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6 毫秒
1.
苏洲 《大众科技》2014,(6):78-80
Google Earth作为免费软件,三维模型上能十分的丰富和强大,但坐标转换导入功能薄弱,ArcGIS 9.2以上版本支持Google Earth数据(KML/KMZ格式)的矢量数据式转换。文章介绍了一种借助ArcGIS软件实现坐标拐点快速转换并投放到Google Earth地图中的方法和途径,同时介绍了利用Google Earth辅助矿产资源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对三维地形在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利用Google Earth提供的相关技术获取所需的三维地形,并在此基础上添加土地调查的相应卫星影像。进一步提高土地调查工作中内业工作人员对影像解译的精度和效率,并结合高程数据,提出了一种河流方向线的获取方法。  相似文献   

3.
王培军 《科教文汇》2013,(21):164-165
Google Earth自2005年推出以来受到地理教育界的关注,并很快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本文针对Google Earth在提高学生地理空间素养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Google Earth在培养地理空间素养方面的优势,包括可视化与仿真性、交互性、实践性、便利性。从地理空间素养三要素,即地理空间概念、地理空间表述、地理空间推理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Google Earth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4.
Google Earth的高清影像图为测绘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本文主要是利用Google Earth辅助软件Google EarthtScreen———目前用来裁取Google Earth的影像图的最好的裁图软件。通过实际操作证明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王培军 《科教文汇》2013,(7):164-165
Google Earth自2005年推出以来受到地理教育界的关注,并很快在教学中得到应用。本文针对Google Earth在提高学生地理空间素养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总结了Google Earth在培养地理空间素养方面的优势,包括可视化与仿真性、交互性、实践性、便利性。从地理空间素养三要素,即地理空间概念、地理空间表述、地理空间推理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Google Earth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在我国铁路交通网络日益延伸的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铁路路网的规划设计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Google Earth数字化信息技术集成了卫星影像、航拍、三维地物模型等数据信息,可以较好地应用于铁路选线设计规划的工作之中,并可以利用铁路数字选线系统,建构地理环境虚拟建模平台,确保铁路选线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某排土场方案设计,介绍了Civil3D与Google Earth在工程方案中的应用,利用Civil 3d从Google Earth中导出地形,并进行三维设计及仿真处理。  相似文献   

8.
千里眼     
《科学大众》2008,(2):40-41
Google Earth是一款非常有趣的软件,它能让你足不出户而鸟瞰世界。让你在虚拟世界中如同一只雄鹰在大峡谷中自由飞翔,登陆峡谷顶峰,潜入峡谷深渊。本期,《小诺贝尔》就刊登一些用Google Earth"抓拍"的精彩图片与大家分享。当然,你除了用Google Earth寻找你自家的屋顶外,还可以把抓拍下来的有趣的图片发给我们,我们将把它们刊登在杂志上! Google Earth的下载地址是:http://earth.google.com/投稿电子信箱:alpahzhj@yahoo.com.cn  相似文献   

9.
生态学野外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运用谷歌地球(Google Earth)免费提供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我校的3个实习基地进行了数字化教学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0.
千里眼     
《科学大众》2008,(9):40-40
来看这张图,是不是很像孙大圣的那根金箍棒,并且处于变大状态?这是在Google Earth上面找到的"金箍棒"。根据Google Earth的解释,这其实是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市的一栋超级高的建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Google如何收集用户信息,黑客如何通过高级操作符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并通过Google搜索服务器漏洞信息进行攻击,为用户正确使用Google进行了警示。文章最后提出了通过提高用户防范意识,个人隐私技术手段保护,服务器保护,和政策法规保护等方面来防范Google黑客对用户信息的侵犯。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GoogleEarth的现况,初步分析了GoogleEarth的平面和高程精度以及在送电线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Research Policy》2022,51(10):104584
One of the main rationales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patent system is to encourage knowledge diffusion through the full disclosure of the technical knowledge embodied in a patented invention. Yet, economists and legal scholars cast doubts on the validity of the disclosure theory. The empirical evidence on the actual benefits of the disclosure function remains limited.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information spreads via patent disclosure and exploits recent improvements in machine translation (MT) to identify the effect of broader access to patented knowledge. More specifically, the paper uses a unique natural experiment. In September 2013, Google launched a major upgrade to its Google Patents service and added patent applications from the China 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Agency (CNIPA) to its searchable patent database. Using a difference-in-differences approach, we show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patents into English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citations received from patents filed by US inventors compared to a suitable control group comprising patents that Google translated only in 2016.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improved access to patented knowledge fosters knowledge diffusion.  相似文献   

14.
针对Google Earth的广阔应用前景,从插件GEPlugin的特性谈起,介绍了一种基于GEPlugin的二次开发方式,并给予了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15.
李祖培 《大众科技》2012,(8):44-47,10
文章分析广西农业信息网信息发布概况,以中文互联网数据统计分析第三方服务提供商CNZZ开发的数据采集统计平台为依托,随机选择了2012年5月广西农业信息网的用户访问搜索的关键字、应用的搜索工具、使用的访问终端、网络服务接入商、访问来源、访问深度、访问时段、访问来路等九个统计指标进行调查,分析了广西农业信息网用户访问行为的特征,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广西农业信息网用户以百度、搜狗、谷歌、腾讯为等主渠道进行信息的定位搜索;二是广西农业信息网终端用户手机用户约占1.95%,电脑用户占98%以上,农村地区移动互联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三是用户通过电信、电信通、网通、移动等运营商提供网络通讯服务的用户累计占到98%以上;四是广西本地网民是关注广西农业信息网的主体,占到接近60%;六是网民对于广西农业信息网的关注多为简单获取信息进行浅层访问;七是网站日流量呈现出明显的工作日流量大节假日流量小的趋势,访问以工作时间为主.提出了优化政府信息网站的7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庄园 《人天科学研究》2010,(12):137-138
与传统的车辆定位导航系统不同,面向个人的定位业务需求往往是偶发的,并且更注重导航设备的便携性、易用性。分析了基于GPS技术并结合Google Earth地标显示功能的手持式GPS定位系统,可以普及用于家庭监护。  相似文献   

17.
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中的法律规范是实现数字信息资源共享的前提。《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中对开放存取的定义使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经济、法律或技术的限制产生了歧义,导致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行为在实践中经常出现纠纷,引发了一些法律问题。本文对数字信息资源开放存取的法律客体问题、开放存取过程中保持文献的完整性问题、权利人的利益保护问题、复制权问题、合理使用问题以及适当引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