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且艰巨的任务。当前学校科学课程教学形式单一,家长对孩子科学素养培养的忽视,社会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宣传力度的缺乏,使得科学教育的效果不佳,学生科学素养不高。为了让小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逐渐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具有科学精神,应从小学阶段开始由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共同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郿 《文教资料》2006,(17):85-86
现代科技和现代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而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只有通过科学课程才能实现。因此,中学科学课程作为学生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因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呵护学生的好奇心,引领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正面评价学生科学探究活动,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能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10):165-166
要想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小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好奇心,首要任务就是改变学校、家长重知识传授,轻自主探究的思想。《科学》课程教师应提高自身素养,因地制宜地开发《科学》课程素材资源,提高小学生科学素养,加强对《科学》课程的重视,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中学科学课程作为学生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的根本目标在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论述了中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4个途径:一是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二是重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三是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科学品质;四是开展科技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科学素养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素养的培养应从娃娃抓起,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针对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科学素养偏低的现状,应该从重视科学教育,改变课程设置、运用多种途径等方面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识教育是培养高职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在课程设置上,多数高职院校对科学通识课程的设置不合理。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科学素养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学生科学素养现状的成因,探讨科学课程在高职院校的改革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即将全面展开,作为课程改革实施者的教师,其科学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师应具备崇高的科学品质、先进的科学方法、广博的科学知识和突出的科学实践能力等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9.
张鸿 《中学物理》2017,(1):15-16
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科学素养的核心内容包括科学知识,科学过程与方法,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本文通过对"物理科技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从科学探究活动、实验拓展创新、物理学史教育、科技制作与小发明、STS教育等活动方式论述物理科技活动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着极...  相似文献   

10.
高师科学教育专业是培养小学科学教师的主要阵地,随着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这些"准小学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决定着将来小学科学教育的质量。本文旨在分析高师普通物理课程教学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薄弱的不良现状,并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问卷调查为基本方法 ,了解中学师生对科学素养概念的认识 ,了解师生对我国现行物理课程及科学教育的评价 ;并对我国科学教学实践进行了思考 ,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2.
高考新政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新政前后高中生的科学教育发生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导致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被强化还是被弱化?这些问题亟须探讨。研究建构科学素养理论框架,编制高信度效度的高中生科学素养测试卷,结合访谈,采用纵向调查设计,分别从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三个维度调查北京市和山东省一流、较好、一般三层次高中参加老高考的2016级和参加新高考的2017级学生。研究发现:与新政前相比,高考新政后两省市高中生科学素养整体水平下降,科学知识与科学思维下降最为明显,此系两省市新老高考方案对科学科目要求差别较大造成;不同层次高中科学素养变化程度不同,一流层次学校高中生变化较小,一般层次学校下降幅度较大,此系不同层次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及学生学习主动性差异造成;新政带来的积极变化是男女生选考文理科的界限被打破,科学素养差距显著缩小,但所付出的代价是男生比女生科学素养降低幅度更大,其原因并非女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所致;随着两省市首批考生新高考的结束,“选科博弈”或将加剧,上海市和浙江省遇到的困境或许会重现,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有可能被进一步弱化。据此,研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PISA的评估具有前瞻性,它的焦点不在于评估学生对学校课程的掌握程度,而是着眼于真实生活的挑战。与PISA的评估重点有类似的精神实质,新课程也要求将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焦点从“知道什么”向“能做什么”转变。“面向未来”科学素养调查借鉴PISA的思路和方法,探索性地建立了评估科学素养发展的五能力模型和情景化测试的方法。调查的实践成功地描述了学生发展的现状,找到了问题所在,对科学教育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调查证明,以“面向未来”为价值导向,以“能力”为评估对象,是评估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和科学课程改革的可操作、有成效的评估方案。  相似文献   

14.
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非正规学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文利 《教育科学》2007,23(1):41-44
非正规学习在培养学生科学素质方面具有正规学习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了解非正规学习的特点、规律和怎样影响人的科学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对当前我国政府倡导的大力普及科学教育,提高全民,特别是未成年人的科学素质具有重大意义。非正规科学学习不仅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认知冲突和社会互动机会,使他们建立起更加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科学论证能力。非正规学习是发展学生科学素质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而化学学科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创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方面。经实习调研发现,基于新课改,化学不再是高中阶段理科必学科目,如何在有限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现在需要思考的问题。基于教育实践提出的相关教学问题,从建构主义理论结合新课标提出探究式教改策略。  相似文献   

16.
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化浪潮,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制定了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素养课程,以迎接挑战。国外中小学信息素养课程的设置呈现出发展性、工具性、层次性、灵活性以及整合性的特点。要提高我国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就必须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7.
Previous research has shown that indigenous students in Australia do not enjoy equal educational outcomes with other Australians. This secondary analysis of PISA 2006 confirmed that this continues to be the case in science literacy for secondary students. However, the analysis also revealed that indigenous Australian students held interest in science equal to that of their non‐indigenous peers, and that observed variations in science literacy performance were most strongly explained by variations in reading literacy. These findings hold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s, teacher educators,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 Firstly, acknowledging and publicly valuing indigenous Australian science knowledge through rethinking school science curriculum seem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engaging indigenous students and improving their literacy in science. Secondly, appropriate professional learning for practising teachers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indigenous knowing in science methods training in teacher preparation seems warranted. Additionally, we offer a number of questions for further reflection and research that would benefit our understanding of ways forward in closing the science literacy gap for indigenous students. Whilst this research remains firmly situated within the Australian educational context, we at the same time believe that the findings and implications offered here hold value for science education practitioners and researchers in other countries with similar populations striving to achieve science literacy for all.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e US Forest Service has a long history of youth conservation education. We investigated U.S. Forest Service citizen science programs that involve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field collection of monitoring data to understand (1) how the programs integrated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2) whether these programs advance ecological literacy and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We conducte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the program leads,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gram leads and students said programs produced reliable data and met monitoring and other U.S. Forest Service stewardship objectives. Although these programs varied in design and objective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ese programs were incorporating both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there is some indication they are creating ecological literacy among participants. Students exhibited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to some degree as a result of all programs, but the extent of this is tied to programs’ objectives and design.  相似文献   

19.
基于Big6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总目标。但是经调查发现,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各种问题。尝试将国际流行的Big6教学模式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以达到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精神,从而保证科学教育能够凌驾于公式与符号之上,提升高中生的科学素养。但是,在现阶段,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少融入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不利于高中高中生的科学潜力的挖掘。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了关于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科学素养的培养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方法,希望能够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