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如马克思曾经所言,全球化是难以阻挡的历史趋势。伴随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如今的全球化浪潮已经渗透到经济、政治、社会甚至是隐性的文化领域。人们在以推进文化交流与融合从而达到文化进步的逻辑前提下,更要警惕文化霸权主义语境下的全球化带给人类文明的退化。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分别以全球化维度下的文化同一化以及熵理论维度下的文化之熵两个视角来分析文化全球化给整个人类文化系统以及民族意识带来的弱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对整个人类"文化势能"的消解,并从理论层面初步断想应对思路。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和文化都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中心话语”。文化多样性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发展的标志和表现,是世界各国的地域文化形式维持其存在的重要表现。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发展的两个维度,二者是辩证统一、相生相成的。文化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不是对立的,而且,文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只能是文化多样性,而不是文化同质一体化,更不会是“文化霸权主义”。而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动力则是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笔者近三十多的学术研究经历了革命文化视野、地缘文化视野和全球化视野三个阶段.地缘文化体现的是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体现的是现代社会进程,全球化体现的是西方文化,三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地域文化与革命文化的关系表现为革命文化对地域文化负面因素的批判,对优秀地域文化传统的激活,以及两者负面因素的共谋等;地缘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西方强势文化的扩张而形成的一体化,一方面表现为地域文化的顽强抗拒而形成的多极性,尤为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重建自己的地域和民族文化;革命文化与全球化的关系,一是革命文化产生于全球化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二是应当从新世纪全球化视角反思革命文化,使其健康发展.三种文化是一个充满对话的焦虑、而且必须不断整合的历史话题.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世界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地方文化的传播搭建了一个跨越边界的、去距离化的媒介环境。正是在“地域性”与“全球性”双重力量作用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在地化向超地域化动态演变的发展状况。面对“全球-地方”博弈下地方性知识情感消解、现代化发展阻滞等问题,通过多方赋权、跨界融合、在线赋能等手段,实现非遗在网络空间中的互生互塑与深度融合,成为行之有效的传承发展之道。全球在地化向在地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非遗实现了现代语境下的重新阐释与活态表达,并通过网络媒介对地方文化进行了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拓展。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伴随,是人类文明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文化全球化与其实质发生了背离.我国文化要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正确应对文化全球化.在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同时,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推动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文化资源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并越来越影响着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推动着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作为文化与经济相融合的产物,哈大齐工业走廊如能根据区域特色对地域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认定与整合必将对黑龙江省的区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宁夏回族作家李进祥的小说弥漫着诗意、悲悯,讲述一个个带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清水河"畔的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下,作家用极具地域民族风情的语言,对本民族文化的发展之路进行探索,摸索出一个撞击与融合、继承与超越的特殊模式——河流模式。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是国家或族群文化的有机部分和丰富性的来源。但是,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使地域文化遇到了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作为文化的保存,承继、传播、创造的主力军,人们只关注远程开放大学在主流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忽视他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更需要寻求多元的传播渠道。"刘三姐"文化的大众传播渠道肯定了大众传媒对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为探寻更多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文化交流已经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对这部分人群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文化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需要采取合理和有效地措施来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