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移情是指一个人感受到他人的情感、知觉和思想的心理现象,主要包含认知和情绪两个成分。小班幼儿已经具备了初步的移情能力。个人气质、亲子关系和父母的移情能力以及教师的回应都会影响小班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我们可以从幼儿家庭生活、幼儿园一日活动和与人交往三种途径促进小班幼儿移情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受《移情及移情训练》(载于本刊1991年第2期)一文的启示,我尝试通过移情来培养幼儿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品质。根据班上幼儿的具体情况,我设计了一些移情训练活动,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去辨别、体验、理解、分享他人的情绪情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现介绍部分训练实例。例1,王辉昱,男,六岁半,性格特点是非常要强,在家里人人都是他的“手下败将”;在与  相似文献   

3.
一、以情感培养为突破口幼儿品德教育可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从道德情感培养的角度来看,移情的培养是我们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移情是一种对他人的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与体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性情绪、情感,也经常被称之为积极的社会性情感,因为它会使幼儿产生一种内在自觉性,要求自己能使别人快乐、幸福。否则,自己会感到不愉快。霍夫曼指出:“移情是诸如助人、抚慰、关心、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基础,它激发、促进人们的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推动器,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能极大地提高其…  相似文献   

4.
骆乐 《考试周刊》2009,(14):230-230
“所谓分享,是指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分享是人与人交往过程中一种很重要的技能,不是一种失去,而是一种互利。这种对别人、对社会有利的行为,有助于幼儿个体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个体的社会性技能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获得的,然而这一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所使用的交往策略,比如“请求”、“协商”、“命令”或者“攻击”到底是怎样日积月累、一步一步获得的?当我们发现幼儿发展的方向有些偏或者养料吸收的不好,再做“脚手架”和“支持者”就有些“亡羊补牢”的意味了。作为教师,我们需要在幼儿习得交往策略的初始阶段开始,就帮助幼儿学习积极的交往策略,并且将之巩固下来。  相似文献   

6.
一 前言 移情,亦称情感移入或情感转移。它是人的一种重要心理特征和内在过程,移情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共鸣情感反应。通俗地讲,移情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它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使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社会性动机因素,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移情作为助人、  相似文献   

7.
角色游戏是一种以扮演角色、使用玩具去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活动。它能让幼儿带着兴趣自主地、积极地作用于环境,动手动脑;在游戏活动中幼儿能体味成功感、挫折感,尝试解决冲突,满足情感交流,积累各种体验,获得身心和谐发展。角色游戏也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起点,孩子们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学会表达自己,理解他人和相互沟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掌握规则,学会合作,学会处理矛盾和解决冲突;在交往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并在交往中获得友善和仁慈的品质。因此,我们应以角色游戏为载体,促进儿童的社会性交往,并为他们创造一切交往的机会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21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开始注重人的个性品德和社会性发展。学会分享是其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面,分享能帮助儿童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狭隘圈子,学会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从而能够与人交往、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让幼儿明确分享的意义,开展分享活动训练,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并与家庭合作,强化巩固幼儿的分享行为。  相似文献   

9.
幼儿欺负行为是幼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普遍出现的行为,不利于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幼儿人格和社会性的健全发展。幼儿欺负行为的产生与幼儿的气质类型、交往技能、性别、移情能力、成人行为以及社会大环境有着密切联系。成人需加强幼儿的移情训练。规范自身的行为.创设良好的环境以及采用适宜的教育手段等干预措施来减少幼儿的欺负行为,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课堂教学中移情的基本内涵 1.什么是移情移情,它的通俗内涵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或“感他人之所感,并且同时能知他人之所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移情是指教师与学生间的一种情感共鸣反应,也就是教师想象自己处于学生的境地,并理解学生的情感、欲望、思想和活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无时不在进行交往,特别是幼儿时期的交往,不仅能使幼儿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其健康成长也极为重要。由于大部分幼儿还处于“自我中心”阶段,很少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再加上日益增多的独生子女和日趋单元化的现代住宅,减少了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机会,许多幼儿不会与人正确地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差。因此,交往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幼儿的交往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交往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幼儿与同伴、成人的交往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正是在…  相似文献   

12.
幼儿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人一生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同他人的交往密切联系。幼儿与父母及其他人的交往 ,对其形成健康的个性 ,拥有安全感 ,发展正常的智力 ,实现社会化 ,都是必需和重要的。幼儿如果缺乏与他人的积极交往 ,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 ,受影响的将不仅是个性、安全感等方面 ,可能会导致交往障碍 ,甚至会引起心理卫生问题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一对幼儿人际交往方面问题的研究并不很多。究其原因 ,一是幼儿理解及表达能力未达成人水平 ,使研究者与幼儿交流有一定困难 ,深入研究具…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期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程度如何,不仅关系到幼儿当下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幼儿未来的和谐发展。幼儿的社会技能是交往的产物。在实际的交往中,幼儿逐渐认识到他人的特征以及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及处理与他人的矛盾。这是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同伴关系的统一性的重要条件,也是今后儿童参加成人社会所必须具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是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儿童观呢?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教育心理学家根据对教师的研究,得出教师应具有“移情性的儿童观”的结论。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上,有一种“移情体验”在发生作用。“移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影响过程,即将一个人的目的、知觉和情感跟别人暂时联系起来,使他们在作用上和情感上彼此融为一体。所谓“移情性的儿童观”,通俗地讲,就是教师以真诚、热爱、关心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幼儿,耐心细致地观察、分析、了解幼儿的内心世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教育是让幼儿在与父母、教师、同伴及其他人接触交往的过程中,逐渐适应各种人际关系,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向,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学前阶段是进行社会性教育的关键期,抓住这一关键期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教育,必将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各类人才。因此,怎样认识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促进社会性发展就成了当今幼儿教师所面临的一个课题。一、明确社会性教育的目的,培养幼儿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社会性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幼儿形成初步的自我意识,培养幼儿诚实勇敢、守纪律、不怕挫折的品…  相似文献   

16.
沈娴 《家庭教育》2001,(11):36-36
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有更广泛的合作精神,这就需要下一代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幼儿在与伙伴的交往中交流知识、经验与技能;在交往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体验欢乐和痛苦;并从中培养同情、分享、合作、友爱等良好情感和行为。  相似文献   

17.
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亲社会行为是个体为了他人的或社会的利益而自发作出的意志性行为,其中也包括利他性行为。它有助于人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因此,了解制约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各种因素,能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其教育的有效性。   一、认知发展水平和移情是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内因   (一 )认知发展水平是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陈琴 《学前教育》2011,(9):17-18
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众多研究表明,幼儿期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与其将来的社会交往、行为、情绪情感、人格、个性、社会适应性以及学业成就、智力发展等都密切相关。在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关注儿童的情绪认知,促进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注重儿童对真实生活世界的体验,提高儿童的社会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社会领域目标就是针对幼儿社会教育提出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社会领域目标是从两个维度提出的。一是社会关系的维度:幼儿与自身的关系(自尊、自信、自主等)、幼儿与他人的关系(愿意与人交往、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关心尊重他人)、幼儿与群体或集体的关系(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幼儿和社  相似文献   

20.
桑林林 《动漫界》2022,(4):59-60
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他人、习得人际交往技能.但在交往中,冲突、争抢行为屡见不鲜.面对幼儿的争抢行为,家长也屡屡犯难.本文剖析了幼儿争抢行为产生的原因,引导家长及时与幼儿进行高质量的互动,从而支持幼儿自主解决问题,学习与同伴交往的技能,逐渐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