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当日本东京都大本山池上本门寺举行盛大而隆重的“日莲宗开宗750周年大典”之时,大本山池上本门寺正殿供上一尊高达4.8米的纯木仁王巨像,这尊巨像威严灵动又颇具慈祥佛相,当即受到参加这一盛典的30余万佛门信徒和各界来宾顶礼膜拜,众人一致称赞这座佛像塑出了他们心目中的煌煌神圣!后来,这尊佛像又成了日本东京都新春招贴画上的吉祥之神到处张贴,成了日本信徒们吉祥如意的象征。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福建省某山村被盗近20年的佛像又进入村民的视野,但佛像实物却远在欧洲荷兰的收藏者手中,并一度参展于荷兰及匈牙利的博物馆。国内外媒体对此佛像的报道,特别是佛像中藏有遗骸的消息,使这尊"肉身佛"引起广泛的关注。作为中国文物,佛像应如何索回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传统媒体、网络媒体对肉身佛事件的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佛像的追索。  相似文献   

3.
白马寺     
河南洛阳有一座驰名中外的佛教建筑——白马寺。白马寺在洛阳市东12公里,初创于公元68年,距今已有 19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早的一座佛寺,被尊誉为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有“中国第一古刹”之称。相传东汉时期,当时的明帝刘庄派遣18名使者出使西域,拜求佛法,公元67年,使者和梵僧以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返洛,第二年建寺,所以寺名取名为“白马”。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日本江户前期诗学沿袭五山诗学之余绪,宗尚宋诗。通过检视这一时期各种原始文献,可得出结论,江户前期诗学可分三派:以藤原惺窝为代表的"宗宋派",以林罗山、林鹅峰、松永尺五、那波活所等为代表的"唐宋并尊派",还有有"日东李杜"之称的石川丈山"首倡唐诗"。三派相互交集、错综蛇行,表现了江户诗坛逐渐由"宗宋"转向"尊唐"的发展脉络。石川丈山的"首倡唐诗",虽在当时未成风气,但为诗坛带来了新声,为江户中叶的"独尊盛唐"开了先路,具有重要的诗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博览》2007,(8):72-74
1814年,英国人在爪哇岛的一座小山丘上,发掘出了一座浮屠。这座婆罗浮屠上有四百四十尊佛像,占地四英亩,共分十层,每一位代表一个阶位,象征着佛教徒从无知到最高境界涅的修行过程。据考,这座浮屠建于公元740年,是亚洲地区佛教兴盛的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6.
浦江上山遗址惊世大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3月9日,日本金大学中村一慎博士、日本国学院大学考古研究室考古专家岩崎厚志先生在浦江参观上山遗址, 像所有慕名来访的专家一样,惊叹这是惊世大发现!自2005年1月20日浙江省文物局、浦江县人民政府在浦江联合举行"上山遗址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后,浦江县上山遗址发现距今万年栽培稻遗存的消息,通过国内外新闻媒体迅速传遍了世界,掀起了中外考古界又一轮上山遗址考古热,先后有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香港、北京等国内外考古专家分批考察、访问了上山遗址。  相似文献   

7.
镇江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襟山带水,江山如画,令人心驰神往。游览镇江,关键要领略镇江的山水及文景结合之妙,我以为精髓在一个"三"字。镇江旅游的金色名片为"小三山",即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皆沿江屹立,遥相呼应。金山以绮丽著称,寺宇金碧辉煌,层峦叠嶂,山与寺浑然一体,故有"寺裹山"之说。金山寓财,多财为福,金山占一"福"字。焦山为扬子江中小岛,宛如碧玉浮于江中,亦称"浮玉",向以古树名碑饮誉遐迩,寺庙建筑  相似文献   

8.
德川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又一黄金时期.在德川幕府统治日本的260多年中,儒学始终是占据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朱子学派、阳明学派到古学派,该时期,日本儒学各派充分吸收中国儒家思想精华,并结合日本社会、文化特点,推动了儒学东渐后的日本化、本土化进程.从伊藤仁斋的"尊孟论"到荻生徂徕的"轻孟论"乃至太宰春台的"批孟论...  相似文献   

9.
庄月江 《文化交流》2013,(10):77-80
筇竹寺坐落在昆明西北郊玉案山上。车行上山,路两侧树竹荫翳。下车的只有我,还有我的老伴。我之所以要到这幽僻胜处看看,是因为自己忝于徐霞客研究会之列,而《徐霞客游记》写到过筇竹寺。筇竹,别名罗汉竹,可以制作手杖,用来命名寺庙是因为一截传说。明宣德九年(1434)郭文撰《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刻于碑,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3月4日,"海上丝绸之路"(舟山段)保护与申报世界遗产工作领导小组成立,标志着舟山正式启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工作。接着舟山市专家委员会成立,舟山申遗工作进入实施阶段。经专家委员会专家反复研讨、论证,将普陀山、双屿港、洛迦山国际灯塔等舟山海域内8座灯塔列为舟山申遗重要节点。海天佛国普陀山自唐宋以来,一直是举世闻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的"开山",是由于唐咸通四年(863)日本僧慧锷在一次偶然机会将一尊欲请往本国的观音圣像留在山上而引起的,慧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