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说“比喻”     
“比喻”是一种很常见的修辞方法。它既简单,又复杂。说它简单,因为人人都会不同程度地使用比喻。说它复杂,因为它跟某些貌似比喻的句子有时不易分清;跟借代、比拟等修辞方法也容易混淆,有时在同一语言片断中又与其他修辞方法同时存在。本文拟就上面几种情况加以分析。 “象”、“仿佛”等词常用作比喻词,但并不是有这些词的句子都是比喻句。如:  相似文献   

2.
正运用修辞主要就是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修辞可让所写的事物变得更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从形式上,修辞可使句子形式整齐对称,达到意境美和韵律美,突出强调语势。现从两个方面对一些修辞的特征及其运用作简要分析。一、各种修辞的特征(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俩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相似文献   

3.
吟诗填词,行文作赋,往往离不开修辞,而修辞中运用得最经常、最广泛的要属比喻了。比喻是一种形象化的表达思想感情的积极的修辞方法。它是一种为了“把话说得更好”的“积极的修辞”,在把握好形(或神)相似的同时,还要注意到美感。美感,是比喻的生命,是不能缺少的。下面试就两首  相似文献   

4.
王礼平 《辅导员》2009,(20):13-14
大家好,我们是比喻“三姐妹”,昵称“百变美女(比喻)”,俗称“打比方”,是一种颇受人们青睐的修辞方法。相似点是我们的密码,也是我们的灵魂。其实我们的身份一点也不神秘,就是由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一般是把不常见的事物(甲)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乙)表达出来,或者把抽象的道理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道理表达出来。因为有了我们,深奥会变得通俗易懂,抽象会变得具体生动。  相似文献   

5.
隐喻的现象与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理论把语言分为非比喻性语言和比喻性语言,认为隐喻是比喻性语言的一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文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其本质是认知活动,隐喻表达仅仅是深藏在我们隐喻概念体系中的表层语言体现。  相似文献   

6.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各种修辞中最常用的一种。比喻性词语则是达成比喻这一目的时所使用的词、词组或句子。英语和汉语都广泛地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说话或文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但由于不用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喻性词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本文从美学视角对英语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原则、方法加以探讨,以期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比喻、促进中英文化融合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李侠 《快乐阅读》2011,(17):86-87
高考作文要想得高分,就一定要有文采。那么,作文如何才能有文采呢?一、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方法(一)比喻。丰富精妙的比喻,就好像《天方夜谭》里的神灯一样,具有无比神奇的艺术力量,它可以使深奥变得浅显,抽象变得具体,直露变得含蓄。用在散文中,能使语言更生动更形象;  相似文献   

8.
你想笔底生花吗?你想使自己的语言变得生动起来吗?告诉你一个最简便易行的好方法,那就是学会运用比喻。比喻是一种用某种事物或情境来描绘或说明另一种事物或情境的修辞方法。很多同学在作文中都能运用比喻,而且用得不错。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笔下的生动比喻吧。有个同学写苦瓜,“  相似文献   

9.
比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是各种修辞中最常用的一种。比喻性词语则是达成比喻这一目的时所使用的词、词组或句子。英语和汉语都广泛地使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它可以使说话或文字生动活泼、形象鲜明、增强表现力和感染力。但由于不用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英汉两种语言对比喻性词语的使用也有所不同。本文从美学视角对英语比喻性词语的翻译原则、方法加以探讨,以期达到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理解、把握和运用比喻、促进中英文化融合和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比喻又称打比方,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写文章时,如果能恰当地运用比喻,可以增强行文的生动性、形象性。这里所谓的"恰当",是说比喻要新颖,不落俗套。当代文学家秦牧曾说过,"美丽的比喻简直就是一朵朵色彩瑰丽的花,照耀着文学。它又像是童话中的魔棒,碰到哪儿,哪儿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它也像是一种什么化学剂,把它投入浊水里面,顷刻之间,一切杂质都沉淀了,水也澄清了"。可见,比喻是语言表达中不可缺少的修辞方法之一。精巧的比喻,喻体必须要能超越本体,更准确地表达主观感情。  相似文献   

11.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方式,在古往今来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特别是诗词中运用最广泛、最活跃、最普遍、最常见,举足轻重,有其独特的功能。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周易正义·归妹》中精辟地揭示和阐发了比喻的多边功能这一极为重要的修辞原理,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益。他这样写道:“比喻……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或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故一事之象可以孑立应多,守常处变。”人们在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时所精选的喻体(作比的 事物)与本体(被比的事物)的关系应当是本质不同而具有某种相…  相似文献   

12.
在汉语造词法中,有一类是利用比喻的修辞手段创造新词的方法。在众多的造词手段中,修辞造词法是一支不可低估的生力军,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它在新词语产生的七种途径中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3.
比喻三题     
比喻,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修辞方法。说它简单,因为不管是否进过校门,不管有否学过修辞,人人都会打比方:“力大如牛”,这是文人使用的比喻:“力气大的象条牛”,却是文盲也会说的话.说它复杂,因为它跟某些貌似比喻的句子有时不易分清,跟借代、比拟等修辞方法有时也会混淆。本文就以上几方面举例说明。(一)比喻和比较一般说来,两者是容易区分的,如:  相似文献   

14.
修辞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现介绍几种常见的修辞方法。 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在两种具有某种相似之处的不同事物中,用其中的一种来描写  相似文献   

15.
比喻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修辞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文章试着从比喻喻体选择的独特性、喻材的广泛性、比喻形式的多样性三个方面,来分析钱钟书《围城》中这些个性化的比喻,特别分析了钱先生对比喻这种修辞格创新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8,(Z3)
领先起跑线一、修辞方法的基本常识辞格,又叫辞式,语格、修辞格、修辞方式。它是逐步固定下来的具有动人的表达效果的语辞优化模式。它属于积极修辞范畴。在《考试大纲》中规定了八种常见修辞方法,它们是: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正确运用这八种  相似文献   

17.
无论在汉语还是英语中比喻是运用颇多且较为灵活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中承载的文化因素给译者带来一些困难,要研究比喻的翻译方法首先要对两种语言的比喻和文化因素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本文将通过对英汉文化及其比喻用法的对比的探悉,列举并分析四种常用比喻修辞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心理角度来看,比喻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模式,是修辞过程中的一种思维模式。比喻的传统解释往往强调其表达功能——使话语形象、生动,以及能塑造话语风格,但比喻同时还是一种体验事实的方式,是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是对于真理的一种想象性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讲,把比喻看作一种认知方式和思维模式,较之与纯粹的修辞法,更切近于比喻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9.
比喻虽是一种文学修辞方法,但在数学教学中若能恰当运用数学比喻,它同样具有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灵感,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之功效.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生必须掌握十二种常见的修辞方法。这十二种修辞方法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设问、反问、反复、排比、对偶、反语、引用。在这十二种修辞方法中。有的容易混淆,应注意辨析。 一、不能把所有带“像”“似”“是”的句子都看作是比喻句。比喻句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构成,“像”、“似”、“是”经常用来充当比喻词。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黄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