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动词的“体”这个语法范畴表示动词所指动作进行的状况、特点,诸如动作的开始、进行、完成、未完成、持续、反复、节律、短暂,等等。各种语言各有自己特色的动词的“体”系统。俄语的动词大部分有未完成体和完成体两种形式,英语有与时态、式相重叠的两种体,即完成体和进行体,日语主要用动词的“连用形”加“接续助诃て”再加“补助动词”来表示各种类型的“体”。蒙古语动词的体的构成借助于两种方式。即综合法和分析法,综合法是指动词的词汇词干上接加一定的语法后缀来构成体词干的方式,分析法乃是主要动词的副动词形式与赋予它以补充意义的辅助  相似文献   

2.
动词体是俄语语法中有争议而又最复杂的问题。本文提出体的划分和使用应以语义、语境为标准;体的实质是一种词汇-语法范畴;体的用法分为一般用法和转义用法;绝对用法和相对用法;变体用法等。语言学界流行的所谓“内在界限”的标准不能作为体的划分和使用的唯一理据。对体的研究应以动词词组、句子及上下文为整体对象。  相似文献   

3.
俄语中,每一个动词及其形式都与动词体这一语法范畴联系在一起。动词的体,不仅对学习俄语的外国人,即使对俄罗斯本民族的人也有其困难之处。体作为俄语动词的主要范畴之一,与动词其他语法范畴相比处于特殊地位。它是俄语动词的基础、是俄语动词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部分。动词的体贯穿于俄语语法的各个部分,因此能否学好俄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能否正确掌握俄语动词的体。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在使用俄语进行交际过程中如何选用动词的体是最难掌握的语法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俄语动词体的研究及动词体的用法从而使俄语零基础的同学在学习俄语动词时很好地掌握俄语动词体并能正确运用俄语动词体。  相似文献   

4.
单动作体动词主要表征瞬间完成的单一行为动作,研究选取一对单动作体动词“cough/咳嗽”为研究对象考查其与不同语法体的搭配情况。通过语料库检索,发现该类动词与完整体的搭配频率高于未完整体。主要原因在于其词汇体特征与未完整体特征存在明显冲突,进而导致句法结构存在种种限制。通过深入分析具体语料发现,该类动词与完整体以及未完整体搭配时其词汇体特征均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当该类动词与进行体搭配时,句法层的语法体最终表征为反复体,表征行为动作的反复发生而非正在进行,这也从侧面说明语法范畴的本质是语义范畴。  相似文献   

5.
新的语法学说的产生 ,使时态 /体中是否有将来时的争论突出了。新的观点认为英语时态 /体中不存在将来时 ,只有过去时和现在时 ,这一观点与传统语法的观点相悖。那么究竟应不应该否定将来时呢 ?在讨论这一问题前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语法学家们是如何为时态 /体下定义的 :“时间是人类共有的概念 ,无论什么民族 ,无论什么语言 ,其所有的时间概念皆是共同的 ,尽管时态 /体是一个语法范畴但动词的时都是基于时间的基本概念来描写的”。如 ,薄冰对时态的定义是 :“时态是一个语法范畴 ,是用以表示各种时间和动作方面的动词形式。”夸克的定义是 :“…  相似文献   

6.
术语“动词”(简称“动”),汉语语法分析中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它。 1.词类名称,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发展变化。这种用法在语法学界几乎是一致的(《马氏文通》用“动字”)。同时它可以被限定表示动词中的小类,如“及物动词”、“能愿动词”、“趋向动词”等;也可以用来限定其功能、意义相当于动词  相似文献   

7.
俄语动词具有时、体范畴,这是俄语中比较难掌握的概念.大多数语言学研究者都认为汉语存在体范畴,而对时范畴的认识没有达成一致.本文对俄语和汉语的时体的表达手段进行了对比研究,对语言中对动作的表达进行了分类,从而找出俄语和汉语在时体表达中的规律,帮助俄语学习者正确理解俄语的时体形式.  相似文献   

8.
体是俄语动词的核心语法范畴,其语法意义是通过完成体和未完成体两类动词表达的。在动词命令式中,未完成体命令式具有具体过程意义,无限次数意义,概括事实意义,它们的用法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英语和汉语都有被动形式。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是个语法范畴,它是一种动词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示动词的主语与该动词所指动作之间的主动和被动关系。汉语的动词没有“语态”的语法范畴。汉语具有动词功能的词都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经过,都是主动形式。也就是说,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形式,在表达方式上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汉语被动形式的使用  相似文献   

10.
语法学对“时”、“体”动词体系的讨论一般都囿于语法层面的解释,而忽略了语法意义与语用意义的内在关系。从语用角度看对“时”、“体”仅进行语法层面阐释具有很大局限性,某些时、体表现出重迭现象。  相似文献   

11.
“体”是英语动词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法范畴,动词进行体除了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事件”外,还有许多特殊的意义和功能。本文从认知语言学中原型范畴理论出发,指出进行体的各种意义和用法构成一个原型范畴,具有原型范畴的特点。对进行体用法进行原型化分析,有助于认清各种用法背后所隐藏的认知规律,弄清各用法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在突厥语传统语法中,形动词被定义为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特征的一种动词形式。从句法功能上看,形动词能作名词的限定语,其语义功能相似于形容词;同时,形动词还有静词特性,可接受名词语法范畴的数、从属性人称和格变化的附加成分。但是,形动词首先与动词词干结合,有时的范畴,也接受动词性人称附加缀,在句中作谓述性成分,表示动作、行为和状态,还能接受副动词的修饰,因此,应该说,形动词是一个具有动词特征的范畴。从现代语法学观点来看,形动词既能作句子的第一级谓项成分,即动词谓语,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也能作句子的从属性…  相似文献   

13.
回鹘文文献语言动词的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一)李经纬表示动作(行为、状态、变化、心理活动)的一类词叫动词。动词是回鹘文文献语言的词类中最复杂、最重要的一类词。动词具有语态、式、时、人称等语法范畴,这些语法范畴通过综合或分析形式来表示。一、动词的词态动词...  相似文献   

14.
俄语中的绝对时间意义在体现时间的位置意义时,主要通过俄语语法中动词时的形式来表达,俄语动词通常是以说话时刻作为确定时间的客观标准。如果动作在说话时进行,即该动作和说话时刻相吻合,那么该动作就用现在时形式表示。如果动作发生在说话之前,则为过去时,如果动作发生在说话时刻之后,则属将来时。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近些年来.语法学家在突破传统语法八大时态(或十六大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动词时态观——“商时”论。国外有Rando1PhQuirk,Sidneyhreenbaum,GeoffreyLeech,JanSvarfrik为代表;国内有章振邦,吕天石等为代表。他们认为:时态(Tense)是表示动词动作或状态存在的“时间”的动词形式(语法形式);英语有两个时态——现在时态(PresentTense)和过去时态(PastTense)。这种时态观与传统“时”、’‘体”不分的时态理论相比确有进步。但这种时态观仍没有使时态从单一的时间范畴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这样在语法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16.
“V1来V2去”短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讨了“V1来V2去”短语的语法意义,认为它表示相关动作的多次重复或持续。此意义是由趋向动词“来、去”词汇意义的虚化实现的,不过,“来、去”的虚化程度视动词的类型、意义而有别。“V1来V2去”短语对动词有一定的限制,只有表示可持续、重复义的动作动词、心理动词能出现在结构中。此外,本还讨论了“V1来V2去”短语的句法功能及限制条件、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的“体”概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提到“体”(aspect),一般认为它是一种语法范畴。《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中说:体是“动词的一个语法范畴,用添加前缀、后缀或变化中间元音的方法来表示。‘体’表示的时间概念不多,而是表示所叙述的动作的类型和动作是否持续。”(第30页)《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词典》说:体是“对动词作语法描述的一个范畴(与时  相似文献   

18.
时态属于语法范畴,是动词表示时间的语法形式。英语动词有两个时态:现在时态和过去时态。 但英语的时态和时间,并不完全互相对应。例如:现在时态主要表示现在时间:We are ready,但有时也可以表示将来时间,也可以表示过去的时间。动词的体是指动作经历的方式,即表示动作的进展情况已经完成还是在进行中。因此,体和时态是两个不同的语法范畴。 英语动词有两个体: 进行体(the progressive aspect)和完成体(the perfective aspect)。 时态跟体结合。两个时态加上两个体,便有两个简单的动词形式:简单现在、简单过去;  相似文献   

19.
贾冬雪 《黑河学院学报》2023,(1):140-142+145
过去时形式作为俄语动词时间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言语交际中具有指示、传递主观情态意义、触发语用预设以及构成类施为句等语用功能。从语用学角度对交际情境中的俄语动词过去时形式进行分析,总结其功能特点,有利于揭示该语法形式的语用特征,促进俄语语法和语用的交叉研究。  相似文献   

20.
英语作格动词具有主动形式被动意义特征,是词汇语义句法范畴内讨论的热点问题。就词汇语义性质来说,作格动词属于强动作性使役动词,具有动作自发性,不需要外力作用,不允许增加被动语法标记。然而人们往往错误地将其用于被动语态,这是混淆作格动词与被动词的语义特征的表现。根据词汇语义结构理论,通过对作格动词词汇语义特征的分析,解释作格动词与被动词及其句式的异同,提出作格动词不可用于被动语态主要与其具有被动意义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