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教社高中语文第四册《茶馆》一课的自读提示指出:“《茶馆》的结构特点是没有贯穿始终的矛盾冲突。”然而在后面的思考与练习中又明确告诉学生:“课文以茶馆为舞台,围绕主要矛盾来展开一个个局部的戏剧冲突。”前后两处提示自相矛盾。既无贯穿全剧的戏剧冲突,又怎能叫围绕主要矛盾来展开?如果围绕主要矛盾来写,这主要矛盾怎能不会贯穿全剧?笔者认为,《茶馆》是有贯穿全剧的矛盾冲突的,只不过这一矛盾冲突不是直接表现为人物之间性格、  相似文献   

2.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6年创作的三幕话剧,距今已有55年。在剧中的这七十多个人物中,茶馆掌柜王利发,房东秦仲义,主顾常四爷是三个贯穿全剧始终的主要人物,是三个时代的历史见证人。如今再次重读《茶馆》,可深感三位老人的悲惨遭遇和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3.
《茶馆》是老舍1957年写的一部三幕话剧。作者在世的时候,曾两度上演,都招来不少非难。1979年为纪念老舍诞辰八十周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第三次公演了这部戏。这次公演,不仅在国内引起热烈反应,而且受到世界剧坛的注目。1980年9月、10月间,作为我国话剧首次出国演出剧目,惊动了欧洲的观众,被誉为“东方来的奇迹”,“为史诗戏剧提供了一个典范”。《茶馆》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它的魅力在哪里呢?除了它以绝无仅有的壮观图景展现了一部中国社会的发展史,除了它具有世界公认的第一流舞台艺术水平,还因为在剧本艺术构思上也显示了卓绝匠心和强大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4.
话剧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清代末年传入我国,当时叫“新剧”或“文明戏”, 1929年始称话剧。话剧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台词和动作。话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敏感地提出当前的社会重大课题。下面以《茶馆》为例,对有关特点作一介绍。   《茶馆》发表于 1957年,代表了老舍话剧创作的最高成就。它不仅具备话剧一般的特点,而且在写法上多少有点新的尝试,“没完全叫老套子捆住”。具体表现在《茶馆》第二幕中的结构、情节和戏剧冲突的设计上。例如:   1.设计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   这一幕中的人物有 30多个,但都没有什么突出的主次…  相似文献   

5.
论老舍《茶馆》的结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馆》是老舍戏剧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经典,被西方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的确,五六十年代的话剧作品如今绝大部分已经不能再演、不堪再读了,只有《茶馆》是个例外。从1957年创作至今,经历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两班人马的五次排演,其间除了非正常年代的政治因素干扰之外,人们对《茶馆》的热情一直有增无减,它也因此而成为经典荒芜时代遗留下来的唯一奇迹。当人们兴味盎然地品评《茶馆》作为艺术精品的淳厚之时,不得不赞叹老舍艺术构思的巧妙。在戏剧创作上,老舍认为“戏是人带出来的”,“写戏主要是写人,而不是只写哪件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话剧《茶馆》第一幕中人物的分析,又让人们重新认识了清末时期我国的社会现状,尽管生长在现代社会,享受着现代社会的文明,但一想起《茶馆》中的一些人物及他们的生活状况,就会使人们不禁感慨万千——真想穿越时空给“大茶馆”送去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7.
《雷雨》的抛物线结构戚广振曹禹的《雷雨》全剧共四幕,课文节选部分是其中的第二幕,这也是全剧的高潮.要第二幕第一场戏中.写的是周朴园与鲁侍萍的矛盾冲突,富有浓郁的传奇色彩。两人的对话时紧时松,时进时退,构成一个又一个悬念.促成戏剧情节的起伏跌宕,扣人心...  相似文献   

8.
一、表演式表演式,它是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动作、表情、语言等,将文中的内容及表达的思想感情再现出来的一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它适合于有一定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鲜明的课文。例如,《少年闰土》一文虽是一篇小说,但是文中人物对话很多,我们就让学生尝试将小说改编成话剧剧本,再由学生来表演这幕话剧。由于学生与文中的主人公年龄相仿,心灵有许多相通之处,他们表演起来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很好地表达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以下是学生根据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编演的话剧片断:年底,鲁家一片忙碌,正在做着过新年的各种准备。“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9.
高语课外自读文章,意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多种尝试。或比较阅读或互出测试题或仿写或设计板书等等,对《茶馆》的教学,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评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做法:课前让学生预习并通读全剧,上课时,我拿了几份《中国电视报》,给学生念了几条”一句话评论“栏中的例子,让他们借鉴此  相似文献   

10.
感知作者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家、剧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话剧《茶馆》采取“人相展览式”戏剧结构,以人物活动构成一幅幅世态风俗的面卷,展示了从清末民初到抗战胜利后三个不同时代的横断面。《茶馆》将中国话剧艺术推向了高峰,  相似文献   

11.
老舍先生的作品,充满睿智而富寓激情的民族性,语言极富中华文化特色,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色彩。他后期创作中最为成功的一部作品,也是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在西欧有“东方舞台上的奇迹”之称的话剧《茶馆》,就体现出老舍作品独特的语言魅力,以及因这种语言魅力而反映出的“民族的亦是世界的”这一艺术真谛。话剧《茶馆》中的人物“开口就响”、“言有尽而意无穷”,展现出极其深远的意境。  相似文献   

12.
张楠同学问:《茶馆》第二幕舞台提示中有一句话:“‘莫谈国事’的字条写得更大。”这句舞台说明是不是可有可无的呢? 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很有必要。《茶馆》这部“画卷式的作品”,是通过茶馆的兴衰体现出“埋葬旧时代”的主题。老舍不愧为杰出的语言艺术家,连“莫谈国事”这个貌似细小的舞台布置都匠心独具,让它更好地展示着社会背景,为刻画人物、表现主题服务。“莫谈国事”向我们交待了在第二幕军阀混战的政局下,虽早已是“中华民国”了,使中国人民没有言论自由,仍不能当家作主;从这个字条“写得更大”可以看出,反动派的舆论控制更甚于从前,只有本质越虚弱的政权才越发地想要“防民之口”。殊不知,这必将带来“甚于防川”的后果! “莫谈国事”也真实地反映了掌柜王利发的心态。为开好茶馆,他委曲求全、四方逢迎,时而装呆卖傻,时而乞  相似文献   

13.
马上要学习老舍的戏剧《茶馆》了,为了上好这篇经典课文,我事先安排学生预习《茶馆》。按照惯例,我要求学生用练习本写好阅读中的主要问题。第二天练习本收上来,我细细批阅,发现有一大半学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怪”问题——为什么庞太监要娶老婆?  相似文献   

14.
张彦娟 《河北教育》2007,(1):F0002-F0002
邯郸市四中.学校报告厅内. 由学生排演的经典话剧《茶馆》[第二幕]正在演出中,当几个由学生饰演的"散兵游勇"出现在台上时,"哗",台下响起一片笑声、掌声.  相似文献   

15.
《茶馆》当年差一点要脱眙换骨——周总理看了《茶馆》,“有完全不同的建议”。他对焦菊隐和于是之说,不赞成老舍写的那三幕。为什么呢?。不典型。。什么是典型呢?  相似文献   

16.
这里所说的“课堂剧”,是指在课文教学中,选择故事情节生动有趣、人物形象鲜明突出的课文或课文片断,由学生自编(改编)、自导、自演的短话剧。它是受天津的“中学生课本剧”(天津的中学生课本剧团,中央电视台曾多次播放他们的演出录像;福建省话剧院实验话剧团的“中学语文课本剧”,《光明日报》1988年6月15日作了报道)的启发,旨在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占用时间少,与课文联系又较第二课堂更紧密、更直接的一种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第四册节选了曹禺四幕话剧《雷雨》的第二幕。讲授好这幕话剧,不仅能使学生了解三十年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激发学生对今天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受到戏剧文学语言艺术的熏陶。文学是语言艺术,而话剧同其它文学形式的语言相比,又有其独特之处。比如小说作者塑造人物时可以从多方面来叙述描写,可以写人物的肖象、行动、心理,也可以通过写景物、写别人来衬托,写人物的对话只占小说的很小部分。话剧则不同,话剧的唯一手段就是  相似文献   

18.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代表作品之一,全剧共五幕,课文节选了其中的第四幕第一场.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是全剧的高潮,它既与全剧有密切的联系,又可独立成篇。一、对照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通读全文。1、一般字词障碍。过为已甚——过:过分;为:做;已甚:过分。做得太过分。甘霖——久旱后下的雨.甘,有使人满意的意思.中流砥柱——砥柱,原为河南省三门峡东的一个石  相似文献   

19.
张国宝 《学语文》2006,(4):14-14
《等待戈多》是高中第五册中的一篇。作者贝克特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作家。剧作写两个肮脏的流浪汉—弗拉基米尔、艾斯特拉冈或狄狄与戈戈,在黄昏时分等待着一位名叫“戈多”的人。全剧共有两幕,第一幕中“近郊、小道、枯树、土墩”的冷清场景在第二幕中除了枯树上添了几片叶子外了无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星汉灿烂的戏剧文学中,《茶馆》是一颗璀璨的明星。它的光耀使老舍先生的文学业绩再生异彩。《茶馆》不但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标示着共和国戏剧创作的辉煌成就,而且像一株嫣红的山茶挺立于世界文学之林。《茶馆》饮誉文坛,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埋葬三个时代”的恢宏主题,“侧面透露”的艺术构想,“人像展览”式的戏剧结构,寓悲于喜的审美格调,而作为“语言艺术”的话剧,台词尤显紧要。下面我们仅就《茶馆》戏剧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