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用“社会中心主义”“国家中心主义”“政党中心主义”三种理论范式分析了近代中国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发现近代中国“弱国家—弱社会”的基本社会政治状况决定了“社会中心主义”和“国家中心主义”的现代化转型道路行不通。基于“政党中心主义”逻辑,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成为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历史任务,结果是:国民党由于自身局限性,在国家现代化转型中失败,而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强大的组织力和动员力,成功组织并整合国家和社会力量实现国家转型。这样也就从近代中国国家转型的视角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创造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
从政治与伦理之间内在的价值关系看,政治伦理的基本问题一般表现为对政治伦理的工具正当性和价值合理性问题的探究;从政治伦理的理论结构看,它应该包含政治伦理价值理念、政治制度伦理、政治组织伦理和政治主体伦理等内容;从中国传统政治伦理的理论特征和影响看,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当代中国社会政治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伦理的现代建构看,确立新型的政治伦理价值观、加快制度伦理建设、树立全球政治伦理意识等,是当代中国政治伦理的主要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与社会近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是近代中西文化反差的产物,其本质是中国人向西方先进文化学习的单向文化交流。置身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留学生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求非常强烈,他们普遍地把祖国的强盛作为己任,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并对中国传统政治的弊端作了深刻的批判。留学生对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广泛参与具有多层次、多方位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从物质技术到政治制度、思想文化的逐步深入。近代中国的留学运动中也表现出一些非理性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与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曲折性互为关联。  相似文献   

4.
略论民初中国乡村社会控制结构的失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控制结构是“皇权与绅权”的二元式权力控制结构,与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官僚政治相表里,十分稳定,使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状态,是中国封建社会超常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但随着近代以来西方列强的入侵,各种异质性因素增多,促使这一社会控制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绅权的显著扩张,地方军事化、匪化等各种大规模社会失范现象出现.上述现象产生的社会后果就是原有的乡村社会控制结构趋于解体,“国家-社会”间的平衡关系被打破,绅权劣化.这是中国社会在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发生的最显著的变化之一,致使广大乡村社会逐渐陷于深刻的危机之中.导致控制结构失衡的原因在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等诸方面,包括因政治危机和王朝鼎革而引发的国家合法性危机、转型期国家政权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士绅离乡与乡村社会权威痞化等.整个中国社会所遭遇的是全面危机,中国社会的重构已无法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政治观念源远流长、根深蒂固。鸦片战争以降,随着西方列强坚船利炮叩开国门,中国始遭遇现代性。外患和内忧相交织,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一直成为百年来的中心课题。西方民主政治观念是近代中国社会革新的一面镜子。近代政治观念,就中国而言,不是传统政治观念在近代社会发展基础上的自然转型,而是主要藉助对西方近代政治观念的了解、认同与移植逐渐生长起来。但由于中国民主法治传统的缺失和公民权利实践环节的缺位,致使由传统政治观念向近代政治观念转型必定是历经磨难和坎坷。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重伦理,古往今来对此研究颇多。章太炎把中国传统的道德理念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伦理思想相糅合,对近代社会伦理体系的重构这一历史性课题作了艰辛的探索。把章太炎置于各种政治、经济、化因素交织的社会网络体系这一宏观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就可动态地把握章氏伦理思想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发现章太炎伦理思想的特点与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经济、化之间的相互促动及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的中国社会 ,乡村民众的公益观念表现为家族外部公益观念的淡漠和狭隘的家族内部公益观。进入近代 ,随着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变化 ,乡村民众的公益观念也逐步冲突血缘的局限 ,向更广泛的地域范围扩展。这一过程与当时社会大转型的时代潮流是同步的 ,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社会、文化的转型。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历了两次文化转型.第一次文化转型发生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期间.它旨在革新封建主义的老传统文化,引进西方近代文明,实现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化。第二次文化转型是当前的改革开放,它旨在革新新传统文化,引进西方现代文明,实现由传统社会主义向现代社会的转化.所谓新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主义社会中形成的文化体系,它有别于老传统文化,同时又承袭了其结构模式。第一次文化转型没有成功,第二次文化转型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毕其未竟之功。第…  相似文献   

9.
北洋政府所处的时代,是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不断加剧的时代,其历史的大背景决定了这个政府所扮演的近代中国由传统向近代化转变的中介角色,转型与过渡是这个政府的基本特征。北洋政府是在新旧冲突并存、中西撞击与杂和的历史背景下取代清王朝而建立起来的。北洋政府所经历的这种迈进和过渡,是一种大变动时代由旧质向新质的迈进和过渡。在北洋政府体系中,其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很多,全面深入地研究这一时期的历史,对于我们掌握中华民族的历史、制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传统财政预算制度向近代西方财政预算制度的转型,肇始于清末,开拓于民国.清后期是我国近代财政预算制度的过渡尝试期,北洋政府时期是近代财政预算制度的创立构建时期,南京国民政府期间是近代财政预算制度的发展完善时期,论文分析了中国传统预算制度如何演进为具有显著的现代化标志的近代预算制度体系的.透过近代财政预算制度的转型分析了中国传统的王权治理体系框架内的君民治国理政思维如何转换到包括国家管理者和民众在内政治共同体所有成员的公共事业治理思维.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中叶,晚清社会兴起了一股激烈地反传统的重商思想,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和经济因素伴随着重商思想的发展而出现在中国大地上。这些具有近代化性质的因素,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奠定了晚清社会近代化转型的雏形。在重商思想的实践中,晚清中国开始了举步维艰的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的工商业社会转型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代化是以工业文明为标志的西方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撞击而发生的从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同西欧国家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而资本主义化迥乎不同;洋务运动在这一转型中的步履维艰,乃至最终失败都与其对宏观历史时代“近代尺度”内涵的不能正确把握有关。  相似文献   

13.
私立大学与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转型为私立大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反之,私立大学的存在与发展,动摇了中国高度政治化的社会传统,壮大了市民社会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4.
贵州的近代化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部分。就政治的近代化发展而言,贵州处在一个迟发展的境地,表现在三个方面:1、推进近代化的政治领导层的缺乏和变革社会的政治环境发育不 良;2、启蒙思想的传播受阻;3、近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晚出。一湖南相比尤其突出。它是贵州近代的特征,也置春近代化于两难境地。  相似文献   

15.
正编者按:改革开放以来,近代民族国家的理论引进中国,中世纪欧洲国家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也日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从政治结构变化中探讨问题。中国学者期待从中国优秀史学传统中汲取智慧,在吸收和借鉴西方民族国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自己的理论和方法。为打造国家形态转型的中国阐释,并且厘清近代民族国家诸多理论问题,2020年10月28日,学者们在北京大学召开了"近代国家兴起的理论与路径"小型研讨会。该研讨会从政治结构变化、人民的作用、民族文化兴起与国家的民族文化认同3个学科视角,深入探讨了中国学者对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兴起的看法,并着重讨论了近代民族国家兴起时人民的作用等问题。我刊编辑部根据该研讨会专题,选定部分学者发言,经作者本人修订后形成论文,以专题形式公开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论近代欧洲绝对君主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代欧洲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时期,不仅社会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且政治上层建筑也发生变化。近代欧洲绝对君主制不同于东方的皇权专制主义,是这一转变时期的一种特殊的过渡型君主政体。它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中世纪的封建权力结构,有力地促进了现代社会、政治、经济的转型。绝对君主制仍属于封建君主制范畴,最终因自身的局限而被扬弃  相似文献   

17.
近代化是指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一种过渡,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近代化涉及方方面面,在社会领域,社会等级概念替换了阶级关系概念、性别的社会差别消失等;在文化领域,文化体系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教育世俗化和知识的大规模普及等等。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乡村集市转型迟滞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的兴起与转型对社会结构转型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历史上制约传统集市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因素主要有土地制度、专制控制、地理环境和人口压力等方面。今天中国乡村集市转型的迟滞,一方面是由于乡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相对低下;另一方面,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现代产业部门和城市转移遇阻的情况下,只能利用集市等传统经济部门寻求生计,这是当前中国乡村内卷化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正一、教学立意必修二经济史教学一向以内容枯燥、难于讲解著称,而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更是概念繁多,体系复杂,怎样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对教师来说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主要体现在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转型,笔者的家乡南京正是一个近代工业相对集中的城市,外资  相似文献   

20.
公有与私有、集权与分权--政治学视野中的私立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立教育是一种国际现象,无论是从传统还是现实来看,它都是大多数国家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私立教育的生成、演进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在这当中,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活动的传统及其变迁、国家所有制形态、社会权力结构与分配形态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尤其是国家教育管理体制中的国家化或私营化取向、集权化或分权化取向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私立教育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