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带来冲击与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和新的传播渠道.本文在具体分析新媒体时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困境及相应优势的同时,也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新渠道进行了探索和阐述.  相似文献   

2.
日本是当今世界的动漫王国,日本动漫中兼收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元素.正是这种文化的兼容性,使得日本动漫在跨文化传播中长盛不衰.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与日本有着相近的人文背景,更以其源远流长的文化深深影响着日本,这种文化的交融更是为日本动漫在中国的传播打开了通途.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中国戏剧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小知 《传媒》2018,(12):79-80
中国戏剧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历史岁月的积淀与传承,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是我国古老的艺术瑰宝.新媒体迅速崛起给中国戏剧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新的媒体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对中国戏剧文化进行有力传播与推广,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对中国戏剧文化传播的意义与价值,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在传播策略上进行突破与改变.  相似文献   

4.
传媒数字化是传媒产业重要的发展趋势。传媒数字化是传媒产业的发展产物,更是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文明向前发展的标志。传媒实现数字化给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影响,这些影响中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在传媒数字化时代,如果及时地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能有利于我们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杨雯 《新闻世界》2013,(7):271-272
【摘要】作为日本主要文化传播形式的动漫除了为其带来高额产值外,也在他国形象的形成上发挥着微妙的影响。而动漫中对于中国人物形象的使用和表达,既是对于自身所认识的中国形象的反映,也是对于中国形象的间接塑造。本文针对日本动漫中出现过的部分中国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试图解析中国形象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梁琨 《传媒》2018,(1):37-39
大力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我国文化自信不断增强的表现.国产剧的海外输出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占据着重要地位,已成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策略.中国电视剧从20世纪80年代走出国门,在树立中国形象、推广中国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相比欧美、日韩的电视剧,我国国产电视剧的海外传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我国海外传播的电视剧当中,历史剧作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剧作题材,让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的观众领略了中国的自然景观、风土人情、历史典故、时代变迁,如《三国演义》《宋庆龄和她的姐妹们》《铁齿铜牙纪晓岚》《雍正王朝》《三国》等,广受好评.  相似文献   

7.
刘金晶 《新闻世界》2013,(8):267-268
近年来,泰国影视作品走红中国,广受中国观众的欢迎,为泰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传播了泰国的文化。本文主要对泰国影视作品在中国的传播现状、流行原因以及对中国影视产业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当下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作为文化产品的电视剧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以泰国为例,具体研究中国电视剧跨文化传播现状,进而探讨其发展路径。我们以泰国青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度访谈,并从“文化折扣”的角度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受文化政策与民族环境等影响,泰国青年在与中国电视剧接触时,存在受跨域发行的语言差异、中国文化知识了解程度较低而影响观感等问题,同时也存在他们对中国现代化生活化等符合泰国青年受众需求的题材、增加观影便捷途径和作品宣传的期待。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产品应从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两个方面出发,充分考虑不同文化特性和背景下受众的差异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宋慧  王红缨 《视听》2024,(1):130-133
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短视频以丰富多样的视听语言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乡村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现实问题。在技术的赋能下,“三农”短视频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丰富乡村文化的传播内容,推动乡村文化的互动式传播。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存在着创作主体素养参差不齐、内容创新水平不足等问题,影响乡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三农”短视频应从提高创作主体专业素养、提升内容创新水平等路径入手,提升乡村文化传播效能,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0.
郑霞 《大观周刊》2012,(41):74-74
茶道,是日本文化的精髓和代表,是日本人心灵的寄托,也是外国人了解日本文化的一条通道。日本茶道源于中国茶道,但却不像中国茶道一样受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综合影响,而是在长期的发展与演变中形成了以禅宗思想为主的新的审美观念和具有日本民族味的特有的内蕴。本文主要根据日本茶道历史的发展与演变,来分析了的日本茶道精神里独特的“和”、“敬”、“清”、“寂”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化时代,影视的跨文化传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外国大片的大量涌入中国电影市场,对中国的主流文化构建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从外国大片对中国电影市场的冲击,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与冲突,进口大片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主流文化的缺失以及如何构建中国的主流文化等5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使人们进一步了解电影这一大众传媒的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入世”与国家电视文化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以各种方式向全世界兜售其全球电视文化一体化的“新思维”。中国入世已为期不远,国家电视文化安全问题将会梯次浮出水面。在世界电视文化传播新秩序尚未完全确立的今天,国际间的电视文化摩擦、电视文化侵入乃至电视文化危机要求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加入WTO可能会对中国的国家电视文化安全带来的挑战和威胁。 国家电视文化安全的基本内涵 自从1962年7月11日美、英、法三国在全球首次进行跨国际、跨洲际卫星电视传播以来,主权国家的电视文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追溯中国音乐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历史,分析中国音乐在日本的传播现状,试图寻求更好推广中国音乐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JK制服文化,作为ACG亚文化在中国发展出的重要分支之一,经过中国网络社交媒体的传播与融合,展现出了有别于日本高中制服文化的新型文化符号,并且伴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这种亚文化群体在中国青少年人群中迅速传播开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本文采用对比研究法分别分析了新浪微博、腾讯微信和抖音这三个不同的社交媒体平台对JK制服文化的传播与营销,力求通过质化研究探寻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与营销中JK制服文化的引进和发展之路,研究消费主义文化对其通俗化的影响,最终反思这一亚文化潮流趋势下亟待解决的青少年身体及心理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继《日本关东军侵华问题研究》《、日本法西斯思想渊源研究》《、日本遗孤问题的调查与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等4种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学术研究成果问世后,社科文献出版社近日又出版了由中、日、韩三国学者和教师历经三年共同编纂、面向三国青年学生的近代历史读本《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这对于在三国传播正确的历史知识,树立共同的历史观,具有开拓性的意义。2001年,日本扶桑社出版了英文版教科书,当时各国对这本教科书进行了激烈的批判。2002年3月,中国、日本、韩国的学者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历史认知与东亚和平…  相似文献   

16.
任怡燃 《视听》2022,(4):173-175
第24届冬季奥运会是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传递性、参与性和仪式性的大型活动.此次冬奥会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带来了融合冬奥会和非遗文化空间、融合媒介和人以及文化的新的传播情境,并赋予非遗这种中国传统文化以新的文化意义.因此,河北省在非遗传播策略上,既要关注冬奥会与本地文化环境的结合,实现文化空间的还原和拓展,又要深...  相似文献   

17.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短视频在碎片化阅读和快餐式娱乐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人们迅速获取信息的常用途径。在短视频领域中,抖音短视频的发展最为迅猛,稳居短视频领域第一。与此同时,在国家倡导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建立清朗网络环境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也是"抖音"平台上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扩展了传播方式,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以"抖音"短视频平台为例,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在短视频平台传播的现状、特点、影响及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探寻"抖音+传统文化"模式下,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文化典籍大国,但远未成为文化典籍传播强国, “互联网+”时代为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了解“互联网+”时代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的特点,继而探讨互联网对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带来的影响,析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文化典籍出版与对外传播策略,最大范围内实现对外传播效果,增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以文化典籍为载体,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应该带来的是文化的多元化。当今中国的城市,大众传媒对传统文化、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包装”及再传播,正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一些富有创意的新闻策划与传播活动,在使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走入公众视野的同时,也为媒体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为城市文化生活带来新活力。在2006年夏季,全国各地围绕传统的“七夕节”,兴起了炒作  相似文献   

20.
朱舜水在日本的汉语教育实践活动不仅为日本培养了众多汉学人才,同时也推进了日本的史学研究,对日本社会、文化及其他方面都有比较重大的影响.朱舜水将中国文化系统地传播到日本,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间的相互了解,也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日本文化的内涵,对于中日两国的文化事业而言,朱舜水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