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观当下小学生作文,写不具体可以说是最突出而又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写作技巧而言,笔者认为大部分学生作文写不具体,是因为没有掌握描写这一表达方法。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活灵活现”“绘声绘色”,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2.
目前,初中生的作文总给人平淡乏味的感觉,细细挑一挑,毛病还真不少:写人无血无肉像个影子,记事简略概括,写景也是三言两语.既不具体也不生动。究其原因,学生作文中缺乏描写.写人叙事,绘景状物,描写是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要求作者用形象的渗透着情感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的多方面面貌和特征作具体的刻画,使读者对描写对象获得真切、具体的感受和印象.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如临其境.缺乏描写的文章像白开水.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让学生认识描写、学会描写.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方面教师可能存在准备不充分、指导不到位,随意写作或写作的次数过少的现象,而学生有时认认真真写了,老师仅是粗略地看一下给个分,写句笼统空泛的评语,写作兴趣就会不浓,加上文体意识不强,写来写去总是那个样,甚至有写作能力倒退的现象出现,就更不愿意写了。再者作文讲评简单,指  相似文献   

4.
初学作文的同学总是发愁作文写不具体,明明有了好的内容,可由于只会粗线条地描写,导致作文成绩不高。下面介绍几种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相似文献   

5.
习作,是一种生命的表达。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教师觉得作文难教,重指导轻讲评,指导缺少方法,讲评缺乏针对性,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作为作文的主体对象,不爱写、不会写、写不好习作。学生如果没有"乐于表达"的激情,缺乏"善于表达"的基础,失去"创造性表达"的能力,写出的作文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6.
目前,初中生的写作状况是令人忧虑的:叙事平均着墨,写人千人一面,通篇流水帐,缺乏细节描写。语文教师往往投放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作文的评改上,可效果未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在评改作文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大多只关心分数,对教师的批语只看一下,极少深究;教师评讲时,他们只是被动地听,没多大的感触。这样的评改活动,只是苦了教师,却收不到实效。因此,传统评改作文的方式方法应该要改革,改革的方向应该让学生适当参与评改作文。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中“修改”是写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魏姬·厄克特在《教会学生写作》一书中指出,写作是一个可以重复的过程,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前后调整和修改。确实,好的作文不是一蹴而就的,一篇文章写出来,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初中生而言更是如此,从简单的字词句,到谋篇布局以及深层次的思想立意,可能都会存在不少问题,不经过修改的文章可能就是一个比较粗糙的毛坯,长期如此,写作能力也就难以得到提升。故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师而言,要在作文教学中灌输“文章不惮千遍改”的道理,引导学生在一遍遍修改中提升写作水平。笔者就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8.
作文难,高中作文更难,学生本来时间就紧张,又要搜肠刮肚、东拼西凑的写自己不愿意写的话题作文,有些学生写完后不知所云;教师难,难在作文收上来后,要对学生的作文从字、词、句到立意、构思、选材、语言的运用等方面逐一精批细改,写出评语.打出分数或等级,但学生拿到作文后瞅一眼分数,瞧一下评语就扔在一边.教师的一番苦心却付之东流.  相似文献   

9.
正《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三学段习作要求‘能写简单地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平常的作文训练中,我感觉很多学生是知道写什么,但却不知道怎么写,最大的毛病也就是内容空洞。那么应如何克服这个病症,使作文内容具体、丰富呢?我从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个方法,就是要求学生在积累了写作素材后,要善于"描写"。  相似文献   

10.
肖丽叶 《快乐阅读》2011,(27):70-71
作文教学一向是令人头疼的问题,学生苦写,教师厌教。尤其作文评改,教师包揽,学生旁观,只重分数,不管过程,只看评语,不听讲评。其结果是,学生作文兴趣和作文水平长期难以提高。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因  相似文献   

11.
作文,历来是毕业班复习的重中之重.我们对之可谓是既爱又恨,大家都希望能“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通过多年的积累,关于如何进行作文复习辅导,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明确目标,制订计划 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高年级习作的要求,小学毕业班作文复习的目标为:“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写常用的应用文,学会读书笔记;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深入,作文的重要地位日趋凸显。但长期以来,作文成了困扰师生的一大难题。学生感觉作文难写,常常疲于应付;教师感觉作文难批,经常望文兴叹。作文评改重改轻评,作文水平长期滞步不前。如何走出这种困境?笔者认为,充分彰显作文评改的人文魅力,让作文评改放射人文的光辉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海南教育》2013,(8):48-49
<正>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多少年来,学生作文教师改,被公认为是作文教学中天经地义的事,这种观念年深日久,根深蒂固,作文批改也成了语文老师教学工作中的一大负担。传统的作文批改,教师文批、面批,精批细改,课堂讲评,耗时费力;学生周周写,天天练,成效不高,每每发作文本时,学生只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教学中,由于工作量大,时间紧,作文批改流于形式的现象非常严重。老师费神批改,写眉批、写总评,但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应;学生看批改只重分数,不重修改,最终毫无收获。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迪芬·德·克拉森教授在其作文教学论著《作文:研究、理论与应用》中说:“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草稿,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作文训练中,写人是经常进行的,小学生都写得出来,但是不少学生不会抓住人物的特点,千人一面,叙述不具体,比较笼统,人物事迹平庸……这样的作文不能达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面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的要求。那怎样指导学生写好写人的文章呢?本人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和加以描写。  相似文献   

16.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最近我在一本书上看到日本语文教师评改作文的方式,他们在学生作文后面设立同学评、家长评、老师评几个栏目。一篇作文写完了,先是同学互相传阅,然后是家长看,看过后都要写上自己  相似文献   

17.
作文“内容要具体”,这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训练的基本要求之一。在作文教学中,作文内容具体不具体是作文写得成功的主要标尺,可是目前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是通病。可见作文内容写不具体是他们写作道路上的一道“拦路虎”,教师常在这样的作文批语后写上这样一句话:“写得不具体。”其实学生看到这样心里也很着急,不知道怎样写具体。作为教师要理解他们的心情,要想方设法闯过这一关。  相似文献   

18.
谢超红 《教师》2013,(30):66-66
作文批改对于本来教学任务繁重的语文老师来说,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任课班级多,作文数量大,老师辛辛苦苦地改,费时又费神,而结果是“学生写,老师改,写完改完一边甩”,不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让我苦苦思索了多年,几经学习摸索,逐渐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操作性较强的作文批改教学路子——自主评改。  相似文献   

19.
“写具体”是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在观察、思维、语言表达能力诸方面比较薄弱,他们对要写的事物常常是“看而不细”、“识而不准”,写出来的作文对事物只有笼统的记叙,而缺乏具体的描写或叙述,因此,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是作文训练的头等大事。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具体的方法——抓常规训练。常规训练的内容是“每日一摘抄,每日一记录,每日一说写”;所  相似文献   

20.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指导学生作文的有力手段。为了寻求作文评改的最佳效果,必须把学生推到评改作文的主体地位。一、选准评改重点作文评改内容的确定紧密联系着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一篇文章从思想内容到材料、结构、语言等,如果面面俱到地评改,非但改不好,而且容易挫伤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因此,组织作文评改应该遵循“突出重点、带动全面”的原则,从整体出发,依据各年级的作文总要求和每次作文的具体要求,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步进行。譬如评改《一件有趣的事》,我根据五年级第一学期(“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作文的要求,从审题立意、突出中心出发,结合本次作文的具体要求——围绕“有趣”写一件事,注意选材、有条理和写具体——把作文评改的重点放在“有趣”上:学生为了使习作内容符合“有趣”的要求,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