とる」类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频繁使用的小类。其基本含义表示手的活动动作。由于手的活动动作不仅仅在于"取",所以「とる」的语义涵盖面远远大于汉语动词"取"。本动词和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表示手部活动的动词之间相互对应,形成了上位概念范畴和下位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日语动词「とる」的多义构造,使初学者能够对本动词的语义特征与用法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非谓语动词在句中充当不同的成分,本文就它们在句中作同一成分时做一般比较。一、作主语(不定式和动名词)1)不定式作主语:一般表示时间概念和空间概念比较具体的动作,特别是将来的动作,强调动作的全过程。如:To talk with him ia a great pleasure.2)动名词作主语:表示经常性的、比较概括、抽象的动作,时间概念不强,只强凋某一回(类)事。如:Knowing the speed of light enables us to calculate‘he distance be-tween the earth and the sun.不定式(短语)作主语时,有时也表示一种抽象概念,这时,亦可把不定式(短语)改为动名词(短语),两者意思相同。如:To be good at learning is very  相似文献   

13.
短语动词由动词和小品词(介词或空间副词)两部分构成,表达一个不可分割的动词概念。传统语言学侧重于研究其句法特点,相比之下,认知语义学的研究的更能揭示其语义和句法的实质。本文运用认知语义学的基本理论对带"up"短语动词中小品词"up"的语义,短语动词的整体意义以及动词与小品词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从而探讨这种分析方法对短语动词教学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认知语法情境植入理论视野下探讨情态动词"能"的情境植入功能和结构"NP能VP"的语义建构过程。在认知语言学情境植入理论框架下,情态动词"能"充当一种情境植入成分,和"VP"形成的"能VP"结构则为被植入情境的结构。"能"在不同语境中分别赋予"NP能VP"结构植入潜在能力、道义力和认识判断力,从而使得"NP能VP"结构的语义凸显为非现实过程。  相似文献   

15.
随着韩国歌曲《江南style》的热播,“X style"瞬间成为流行语,并且不断泛化.其中“X”既可以是词,也可以是一些体词性和动词性短语;既包含表示人物和处所的语义,也包含表示动作和性质的语义.“Xstyle"是一个包含丰富语义内涵的形式,富于积极向上的时尚气息.  相似文献   

16.
存在句(NP1+V着+NP2)表示"某处存在某人或某物",句尾的存在主体(NP2)在句法结构上常常是一些表示无定性的数量短语、专有名词①、光杆名词、名词性短语或少数抽象名词或短语,但是不能省略或不出现。以谓语动词(VP)为中心,探讨不同的谓语动词和存在主体之间不同的结构形式、语义关系以及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动词重叠式为研究对象,从动词情状类型及事件“参与者”入手,结合“语用数”和语言的象似性理论考察其语义.我们认为,词重叠式的本质语义是表动作的“多次发生”。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句指的是用介词"对于"将动作对象或与动作有关的人或事物引介到谓语动词前的一种句式,在语义上主要表示人、事物、行为之间的判断、评价和对待关系。本文主要介绍"对于"句的概念及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这种类型的特殊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V1来V2去”短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讨了“V1来V2去”短语的语法意义,认为它表示相关动作的多次重复或持续。此意义是由趋向动词“来、去”词汇意义的虚化实现的,不过,“来、去”的虚化程度视动词的类型、意义而有别。“V1来V2去”短语对动词有一定的限制,只有表示可持续、重复义的动作动词、心理动词能出现在结构中。此外,本还讨论了“V1来V2去”短语的句法功能及限制条件、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20.
英语中的时间概念“在……之后”有相当多的表达法。现将其常见的表达法归纳如下,供同学们参考。一、介词短语“in...stime”通常指将来时间,与动词的一般将来时态连用例如:Illseeyouagaininaweekstime.一个星期之后我再来看你。Its5oclock.Hellcomeinanhourstime.现在是5点钟了。他一个小时之后要来。二、现在分词的完成被动式常表示一个被动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之前。例如:Havingbeendesalted,seawatercanbeusedforvariouspurposes海水脱去盐份之后,可用于多种不同的目的。三、现在分词完成式的主动式表示的动作发生在谓语动词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