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素描造型基础教学要求以多视角、多方位地对物象形态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所观察视觉形态表象,运用相应的造型表现形式,使学生从而能够得到切身感触与体会.  相似文献   

2.
传统视觉造型元素包括传统形态、色彩、材料元素等三个方面.文章对此三方面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从哲学意识角度分析了传统视觉造型元素的应用特点.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产品形态与企业形象统一性的内涵,通过在产品的造型、色彩、材质的设计中,创造性地融入本企业独特的文化和个性化的视觉符号,打造既存在差异化又保持企业特有风格的产品形态;并通过产品形态的创新设计,巩固和提升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提线木偶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五华提线木偶戏更是当地瑰宝,是重要且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五华提线木偶传习所,即原五华县木偶剧团,在木偶造型与演出形态方面,充分体现了五华提线木偶戏的非物质文化形态。五华提线木偶戏以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成为当地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5.
马驷骥  张二滨 《生态文化》2007,(3):30-30,32
根艺是一门奇、巧结合的造型艺术。它在艺术创作上的美学原则既和姊妹艺术有共同之处,又有它独有的特点。所谓共同之处,就是它具备了木雕、雕塑、石刻等艺术的表现形态,并吸收它们创作的长处,来补其短处。它的不同之处,就在于根艺是采用根的自然形态,与天同创。  相似文献   

6.
近作纠缠系列,我用管道、轮胎、电线、绳索 等作为造型的视觉符号,把它们衔接联通,交织纠缠在一起,皮管缠绕于钢管之上,刚柔和曲直相并,黑白和粗细相问,拟人般的交合,既统摄无序,又隔裂穿插,使画面堵塞、鼓噪、压迫的同时又有寻觅、移情和释放的双重视觉效果。充分展示纠缠的意味和形态,而纠缠的含义和物象符号的属性在造型当中自然隐喻开来。  相似文献   

7.
常玉的作品,不刻意追求客观事物的客观造型,而是追求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实质,常玉笔下的人物动物以及静物,都能表达出其自身的主观意志,他不会去计较一花一草的外在形态,也不会去追究动物形象是否符合形体结构,而是追求作品整体意识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线的艺术,一画作为其基本艺术语言,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内容,既是书法空间造型的基本元素,也是宇宙本体的显现。一画起始表现形式极其简单纯粹,随着书写工具的更新,一画的形态和意蕴逐渐走向完备,一画之间的空间组合得以丰富和完善,人们的审美情趣也随之走向多样化。  相似文献   

9.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6):128-131
陇南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丰富而独特,既有造型独特而神秘诡异的木雕傩面具,也有华丽精美的民族服饰和刺绣;既有古朴原始的民居建筑艺术,也包括文化寓意深厚的宗教绘画,同时还包括富有白马藏族民俗文化意味的家具以及其它装饰品等。综合起来考察,白马藏族的美术文化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征:即艺术形态的综合性,形式因素的独特性,文化寓意的深刻性,制作工艺的原生态性,同时也体现出美术类型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相似文献   

10.
龙纹是泉州金苍绣中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其纹饰特征明显且富有地域特色,与其他绣种相比,既求同存异,又各具形态。本文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金苍绣文物为研究基础,探讨龙纹的表现形式、造型艺术特征,并从细节部位的变化,分析龙纹造型的发展与演变,更加深入、全面地诠释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通过社会功用的分析,引导社会重视、保护和传承金苍绣文化,优化金苍绣文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1.
恩施土司城仿古建筑窗棂造型图案所蕴含的构合时宜、开合之律、虚实相生等造型意识,既把客观化为感性事物的外在形象与主观意象相结合,又将图案造型意识与内在的审美追求融会贯通,达到了主观与客观、具象与抽象、感性与理性显现的辩证统一,从而引起人们感官上的情景交融和心灵的共鸣。因此,其窗棂造型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暨土家族文化的典型代表,同时也是该地区人们追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情怀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型元素及漆画语言表现融合角度,通过凝练"壮族三月三"活动中的图案造型、服饰纹样、铜鼓符号,运用传统漆工艺营造画面效果,促进"壮族三月三"自身文化内涵和其他文化资源的融合,升华"壮族三月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觉审美和造型意蕴,传递出强烈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品牌形象影视广告是以创建品牌为目的.在创造影视广告形式美的时候,着重挖掘和把握广告中造型形象即主体的思想外延,追求造型的形式美和性格,以征服受众,使得品牌形象达到高水准的品位与格调,最终提升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余永红 《文化学刊》2012,(3):117-123
要陇南白马藏族美术造型具有本民族独特的形式与文化含义,尤其以人物面部造型中的"纵目"、"三目"等"目文化"现象最为独特,这种"目文化"与源自氐羌族群的西南地域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创世神话有密切联系,同时《山海经》中也有"一目国"、"深目国"、"三目国"等奇异形象的描述。另外,甘青地区史前彩陶纹饰和造型也向我们流露出一些与氐羌民族"目文化"相关的视觉符号。陇南白马藏族美术文化中的"目文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傩面具造型中,另外在白马藏族的宗教造像和服饰图案中也有明显表现,体现出源自远古氐羌族群"目文化"的祖先崇拜、图腾崇拜和自然崇拜等综合文化含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动漫素描教学的特色化要求,提出动漫人物角色造型项目化教学的主张。通过人体肌肉临摹、人体肌肉运动创作、手办模型写生、动漫角色场景情境设计等训练模块的学习实践,使学生有效掌握动漫专业造型需求。同时致力于加强审美品格和创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的学习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6.
在汉代雕塑艺术中,"马式"的出现与两汉时期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在汉代既是选择良马的标准,也是创造关于马的造型艺术品的重要依据。汉代"马式"造型是多种文化互相融合的结果,呈现出写实基础上的夸张手法,雄健、古朴而又不失灵动的汉代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和审美水平的提升,现代室内设计逐渐由简单的造型向多元文化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设计的造型与多种文化的融合,笔者依据室内设计中多元文化融合性、时空性、科技性的特性,就现代艺术设计与艺术表现、文化外延、自然环境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现代室内设计注入更多新鲜的元素。  相似文献   

18.
互动的空间     
现代室内设计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空间的设计工作,伴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形态和审美心理在发生着变化。居室设计在解决功能的前提下,更应关注物理空间对心理空间所产生的作用,那种纯粹的功能化装修方案,室内空间中孤立的局部平面化的造型处理,只能是设计的雏形,缺少空间之间的联系、互动、对比和变化,更缺少一种整体的空间语汇,室内设计所倡导的是用观念、用视觉、用功能来打动人的整体设计理念。室内设计应是室内建筑空间的延伸,通过对原始空间的合理规划与改造,达到突破现有的空间的限制,满足住户对功能复合性及互动性的需求。设计手段与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宋代道教斋醮仪式过程与《三官图》画面内容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对《三官图》之《天官图》中的视觉因素加以解读,认为《天官图》中庆云的造型应是借鉴了道教灵图“观觉郁鉴”的云篆形式,用以强化《天官图》中对天与帝图像内涵的表达,同时指出《天官图》中的庆云形象对《新编对相四言》中天图像造型的影响,以期为后续研究道教视觉文化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20.
郎维宏 《职业圈》2008,(2):125-126
文章从小居室空间的特点分析入手,结合人的心理特征,在空间规划、装饰造型、家具配置、色彩材料等方面对小居室室内设计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初步的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