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议许渊冲古诗英译"三美"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渊冲教授是汉语古体诗(即格律诗)英译的大家,他提出了诗体译诗的"三美"论标准,主张译诗在意、音、形三个层面上尽量转递和保存原诗的神韵。古诗英译"三美"论标准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新月派新诗革命"三美"论主张之间有承递的关系,"三美"论标准在许渊冲翻译实践中也有得失。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许渊冲、卞之琳对罗伯特@白朗宁的<夜与晨>的译文,认为采用汉语格律诗译英语格律诗是不成功的嫁接,不同文化的深层积淀可能会导致误译.  相似文献   

3.
关于汉语翻译成英语的研究和书籍有很多,许多学者都提出了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理论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重在从分析汉语句子结构和成分着手,根据两种语言的相通的地方,试图探讨用一种可谓"平民化"的方法来帮助英语学习者实现汉译英的过渡。  相似文献   

4.
如何将"加油"这一极其普通,却又极具中国特色的文化词语翻译成恰当的英文,向世界更好地传递中国的声音,一直是令译者感到困惑的问题。本文在对比分析了"加油"的几种常见译法,并在结合相关文化翻译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特色文化词语简洁而可行的翻译策略选择顺序:直译——意译——音译。  相似文献   

5.
本文引用了许渊冲先生的翻译"三美"标准,结合实例分析了如何达到音美,意美,形美的翻译效果,并且介绍了一些诗歌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6.
汉语成语的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的直接组合,所以不能简单地从字面理解将其翻译成英语。本文结合作者从事翻译工作经历和多年教学实践,试探汉语成语英译的潜在规律,较全面且深刻地总结探究汉语成语翻译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试图为汉语成语英译提供解除障碍的可行性途径。  相似文献   

7.
将汉语常见词“因为”译为英语时,有多种方法,一是小品词;二是句型结构;三是词组。每一种表达都有一些细微的差别。在翻译成英语时,应选择恰当的表达法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汉译英一直是困扰广大英语学习者的一个难题,尤其是汉语长句和串句的英译更是难中之难。文章首先对汉英语言的"意合"与"形合"进行了对比分析,接着界定了汉语的串句,并针对汉语串句的特点,提出了"分清主次,梳理关系,相对集中,化零为整"的英译方法,以期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9.
诗歌翻译,尤其是唐诗英译,历来是翻译中的一大难题。作为文学作品中的精髓,诗歌兼有意美、音美和形美。那么如何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的“三美”呢?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经过长期的唐诗英译实践,提出译诗要再现原诗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即译诗的“三美”原则。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文化内涵的差异,英语词语在翻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有趣现象。研究这些现象,会促使我们进一步做好英汉词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说,对<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的三个英文译本进行音、形和意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电影集表演、视觉和听觉于一体,已经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英语电影在国内市场的推广主要依托于汉译的过程.纵观目前对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可发现,虽然已经有学者根据不同的翻译原则提供了英语电影片名的各种翻译方法,但稍显单薄.本文从许渊冲的“三美”原则展开,阐述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影响,旨在说明译者应在掌握不同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出适当的策略加以运用,以达到最大程度地发挥汉语优势的原则,使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3.
英语是一门注重结构的语言,而汉语是一门注重意义的语言.这种不同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许渊冲提出的诗歌翻译的“三美”理论为标准,对比分析了余光中著名诗歌《乡愁》的两个英译版本,指出了各自的得失。  相似文献   

15.
语言单位问题是语言及语言教学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字本位"理论的提出正是基于否认汉语"词"的存在这个前提。词的问题客观上已经影响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实践。因此,站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从"词"的心理现实性等方面讨论汉语"词"的问题,并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字""词"关系、"词"的地位等问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英语和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两者在语音上存在差异。作为汉语的一个变体,浙江方言有着自身的特点。本文通过调查数据,从音位角度分析浙江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影响,从共性到特性,并提出正确的发音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内证法”,通过对苏雪林作品自身及作家的生活经历的剖析,揭示了苏雪林作品诗画美、灵动美、真挚美的三美境界及其文学语言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以迁移理论为基础,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从语篇的角度分析了汉语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写作学习中的迁移现象并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学生的汉语水平对其英语写作学习既存在正迁移也有负迁移。  相似文献   

19.
Metonymy, Synecdoche和Antonomasia是英语中三种"借代"辞格,"旁借"和"对代"是汉语中两种"借代"辞格.探析和比较英语的"借代"和汉语的"借代"以及英汉语双语之间的"借代"关系.指出它们之间的特点和异同点.从原有带"喻"字命名的基础上,重新命名了英语的"借代",以减少学习者的错觉和困惑,并认为Metonymy与"旁借"大致相等同,Synecdoche和Antonomasia与"对代"大致相等同.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吸纳了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词。本文从文化视角剖析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翻译,包括翻译原则与翻译方法,得出汉语中英语外来词常用的翻译方法有异化法、归化法及归化与异化结合法,以期对跨文化交流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