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它要求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都必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知语文的巨大魅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教学是一种艺术,而想象就是这艺术王国里的一朵奇葩.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想象应该无处不在,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艺术既是创造性的教学工作,又要求运用语言、文字、音像、造型等方式方法进行形象化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学艺术也是一种“物态化的审美创造”的特殊形式。语文教学艺术氛围的创造是指笼罩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特殊气氛和情调,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人们看待美、欣赏美、交流美的过程就是审美。在艺术创造中,人们把审美的过程用感受艺术作品、欣赏艺术作品、交流艺术作品的方式表达出来。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过程,则是感受语言的艺术、欣赏语言的艺术、交流语言的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会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艺术魅力,从而变得更喜欢语文。一、小学语文教学上审美教育实践的流程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用审美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生可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艺术,是启发学生智慧的艺术,也是塑造学生美好高尚心灵的艺术。教材精选了许多名家名篇,给学生展现了一个广阔而丰富的世界,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带领学生进入这优美的世界,使他们得到真善的教育,而学生对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能否辨别、感受或取舍,并且思考、学习,关键在于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手段。我们应结合课文和学生实际给他们营造一个活泼、实在、有效的艺术氛围,进行点拨教学,增强语文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并挖掘其潜在能力。一、创造形象氛围。文学作品具有广泛而丰富生动的形象,因此语文教学创造形象氛围的优越条件。本着…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艺术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为了优化教学效果而根据语文教学规律和美的法则而进行的一种富有独创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以愉悦的学习情绪在较少时间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而,它也是衡量一位语文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那么讲究语文教学艺术对语文教师有哪些要求呢?  相似文献   

6.
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音乐课的情境教学则是运用音乐特有的艺术魅力,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艺术是指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为了优化教学效果而根据语文教学规律和美的法则而进行的一种富有独创性的、行之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使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以愉悦的学习情绪在较少时间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因而,它也是衡量一位语文教师优秀与否的重要条件。那么讲究语文教学艺术对语文教师有哪些要求呢?  相似文献   

8.
在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 ,教师的教学魅力是一种可开发的资源。教师的教学魅力包括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形象魅力和教学艺术魅力等。教师有意识地运用魅力教学 ,能更好地与学生取得心灵的沟通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积极而愉悦的情绪体验 ,从而有利于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 ,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逐层深入把握意境--试论新课程理念下诗歌教学的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歌不仅仅是以一种客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创造了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即诗歌思想的感人因素和艺术魅力。优秀的诗歌必然是这二者的水乳交融,而给阅读者一种动人的美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许多古典诗词及现代诗歌的教学,我们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地感  相似文献   

10.
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源于语言魅力的召唤。这其中除了最具美感效应的语文本身,也包括了教师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说过:“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是情,震撼学生的仍然是情!”《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也多次提到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确,充满情感的教学语言创造一种优美亲切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并在恰当的时机唤起学生内心深处  相似文献   

11.
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要想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高涨的情绪,对语文有一种渴望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环节。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这是新课程实施评价的核心理念。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评价方式,发挥评价诊断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为学生营造一种具有诗意的评价氛围。同时,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艺术追寻。  相似文献   

12.
情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是一种高级的情绪。语文学科是一片充满情感的天地,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能以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巧妙的点拨,创设恰当的情境,展示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一、运用情感投资,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文学是一门艺术,是人类精神文明宝库中极为灿烂的组成部分。情感是文学的生命和灵魂,所以语文教学不仅是单纯的认识活动,还是一种情感活动。它以语言为媒介,通过情感的传递,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从语言的角度看,语言是情感表达的一种工具,这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情感性。语文…  相似文献   

13.
郑冉 《教育》2011,(24):52-53
语文教学评价是整个语文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一部分。富有实效的语文教学评价,能够给语文课堂增添无穷的魅力。这种魅力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能够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兴趣,以此推动教学探究过程的发展,从而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就是高效的。这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师所追求的。那么,细化语文教学评价方式,提升评价艺术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宗亚薇 《成才之路》2022,(7):123-125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是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创造的一种气氛,它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必备"调味品",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让师生间的情感更融洽、互动更充分,使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课堂参与积极性更高、思维更活跃、学习效果更好.文章从语文...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教学艺术世界里,教师和学生是演绎者,学生能否走进语文、接受语文、热爱语文与教师的引导、知识、人格、魅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爱上语文、乐学、善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活动体验到学习乐趣而形成的一种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6.
精彩是一种功夫,精彩是一种手法,精彩是一种状态,精彩也是一种效果。让教师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作出个性化的努力,让学生在语文教学的精彩上享受教学艺术,感受精彩,从而使语文教学艺术在学生身上产生作用,成为学生学好语文的一种重要因素,这就是语文教学艺术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学生是语文教学艺术最终的赢家与受体。所以,创造和运用以学生乃至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语文教学艺术,将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为之奋斗的主要方向。那么,精彩由何而来,怎样铸造精彩?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学如果单纯传授语文知识,那将是很乏味的,学生也会产生厌学情绪。那么如何使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生动活泼、兴趣盎然地学习呢?一、讲究艺术,展示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鼓励他们不同于教师的思想,在学习中大胆想象,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使创新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教师在教学中,要处处留意,挖掘教材中的训练点,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海上日出》,多数学生没见过海,更没在海上看过日出。我在教学  相似文献   

18.
在影响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教学魅力是一种可开的发资源,教师的教学魅力包括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形象魅力和教学艺术魅力等,教师有意识地运用魅力教学,能更好地与学生取得心灵的沟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而愉悦的情绪体验,从而有利于教师所期望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创新,《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其实,创新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一部分。除了大家一致公认的音乐、艺术杰作或科学发明是创新外,其实每个人自己创造了新的,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种创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首先要破除传统的“创新”观念,正确对待教学中学生的创新实践。现就语文教学与学生创新实践的结合谈几点想法。 一、转变观念,让学生成为学习语立的主人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直是占主导地位的,而学生则是被动的学习。从古代的私塾先生,到现在的大多数教师,都觉得教师是教与学中的主体。这就限制了…  相似文献   

20.
乡村的黄昏     
情感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是一种高级的情绪。语文学科是一片充满情感的天地,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能以充沛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巧妙的点拨,创设恰当的情境,展示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