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姜旭 《报刊之友》2014,(3):105-106
彭雪枫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位文武双全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创办的《拂晓报》在宣传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指导抗战、鼓舞士气、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曾被毛泽东称赞“办的好”。走群众办报路线,是《拂晓报》成功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2.
刘亚 《军事记者》2013,(2):62-64
对新四军游击支队司令兼政委、第4师师长彭雪枫来说,《拂晓报》是他治军作战三个特别的宝贝之一(另外两个法宝是拂晓剧团和骑兵团)。他为《拂晓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是《拂晓报》的创办者、参与者,又是《拂晓报》的领导者、呵护者,还是《拂晓报》的思考者、指导者。毛泽东在给他的回信中,对《拂晓报》给予了肯定。称“办得好”。战友和部属缅怀他时.每每提及这份华中抗日根据地的著名报纸。彭雪枫的名字永远和《拂晓报》连在了一起。  相似文献   

3.
曹崴 《报刊之友》2010,(12):157-158
新四军著名儒将彭雪枫,一生与报纸解下不解之缘。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先后创办了《猛攻报》、《拂晓》、《拂晓报》等多种报纸,其中尤以《拂晓报》影响最大。在革命斗争实践和创办报刊的经历中,彭雪枫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军事新闻思想,本文重点探究其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军事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4.
闫伊默 《传媒》2021,(12):94-96
《拂晓报》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党和人民的报纸,在烽火岁月的光辉办报历程中,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原则,形成了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本文重温《拂晓报》办报思想,明确党的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强化党管媒体和党管意识形态,坚定不移地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网,推动"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相似文献   

5.
《拂晓报》是一张油印小报,初创时的艰难是令人无法想象的。缺油墨、蜡纸、少钢板、铁笔,但是彭雪枫同志坚定地说:“再难,也要把《拂晓报》办下去,因为精神食粮比吃饭要紧。”于是报社人员便一面利用缴获的油印器材办报,一面向读者募捐,成立《拂晓报》基金会。他还经常给报纸改错误,作指示,关心报社同志,与他们促膝谈心,解决困难,改善办报条件。《拂晓报》的编辑部设在一只小船上,在船上用两根竹篙把电线架起来,一根插在船头,一根插在船尾,在船板上用油布搭一个“帐篷”,用一块木板架在两只木箱上,就当做放置收报机和抄报的地方。在船舱里刻写,船头上印刷。报纸按时出版后,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分发到游击战士手中。平时除3天出一期《拂晓报》外,还要出版《拂晓每日电讯》与6种刊物,而工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有关新闻论、史、业务方面的书籍林林总总,我倒被案头这本《拂晓报史话》吸引住了。一个多月前收到拂晓报寄我的《拂晓报史话》(新华出版社出版)一书,抽空随手翻翻,不仅一下子被其行文的清丽,叙事之明晰吸引住了。这家闻名遐迩、诞生在抗战前线的拂晓报,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前不久报社新老同仁及全国新闻界著名人士,集中于安徽宿县,庆祝了她创刊五十周年。书中以详实的材料,第一手的见闻,记载了当年办报的艰辛及伟业。特别是此书记载的不少史料给人以很多启发:一  相似文献   

7.
一、在革命的风暴中诞生《雪枫报》的前身是《拂晓报》。《拂晓报》,创刊于1938年9月30日,初为新四军游击支队政治部机关报,在豫皖苏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曾以联系实际、内容丰富、生动活泼、油印精美称著于敌后。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新四军四师两万多人,遭到国民党顽固派汤恩伯、何柱国二十多万人的围攻。我军奋起反击,与敌转战三个多月,撤出了津浦路西豫皖苏根据地,向路东淮北地区转移。  相似文献   

8.
抗战时期〔期刊史话〕我军报刊出版的特点·方英·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达600种以上,而且都有一定发行量。例如《抗敌报》发行量达8000份,《前进报》发行量达7000份,《前哨报》、《胶东画报》发行5000份左右,《拂晓报》发行约4000份...  相似文献   

9.
今年9月30日是拂晓报创刊二十周年,这一天的拂晓报出版了纪念专刊.在专刊中,刊载了毛主席和党中央其他负责同志在抗日战争时期给拂晓报的题词.最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同志又题词祝贺该报创刊二十周年,贺词是:"继承和发扬淮北人民的革命传统精神,为促进工农业的大跃进而努力!"中共中央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同志的贺词是:"努力宣传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动员和组织淮河南北广大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并准备走向更美好的高级共产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0.
《拂晓报》作为市级党报,在报道同市民衣食住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性强的各类新闻和信息同时,也非常注重弘扬主旋律的典型报道,以打造自己的新闻品牌。加强策划,开放式地典型报道,形成报道合力,是典型报道获得良好社会效果的有效途径。典型报道要想吸引受众的眼球,必须加强策划,如此,首先需要明确典型的定位,发掘其身上代表时代特征最本质的东西,只有定位准确,报道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拂晓报》在近年来的新闻宣传中,尤其对重大典型事件的报道,更注重新闻策划,不管社会新闻,还是平民故事、重大事件,都做到早准备、早谋划,以期赢得读者口碑,树立报纸的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11.
戴邦小传     
戴邦,1917年生,安徽天长县人,中共党员。1940年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中共淮北区党委机关报《人民报》、《拂晓报》任编辑、记者,新华社淮北分社副社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华社华东野战军  相似文献   

12.
广州军区党委机关报《战士报》的前身《战士》,1930年诞生于江西中央苏区。她是我党我军历史悠久、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全军军区、军兵种报社唯一一家红军报纸。朱德总司令曾两次为该报题写报名,肖华上将曾兼任报社社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拂晓报》为例,探析了党报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做好党报的典型报道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刘冰 《新闻三昧》2006,(10):10-11
《红星》报创刊于1931年12月11日,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1932年1月改称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出版。1934年10月,红军踏上长征之路。由于当时处境非常困难,原有中央级报刊《红色中华》、《斗争》、《苏区工人》等相继停办。但出于政治宣传工作的需要,《红星》报随部队行动,成为长征途中坚持出版的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唯一报纸。长征路上,《红星》报共出版长征专号28期,报道军情消息、作战动态,刊载我党我军宣言文告、战绩战果,特别是在红军一面作战、一面前进的艰险情况下,它紧紧围绕打败敌人这个中心内容,想方设法对红军战士开展多种…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地市级报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既有来自省级和外埠都市报、晚报的市场挤压,又有同城广播电视媒体的围堵,还面临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追击。如何应对"围追堵截",不断成长壮大,值得地市级报刊尤其是都市类报刊深思破题。《拂晓报》自2008年改扩版以来,恪守人本理念,走"根植本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世界》2004,(2):44-44
《拂晓报》是我省中共宿州市委机关报。是全省17家地市党报的一员。那么,她为什么不像其它地市级党报那样命名为《宿州日报》呢?原来她曾承接、见证过一段辉煌历史,是名共产党人、抗日名将彭雪枫将军亲自为她取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传媒     
《新闻通讯》2008,(11):64-64
国内外报纸“拼”神七;全国省级党报总编辑在豫研讨;百家城市党报聚会河南;商务人士接触最多的媒体——报纸;《北京周报》创刊50周年《拂晓报》迎来70华诞;  相似文献   

18.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新四军儒将的彭雪枫在领导军民创建豫皖苏边区抗日根据地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创办并指导《拂晓报》、拂晓剧团等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鼓舞广大民众抗日必胜的决心,形成了其新闻宣传思想,丰富了党的新闻宣传理论。研究其新闻宣传思想,对我们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38年秋天,抗日烽火燃遍中原大地。刚刚组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即将向豫皖苏边敌后挺进。支队司令员兼政委彭雪枫首先想到的,是要创办一份报纸与战士们一同出征。这份报纸就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拂晓报》。那时候天灾人祸,农民早已家徒四壁,军民都无粮充饥。报社当然更穷,连调墨用的煤油都买不起,只好用棉籽油代替;油墨用完了,便用锅灰调棉籽油印报。在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彭雪枫坚定地告诉大家:“不管多么困难,《拂晓报》都要办下去,精神食粮比吃饭要紧。”时光易逝,彭雪枫讲这番话的时间转眼已六十余年,但今天听来不仅没感…  相似文献   

20.
《江潮报》是抗日战争年代新四军一师地区颇有影响的地委级报纸。在当时大后方西安举办的油印报展览会上,同新四军四师地区《拂晓报》等得到很高评价,并曾介绍到国外去,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伟大毅力与克服物质困难的最具体表现”。新闻研究所报刊史研究室方德同志带领几位研究生,从1982年起访问了在北京、南京、上海等地的十多位《江潮报》老同志,收集该报史料,并交该报原总编辑徐中尼执笔撰写。徐中尼同志曾先后在南京召开了有江苏省委书记许家屯参加的在宁《江潮报》老同志座谈会,在扬州召开了部分当年读者的座谈会。1985年写成初稿,送有关同志核对补充。原稿较长,本刊作了删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