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张九龄是张说政治事业和文化事业的接班人,人品正直,又富有政治才干.张九龄的诗歌风格独具,其以<感遇>为代表的五言古诗和风格清淡的山水诗,均是盛唐诗歌的亮点与新发现.他还善于团结诗人,提拔了一批诗人,为盛唐诗歌"众星罗秋,乘运共跃鳞"的大好局面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也是盛唐文人所景仰的时哲和文宗。他的诗歌不仅自身已初具盛唐气象,而且还以他的诗歌创作实践以及他的政治、文学地位和正直的人品来影响盛唐一代诗人,进一步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身处初盛唐诗歌革新历程中的张九龄,继承了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精神,但与陈子昂高倡“汉魏风骨”不同,他则大力标举陶渊明,成为唐代第一位真正理解、全面接受陶渊明人格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诗人。他的诗在主题、意象、结构、语言和风格上都与陶渊明诗文达到了高度相似。张九龄这种审美兴趣,极大地影响了盛唐诗人的审美追求。这样,他既弥补了陈子昂的理论缺失,又为唐诗的发展演进注入了真淳、自然的美学内涵,继陈子昂之后进一步涤荡了初唐宫廷诗风的板重雕琢,有力地推动了盛唐诗歌的健康发展,为盛唐诗歌高潮的到来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廖瑜 《现代语文》2007,(5):83-84
张九龄是唐玄宗开元时期的最后一位贤相,也是盛唐文人所景仰的时哲和文宗,现存诗歌218首,风格雄漳秀丽,声律与风骨兼备。其诗歌艺术已初具盛唐气象,是盛唐前期的一名重要作家。  相似文献   

5.
从张说、张九龄创作的异同看盛唐诗歌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说、张九龄是初唐与盛唐之交的文坛领袖.张说的诗风主要接近初唐,张九龄的诗风则与盛唐为近.个人关系上,张说是张九龄仕途与文学上的领路人;诗歌创作方面,张说起到先导作用,张九龄则后来居上,成为盛唐诗坛的领袖和重要作家.他们二人既领导着当时诗坛的潮流,在创作上又各有重心,由他们的创作实践可以看出盛唐诗歌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6.
1 绪论 1)唐诗发展概况 初唐诗歌:"初唐四杰"诗歌的新风貌陈子昂的诗歌革新理论和创作实践 "沈宋体"的确立、特点和影响 盛唐诗歌:总体风貌:盛唐气象两大诗歌流派: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歌两大诗人:李白、杜甫.李白的乐观进取精神、豪放飘逸风格;杜甫博大壮丽的胸怀、沉郁顿挫的风格  相似文献   

7.
张九龄的《感遇》诗是对陈子昂《感遇》诗的继承和发展。它们在反映社会生活方面有广泛和狭窄之不同,在艺术手法上有"兴寄"和"比兴"之差异,在诗风上有古奥和蕴藉之别,语言上又有质直朴素和清新秀丽之分。导致这些区别的原因主要是他们人生经历、仕宦沉浮、文学思想以及个人人格上的差异。他们的《感遇》诗影响了盛唐诗人的诗歌创作,为"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歌的到来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8.
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潮平两面三刀岸阔风正一帆悬──盛唐的时代风貌盛唐指唐玄宗在位的开元、天宝年间,大致相当于公元八世纪上半叶。这时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治开明,文化发达,对外交流频繁,社会充满自信。盛唐不仅是唐朝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盛唐在大约五十年间涌现出以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张九龄、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崔颖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诗人。他们以各具特色的诗歌,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这种盛况正如李白在《古风》五十九首的第一首里所形容的:“群才属休明,乘运共跃鳞。文质相炳焕…  相似文献   

9.
张九龄能够成为初盛唐之交的一位重要诗人,源于南北文化的交融,而他政治上的失败和文学上的缺陷也同样与他是一个岭南人有关。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李白是盛唐时期最著名的诗人.研究李白的创造风格和身世遭遇有助于我们了解盛唐时期诗歌创造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11.
张九龄是初盛唐之际的一位重要诗人。他的诗内涵丰富,风力深厚,且富有盛唐的时代气息;艺术上,代表盛唐诗美的兴象玲珑的意境融构也相对成熟;基本具备了盛唐气象的基本特征。换句话说,他的诗初步实现了唐诗由初唐向盛唐的转变,开启了盛唐诗风。对于张九龄诗的这种意义和作用我们应予以重视和肯定。  相似文献   

12.
唐人编撰的诗歌选集《国秀集》,因其所选诗人绝大多数是盛唐普通诗人,长期以来,对《国秀集》的研究比较薄弱。论文以《国秀集》为研究对象来探讨盛唐普通诗人及其诗歌。“盛唐普通诗人”,因其是“盛唐的”,故其诗歌具有盛唐诗歌的某些特征;又因其是“普通的”,故其诗歌又具有不同于盛唐著名诗人诗歌的地方而具有自己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3.
吴秀凤 《教育文汇》2007,(10):58-59
唐代诗歌的繁荣和发展,其艺术成就真正达到顶峰是在盛唐时期(公元713年-766年)。在这53年里,诗坛活跃,不同流派,相异诗体,竞相脱颖而出,不仅产生了李白和杜甫这两位伟大诗人,还涌现出像张九龄、孟浩然、王维、王昌龄、王之涣、崔颢等一批杰出诗人。贺知章(公元659年-744年)就是这批杰出诗人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4.
王维及其诗歌在盛唐别具一格,《积雨辋川庄作》是其风格的典型代表。这首诗自然温丽、音节铿锵、诗中有画,为唐七律与山水田园诗歌的代表作;展现了王维对政治、文学的纠结与矛盾,蕴含了他亦官亦隐、入世出世、佛儒兼修的人生思考,是王维诗歌艺术审美与人生体验的融合之作;也是以王维为代表的唐代诗人政治与人生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正>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多才多艺,诗画书乐无不精通,是盛唐时代杰出的诗人。王维的生活、思想与创作,可以四十岁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生活主要是积极仕进,支持张九龄的开明政冶,思想比较奋发向上,其诗歌也是积极乐观的。后来张九龄罢相,朝政日非,"安史之乱"后社会急剧变化,王维的生活也由前期的积极出仕变为后期的亦官亦隐,消积隐遁。这期间生活的主要内容是隐居  相似文献   

16.
被后世称之为"一代词宗"的张说,其诗歌是有着独特魅力的。他的诗歌具有明显的初唐风格,以酬唱应制为主要题材。张说曾经出将入相,有不少诗歌是他兼济天下的心声,即使在贬谪南荒、困居岳州的人生低谷时期,他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诗中往往有建功立业、恋阙思君之情。这都是初唐诗人所追求的人生理想,也是诗歌中最美好的情感,张说、张九龄等宰相诗人的探索无疑加速了诗坛上风气。  相似文献   

17.
“声律风骨始备” ,即盛唐诗歌最重要之特征。四杰四友为唐代诗歌蓬勃发展之前奏。陈子昂高举反齐梁轻艳、复汉魏风骨大旗。张说和张九龄继承陈子昂。盛唐诗有山水诗和边塞诗两大流派。李白与杜甫承前启后形成风骨特征 ,将唐代诗歌推至艺术之巅。“永明体”平仄格律已初具雏形。“宫体诗”推动律诗形成。上官仪提出“六对”、“八对”之说。唐玄宗倡导“文章革旧新”、重视声律。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诗人思想空前解放、创作领域空前广阔。  相似文献   

18.
中晚唐诗人对《霓裳羽衣》的欣赏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中晚唐时期的诗赋、笔记、传奇等文学作品,对盛唐乐舞《霓裳羽衣》的作者、创作过程、风格及表演形式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中晚唐诗人们在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对《霓裳羽衣》的欣赏与接受,以及对《霓裳羽衣》与盛唐政治关系的评论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雨这一自然事物到了唐代已成为诗人钟爱的抒情意象,折射出唐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不同时代诗人笔下的雨亦是风格迥异,体现了一定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王维﹑杜甫和李商隐笔下"雨"意象的不同特点,以窥见唐诗的发展历程,发掘"雨"意象的运用在盛唐到晚唐诗歌流变中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自刘勰《风骨》篇中提出的"风骨"的理论之后,初唐诗人陈子昂大力提倡"汉魏风骨",反对"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的齐梁颓靡诗风;盛唐时期,李白"雄浑"、"劲健"、"豪放"的诗歌和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又对"风骨"理论加以阐释。总之,唐代诗人始终推崇风骨,初唐重刚健、盛唐重气质,构成了初盛唐时期风骨诗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