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1 毫秒
1.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看见一个农夫扛着锄头从田间走过,便故意问身边的大臣:“那是个什么人?”大臣回答:“那是个农夫。”乾隆又问:“‘夫’字,该怎么写呢?”大臣答:“‘夫’字:两横,左一竖撇,右一捺,即成。轿夫、孔夫子、夫妻、匹夫的‘夫’字,也是这样写的。”乾隆听了,摇着头说:“不对,不对!农夫是刨土之人,故先写‘土’字,下面再加一个‘人’字;轿夫是扛竿之人,故应先写‘人’字,再在他的头上加两根竹竿;孔夫子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天’字出头便是;夫妻是二人,故应先写‘二’字,再写‘人’字;匹夫是指大丈夫,应先写‘大’字,再加‘一…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常对某些字的笔顺,笔画弄不大清楚,我们如果把一些笔顺、笔画的规律交给他们,就可避免出错或少出错。这里介绍两种规律: 一、一些学生常把“区”,“凶”,“画”等字的笔画算错,因为他们往往把这类字的左下角的竖折“(?)”误认为是两笔:竖,横。这里,我们应该使他们把这类字与“国”、“四”、“凹”等字区别开来,告诉他们这样一条规律: 凡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如国,团、回、凸等,其左下角的“(?)”都是分两笔写,最先写那一竖,最后写那一横封口;凡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如区、  相似文献   

3.
覃琼 《广西教育》2009,(25):39-39
学生常常写错字、别字,除了粗心大意,不认真对待字形外,主要是受到其他汉字字形的影响。例如学生在写“武”字时,常会想到“我、找、或、成、栽”这些字的那一笔长钩上都有一撇,再看自己写的“武”字没有那一撇,好像缺了点什么,于是就再添上一撇,又或者是因为写惯了“我、找、或、成、栽”这些字,钩完后顺手再来一撇。  相似文献   

4.
胡晓英 《现代语文》2006,(10):25-25
在教学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泪珠与珍珠》时,看到标题,就让人想起李商隐“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暧玉生烟”的诗句来,以为课就是写那凄凄美美的“泪珠”与“珍珠”的交相辉映。直到读完课,才发现只有在写“牡蛎之泪”一段字中提及“珍珠”二字,其余一概写“泪珠”。这不仅使人纳闷,章重在写“泪珠”,为什么不只以“泪珠”作标题,竟无端多出个“珍珠”来,这不是不符题吗?  相似文献   

5.
郢书燕说     
吕志峰 《中文自修》2023,(22):30-31
<正>战国时期,郢是楚国的国都,那地方有个人,要给燕国的相国(辅佐国君的大官)写封信。因为是夜里,就点上蜡烛,让人举着照亮。写着写着,觉得蜡烛的光照不够,看不清楚,就对拿蜡烛的人说:“举烛。”意思是让他把蜡烛举得高一些。可嘴上说着,手就不知不觉地在信纸上写了“举烛”二字。“举烛”其实并不是他想要写的话。  相似文献   

6.
大雁写字     
蜘蛛写字画张网,蜗牛写字左右晃,大雁写字不一样:写个“人”字,端端正正;写个“一”字,排成行。大雁写字@徐焕云~~  相似文献   

7.
午饭后,姜旦旦回到小书房,又翻开作文本,看他那已经看了几次的评语:“姜旦旦同学,你的‘说’字为什么都是秃着头?你要知道,大多数‘说’字是要戴‘帽子’的。”姜旦旦还是没有看懂那评语的意思。他想:“同学们都说作文老师写的评语很有意思,我怎么就看不懂呢?”然而,姜旦旦还是看了又看,想了又想,轻声地自言自语起来:“‘说’字秃着头?要戴‘帽子’?戴什么‘帽子’?……”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个“说”字不放。他看着看着,那“说”字一颠,闪动了几下,从作文本上站起了一个小小的秃头“说”字人!那“说”字人一站起来,就朝着姜旦旦哀求说:“旦…  相似文献   

8.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有的写“夔”字,有的写“耰”,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  相似文献   

9.
原题展现 作文(50分)(保留原题号) 19.请以“只是因为 ”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请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三个短语中任选一个,填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命题解读 从命题的形式上看,201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一改多年来命题作文的形式,采用了限制性的半命题作文;从命题的内容上看,201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题要求从“那本书”“那条路”“那个人”中任选一个,这与2012年“带一本书去旅行”、2013年“书中有个我”相比,开放性更大,更贴近学生实际.爱好读书、有一定积累的考生可以选择“那本书”;擅长形象思维、虚实结合的考生可以选择“那条路”;擅长写人、叙事的考生可以选择“那个人”.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都能一展写作才情.  相似文献   

10.
作文课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头,用胆怯的眼我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手中的笔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看着我。我看他那样子,知道碰到挡路的字了。于是我便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见我叫他,他红着脸忸怩地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全上来了,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我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我强忍住了火气,把“可以”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听到他问这两个字,发出了嘿嘿的笑声。我向这几个笑的学生扫了一眼说:…  相似文献   

11.
一次作文课上,一位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了头,用胆怯的目光看看我,欲言又止;低下头后手中的笔却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抬起了头。看他那样子,我知道他碰到了拦路的字了。于是就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他红着脸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一下子窜到喉咙口,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  相似文献   

12.
参加者二人,每人轮流写一完整笔画,以构成字写完最后一笔者获胜。如“者”字,共八画,第二个写的人完成最后一笔,但“者”字还能构成“都、煮、猪、睹、堵”等字,那么,下面加偏旁的人就要思考比较和计算,看看加哪个  相似文献   

13.
对“爽”字的书写笔顺,我们曾听到过三种不同的教法。 (一) 先一横,接着左右两边各写两个“×”,再写“人”。理由:“爽”字可看成上中下结构,按照从上到下的笔顺原则,应这样书写。 (二) 写一横后,先左边写两个“×”,再写中间的“人”,最后在右边写两个“×”。理由:“爽”字可看为左中右结构,按照从左到右的笔顺原则,应该这样写。 (三) 先写“大”,再左右各写两个“×”。理由有三:①分析“爽”字的字形结构,它是由“大”和“四个“×”两部分组成,书写时不能分裂。这也是遵循写字的笔顺原则——先中间后两边。②从《新华字典》和《辞海》上汉字的归部来看,“爽”字归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中有许多催人泪下的场面:“抗非典”战役中白衣战士舍生忘死;抗洪抢险中,我们最可爱的人前赴后继……抑或是朋友无言的帮助;师长深情的话语,都让我们由衷的感动,那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体裁不限,字迹工整。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如何开展德育工作?新课程标准给了我们新的思考,那就是要做到:用心写好一个大字——人。即:在德育工作中,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既要铸造高尚师德,又要培养学生健康品德,把“人”字写正。如何写好这个无形的大字?下面谈几点个人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最爱说的话是那中国话,字正腔圆……最爱写的字是那中国字,方方正正做人也像它……”歌声美,而中国字也确实很美。汉字的结构极具艺术美,咱老祖宗们留下了不少令我们回味不尽的书法艺术佳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学生们“写一手好字”似乎也成了一件大难事,书写不规范,错字别字频出都成了家常便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写一手规范、端正、整洁的汉字”是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书写问题的严峻呢?  相似文献   

17.
百里溪 《成才之路》2011,(32):3-I0001
“人”字两笔,一撇一捺,笔画虽少,却不好写。 从书法角度讲,字的笔画越少,越难写。 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字两笔,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18.
二十六、木字旁 图34-7的“梓”字,木字旁写得纵长,与右边相匹配,竖画收笔为垂露(圆笔),与右边悬针竖避免了重复. 图34-8、图34-9的“榱”和“桷”字在碑中连写,所以“榱”字的木字旁的竖画作了变化,由一笔变为两笔. 图34-10的“案”字的木字旁作字底,因为突出了上面的波画,故而木字旁写得比较收束. 图34-11的“相”字,木字旁的竖画由一笔变为两笔,第三笔撇画写得很有力度.  相似文献   

19.
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微笑着走上讲台,让学生随意写一个最难写的字。学生有的写“夔”字,有的写“棱”字,有的写繁体字。我笑着摇摇头,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人”字。  相似文献   

20.
怀特的单子     
李荷卿 《小火炬》2012,(7):78-79
如果不是看到写在纸页上方的那些红色大字——“别忘了”,我是不会捡起那张纸的。因为,那张纸已经被很多人踩过了,上面印满了肮脏的脚印,而且,它躺在走道上,我必须将身子斜伸出课桌才能够到它。不过我很好奇。别忘了什么事?那张纸厚厚的,像明信片一样,也像明信片差不多大。在那三个大红字“别忘了”的下面,还用铅笔写看三行小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