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压裂是油气井增产的一项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油气勘探开发的效果和经济效益。为了恢复套变井的产能,实施压裂增产增注工艺,避免因套管变形导致井下作业管柱遇卡阻而无法实施技术开发措施方案,采用小直径插管封隔器和工艺管柱,对套变井压裂工艺进行了研究试验和应用,结果表明以小直径插管封隔器为核心的压裂管柱具有承高压、耐高温、内通径大、插管密封好等特点,一趟管柱可完成验封、压裂、排液三项工艺,达到了极好的压裂工艺效果。现场试验和应用结果证明小直径插管封隔器结构紧凑、成本低、操作简便、风险小,更容易在套变井上推广应用。小直径插管封隔器和工艺管柱为套变井压裂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和工艺方式,可有效解决套变井影响原油生产和开发技术措施实施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针对胜利油田西部稠油热采井容易出现井口上移、冒汽等问题,提出降低应力集中、保护完井管柱的预应力固井工艺技术,优选配套热采双级套管预应力地锚、热采套管头、专用套管等固井配套工具。现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稠油区块热采井发生套管变形、错断、井口上移、井口冒汽等现象的出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针对完井过程中存在的水泥环强度衰竭快、防砂周期短、含水率高、完井管柱长效开发等问题,介绍了抗高温水泥、筛管分段完井、免钻塞防砂解堵完井一体化等技术,研发的遇油水自膨胀封隔器、热敏分段封隔器、打捞式免钻塞工具、井下打开式热力补偿器等新型完井工具在现场应用,推动了胜利油田热采水平井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稠油开采以蒸汽吞吐为主,即在井筒内注入高温高压水蒸汽,降低原油粘度,进而达到采出的目的。由于稠油储集层具有油层疏松、孔隙度高、渗透性好等特点,加之经过多轮注汽后,很容易出现油层砂堵、渗流孔道堵塞、含水上升、管柱及配套工具断、脱、卡、吸汽剖面不均、套管损坏等问题,造成稠油井作业频率加大。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现已形成了稠油修井作业系列技术,为辽河油田稠油开发生产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井眼侧钻井防砂存在井筒与油层接触面积小、井眼尺寸小、缺少配套成熟的机械防砂技术、管柱后处理难度大等难点,研制开发了小井眼侧钻井机械防砂技术,形成了7 in和5殎殞 in小井眼侧钻井套管固井射孔机械防砂配套技术及侧钻(水平)井固井防砂完井一体化技术。该防砂工艺在在胜利油田得到了成功应用,取得了很好的防砂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车89车95井区的油藏特征、出砂现象分析,进行了室内防砂模拟实验研究,优选了防砂材料、防砂工具及管柱研究,优化了防砂施工参数,确定了以绕丝筛管压裂充填防砂工艺技术,通过现场实验应用17口井,取得了非常的防砂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低渗透油藏在开发过程中储层应力敏感效应对分段压裂水平井流入动态的影响,首先应用半解析法推导了无限大储层考虑应力敏感的点源函数,之后通过摄动变换、拉氏变换、叠加原理等方法,构建了低渗透油藏衰竭开发过程中分段压裂水平井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最后利用KAPPA试井软件在同一水平上检验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储层应力敏感增强,在流动后期试井曲线出现明显上翘,且上翘时间提前。并对裂缝几何参数及油藏边界尺寸进行了敏感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胡状油田开发工作的深入,油藏中薄差油层不断被动用,使得低产低能低含水的"三低"油井井数不断增加,而这部分油井由于注采对应关系差,生产中普遍反映出生产压差小、供液能力差、输送温度低,为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尤其是进入冬季更加影响到了该类油井正常生产.为此,我们只有针对"三低井"形成完善高效的冬季管理模式,通过...  相似文献   

9.
由于我国低渗透油藏地质情况复杂,其有效开发技术也存在差异。当前理论主要集中在优选富集区块,确定合理井网部署方案,采用高效射孔技术和总体压裂优化设计和实施技术,早期注水等解决此问题。  相似文献   

10.
根据管柱扭转变形的特性,设计了8种水垂比情况下的大位移井管柱卡点预测实验,并对每种水平比下的管柱进行了3次扭转实验。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实际卡点位置与理论卡点位置的比值与水垂比间的函数关系,并建立基于剪切胡克定律的大位移井卡点预测计算式。结果表明:水垂比对大位移井管柱的加载特性有较大影响,它综合反映了管柱接头、管柱与井壁和套管的摩擦效应;未经修正的卡点计算公式平均相对误差达到24.67%,修正后的卡点预测公式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4.0%。建议应对大位移井摩阻扭矩进行分段计算。  相似文献   

11.
针对 G43-7井储层胶结疏松、注汽注不进、原油黏度高、易出砂等问题,利用 Meyer 三维压裂防砂软件对 G43-7井裂缝形态及施工参数进行优化,现场施工过程中通过小型压裂方法对泵注程序进行实时调整。压裂防砂施工后累积注汽量799 m3,初期日产液18.6 m3,日产油5.1 t,累积产油781.7 t,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该井的成功实施为改善稠油热采井注汽效果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油气田的开发实践表明,水平井压裂可以压穿多套储层,增加单井控制储量,提高单井产量。研究表明,水平井产能随裂缝条数、长度和导流能力增加而增加,且不同油藏状况下存在最优值。减少井筒根部和端部的裂缝间距可以增加水平井产能。在水平井压裂方案设计时,应根据储层地质情况和水平井压裂施工工艺,并充分考虑裂缝参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来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3.
油气田开发中产生大量压裂废液,其具有高COD、高黏度以及高稳定性特征.油气田压裂废液COD平均含量在1000 mg/L以上,有机物组成复杂,大部分为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因此,对油气田压裂废液进行有机物成分分析,对COD降解技术进行优化,选择·OH、ClO-、O3三种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基分别进行去除COD研究,又分别确定废...  相似文献   

14.
注入剖面测井是划分注入剖面,了解地层吸入能力,改善和提高注采效率的有力技术手段,需要根据注水方式和井下管柱配置情况以及注入流体物理特性选择适用的测井组合及测量方式。传统的同位素吸水剖面测井和流量计测井的应用受注入管柱、注入流体、井况等因素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注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孤岛油田全面推广以后,传统的测井方法暴露出了精度低、测井成功率低等缺点。为克服上述各种方法的缺点,满足三采开发的要求,我们引进了新型氧活化水流测井仪。  相似文献   

15.
沿煤层顶板水平井分段压裂煤层气开采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煤发育地区采用垂直井压裂井、多分枝水平井、水平对接等钻完井方式,很难获得经济产量。构造煤破碎松软,钻、完井困难,如果加大钻井液粘度,又会对煤层严重污染,难以形成有效的渗流通道。如果采用沿煤层顶或直接顶板底部钻水平井,进行水平井分段压裂,可有效提高煤层气渗流率,避免钻井液、压裂液直接作用于煤层而造成的储层污染。通过分段压裂在煤层及顶板处形成大范围的三维裂隙网络,可大幅度地提高单井产量和经济效益,有效超前解决煤矿瓦斯突出和涌出问题。基于上述理念设计施工的宣东二号煤矿XC-01H井,在液柱高度325 m时的排采初期已开始产气,该技术有望突破构造煤采气瓶颈。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力压裂增透技术,是为了增加煤层的透气性,增强瓦斯的流动,提高低透气性煤层钻孔瓦斯抽采量,保障抽采钻孔的抽采效果;通过实践对比,采用水力压裂技术,增大了煤层透气性及瓦斯涌出量,大大提高了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增加抽采浓度和抽采量,最大程度上消除瓦斯危害。  相似文献   

17.
该油藏构造复杂,断块小、舍油层位多。针对在注水开发存在注采井距小、压降快、注水见水快、水驱采收率低、注采井网调整余地小的状况,制定了先注后采、以吸水指示曲线分层测试资料为指导的周期注水、逐层注水等注水开发政策,有效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延长稳产期,提高水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8.
煤层气藏是一种低渗透非常规储藏,水力压裂技术是煤层气获得工业性开发的关键.通过对裸眼井筒应力、射孔孔眼壁面应力、射孔完井井下破裂压力等力学计算分析,结合裂缝起裂过程中的憋压现象和地层条件综合分析得到影响煤层气储层裂缝起裂的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9.
压裂技术是油田增产、增注的有效手段,对于低渗透油气藏和产量达不到经济开发效益的井,必然要面临此类增产改造的问题。通过文献综述,介绍了压裂工艺的发展历史,阐述了国内外压裂工艺现状及新型压裂方法,并将无水压裂技术与常规水力压裂的优劣进行对比,建议将无水压裂与目前现有的常规压裂工艺结合起来,以达到降低施工伤害,保护储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射孔围岩水力压裂起裂数值模型,提出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射孔围岩水力压裂破裂数值模拟方法,从而得到流体压力分布和起裂压力等相关参数及其规律。创新点:1.运用坐标转换和叠加原理,推导出考虑孔隙度演化的射孔围岩应力分布;2.提出基于有限体积法的射孔围岩水力压裂破裂数值模拟方法。方法:1.考虑初始地应力、流体渗流和温度传热对射孔围岩的影响,运用坐标转换和叠加原理得到射孔围岩应力分布。2.考虑围岩渗透率和孔隙率的应力敏感性,采用有限容积法对所提出的方程进行解耦确定射孔围岩的流体压力和温度。3.在水力压裂射孔围岩破裂准则的基础上,提出射孔围岩水力压裂破裂数值模拟方法。结论:1.随着射孔方位角的上升,需要更多的注入时间和更高的流体压力才能达到裂缝的起始;井壁不可渗时的起裂压力更高。2.当井壁不可渗时,流体压力在射孔前呈椭圆形分布,且流体压力从射孔到远处逐渐减少。当井壁是可渗时,流体压力的分布沿着井筒向外扩散。3.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应力敏感性增加了井周区域的流体压力和渗透率,导致流体流动范围更广,且起裂压力和时间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