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国功夫电影作为彰显中国形象、传播传统文化的影像文本是时代精神的文化表征。以《精武门》(李小龙版)、《黄飞鸿》(李连杰版)及《叶问》(甄子丹版)为电影文本,运用文本细读法对民国功夫电影叙事转型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哲学进行研究。三部功夫电影作为症候性文本,是时代精神的反映,为当今习武者及文艺工作者弘扬传统文化提供着行为范本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电影的历史化,是指在电影从历史发展的总体观念来理解把握社会现实生活,探索和解释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方向, 从而在时间整体性的结构中来建立历史。这是中国电影在新时期"拨乱反正"的时代思潮下,融入现代性的总体叙事的表现。从《老井》到《活着》,张艺谋完成了电影历史化的追求,对民族的生存境遇作了寓言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在视觉文化视域下,对莫言的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和由霍建起依据该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暖》进行考察。首先,立足于视觉文化时代背景,发现小说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思想性为电影改编奠定文学基础,大众视觉文化消费需求则形成有利于改编的外部文化语境,电子媒介的发展与大众传媒的崛起为改编提供技术支持。其次,从小说文本与电影文本出发,在这种转换过程中电影《暖》对小说《白狗秋千架》故事情节做了不可避免的改动,通过比较分析可归纳出电影叙事的话语优势与局限。最后,此次改编实现了文学文本向图像文本的成功转换,是两者之间的借鉴与交流,在视觉文化视域下可清楚地看到此次改编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4.
魔幻传奇系列小说《哈利·波特》自问世以来就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魔幻狂潮,而由其改编的《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同样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主要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与电影为研究对象,对二者进行对比性分析与解读,从人物形象、主题、情节三个方面探讨电影《哈利·波特》对《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文本的改编与再创作。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献礼片、总投资6000多万元、通过多次审查且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的39集电视连续剧《东方》仍然存在一些瑕疵,这些瑕疵包括关于邓小平和刘伯承练太极拳的问题、关于刘青山与张子善案的问题、关于毛泽东修改《苏三起解》唱词的问题、关于周恩来与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爆炸事件。电视连续剧《东方》是一份精神财富,存在瑕疵则使这份精神财富大打折扣、大大贬值,而且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型古装电影《夜宴》是对莎士比亚戏剧《哈姆莱特》的成功改编。两部剧的相似情节均为叔父受情欲和权欲指使以剧毒弑兄篡夺王位,娶兄嫂立为王后发生乱伦。年轻的王子身陷危难为父报仇的坎坷经历。然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等诸多因素,使看似相同的王子复仇主题,蕴含了各自不同的思想内质。电影《夜宴》在借鉴《哈姆莱特》王子复仇剧情的同时突显了自己的新意和民族特色,塑造出了不同于哈姆莱特的中国式王子。  相似文献   

7.
电影《建军大业》的剪辑非常灵活,导演在构建多线条"立体剪辑"基础上,运用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联想蒙太奇结合的剪辑方法,将这部主旋律电影处理为观众喜欢的战争片。运用立体剪辑深化电影主题,借助宣传片式剪辑丰富画面内容,运用静帧画面突出历史瞬间的重要性,借助慢动作彰显人物的内心情感,运用叠化过渡创造历史瞬间的氛围,以音乐与画面的巧妙融合来推动剧情进展。  相似文献   

8.
电影《帮助》是一部小制作大票房的电影,囊括了奥斯卡金像奖在内的各种大奖,是名副其实的票房黑马。本文试图从电影符号学的角度对《帮助》进行解码,揭示该片的文化内涵和外延,感受它的历史厚重感,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部佳作。  相似文献   

9.
《窝头会馆》是作家刘恒的话剧处女作,虽然是第一次写话剧,还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表现主旋律上,刘恒的创作体现了新的变化。主旋律很容易使人想到高大全、假大空的文学形象和文学作品,然而《窝头会馆》却避免了这样的弊病,在展现建国前后特殊时代风貌时,作者把落脚点放在永恒的人性上,剧中的人物显得生动可感,"对主旋律的探索能悄悄抵达观众的心"。  相似文献   

10.
韩国电影《寄生虫》摘得2019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大奖,再一次将韩国电影推向国际视野。从《汉江怪物》到《雪国列车》,导演奉俊昊用一贯的"誊章法"将社会批判寓于电影作品中,表现出独有的凌厉、深邃、冷峻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奉俊昊电影《寄生虫》的研究来探讨奉俊昊导演在善于恶、阴与阳、明与暗的二元论中表现出对韩国社会现实的哲学性批判与思辨。  相似文献   

11.
电影《孩子王》改编自阿城的小说,陈凯歌还原了文革历史中下乡知青的生存境遇,并在电影中加入了对于中国道家精神的个人体悟。陈凯歌将他的道家精神赋予在主角身上,作为文革历史中无名的小人物,《孩子王》的主人公老杆以一种"无为"的姿态来与历史进行抗争。  相似文献   

12.
美国学者宇文所安在其著作《追忆》中,善于将中国古代文本置放到一中叙事结构中进行讨论,这种结构将古文从高度凝练的静态画面语言转换为具有叙事效果的电影语言。宇文所安的这种阐释策略与美国学者安东尼.阿皮亚所提出的"深度翻译"理论有一定程度上的契合,本文即针对两者间的微妙的关系,讨论《追忆》在对中国古代诗歌的阐释中所取得的特殊说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爱情这一人类永恒主题,一直是电影叙事的主旋律之一。《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和《回到爱开始的地方》这两部爱情影片,分别由两岸导演执导,虽制作定位不同,但在多重叙事内容和模式上却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对两部影片的比较分析,有助于理解这种对爱情故事的多重叙事模式:一方面跨越时空的多重叙事,可以加重情节悬念和戏剧性,深化爱情主题,另一方面,多重叙事也可能导致细节处理不详,以及人物塑造不够丰满。  相似文献   

14.
《白雪公主后传》是美国文学大师巴塞尔姆最重要的作品。在大师笔下,白雪公主成为普通女性,有着自己的情感和欲望。作家用碎片式的语言表达出对社会的一种玩世不恭的讥诮,反映当代人滑稽无奈的众生相。《大话西游》被称为是表现后现代主义的经典影片,电影中通过不断颠覆传统意义上的各种道德和行为,让女性主义的体现在影片中也逐渐转向后现代,这在塑造女性形象时与《白雪公主》有异曲同工之妙,本文通过对比二者在塑造女性时体现的后现代女性主义中,分析其特征,以期对后现代女性主义有更深一层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6.
小易 《阅读》2010,(5):20-21
亲爱的同学,我们将在“语林漫步”栏目向你介绍《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增广贤文》、《论语》等一些中国古代启蒙教育的经典读物,希望你能喜欢。  相似文献   

17.
模因在电影《魔兽》的传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魔兽》运用了经典的游戏元素和精心的人物创造,向世人兜售了网游迷们的精神世界与幻想境界。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下分析了《魔兽》的传播与流行,探析了它作为成功影视文化模因的类型、原因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重温《共产党宣言》,深刻领会《宣言》中的伟大思想,在以下几方面有益于我们执政党的建设:(1)用《宣言》的基本原理坚定我们的共产主义信念;(2)用《宣言》提出的建党原则增强执政党的党性;(3)以《宣言》为武器,增强执政党抵御和平演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视听语言不仅可以凸显个人的性格,也可以达到话语的目的,帮助人们之间进行很好的互动以及转变,而这一点在电影中也有较大的体现,不同的语言以及语言的运用技巧也是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以电影《华氏911》为例,分析视听语言在整个电影中产生的语言含义,反映出不同的视听语言不同的人物所要表达的不同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也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的杰作之一,《红字》被视为美国第一部象征主义小说,这两部作品都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借助文学意象来表达作者想要表达的某种情感和观念。本文以象征为出发点,对这两部小说做了一个系统的平行比较研究,从主人公所佩戴的饰物,主要角色的名字和红色的象征意义的相似与不同之处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