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纵观全国高考和各省市试题不难发现,有关电荷守恒的试题,从形式上看可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从内容上看可涉及化学计算、离子推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等方面.本文针对电荷守恒的应用作一汇总,旨在培养和提高运用电荷守恒的意识.  相似文献   

2.
围绕图形变化的探索题是近几年来的中考热点,解答这类题目需要牢固掌握、灵活应用基础知识,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联想、创新的能力.事物的发生、发展总是有规律的,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可以给我们方法和思路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一、离子共存型 1.判断离子能否共存 例1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种溶液中的是( ).  相似文献   

4.
正确、迅速地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是获得解题成功的关键.如何正确、迅速地找出解题的突破口呢?笔者认为,牢固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基础,善于类比、联想是关键,平时要多训练我们思维的灵活性.下面从一道三角题的“一题多解”浅谈如何找出解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圆锥曲线的定义是其本质属性的概括,它既是推导二次曲线的方程、性质的依据,又是解析几何常用的一把钥匙.在涉及二次曲线的解几题或某些代数题中,如能灵活地综合地应用圆锥曲线定义,往往能抓住关键,准确判断,巧妙联想,解答简捷,从而显示出圆锥曲线定义的特殊解题功能.  相似文献   

6.
为思维插上联想翅膀,探索几何证题多种途径可为行之有效一种策略.事实上题目的每一个题设、结论及图形的结构特点,与之相联系的定理及基本图形性质都是我们联想探求解题思路的“突破口”.本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材几何第三册第107页例题为例谈谈通过如何选取联想的基点去寻求证题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中数学学习的深入,我们常常陷入两个困惑:一是无法运用已有知识迅速灵活地解决似曾相识的问题;二是面对新问题无法找到切入点,甚至无法判断问题所属类型,原因之一是类比联想的能力薄弱.本文就此谈谈如何充分运用类比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绍田  李志伦 《中国考试》2007,(6):46-47,50
要解决问题,首先从认识问题开始,审题能力是高考备考中的重要能力之一,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阅读、理解、分析、判断、综合等多个思维过程,审题过程是这些思维形式交替运用的过程.审题过程容易出现两种问题:一种是对于新题、生题和联系实际的题看不懂;另一种是常见题看错了题设条件,两者相比,后者的危害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范金城 《时代教育》2006,(12):87-88
联想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常用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联.。想,可以一题多解,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的目刮的。下面以一道解析几何题为例,进行多角度的联想。  相似文献   

10.
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现象及其结构关系的一种迅速的判断与敏锐的想象,其思维的主体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数学对象及其规律性关系的迅速的识别、直接的理解、综合的判断与想象。与分析思维比较直觉思维较少清晰的确定步骤,它倾向于首先对整体问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思维,通过联想、猜想等直觉的判断方法先获得问题的答案,或求解的过程。这无疑会激发人们对已有的答案用分析的手段——归纳和演绎——对所得到的结论加以检验。历史上的数学家无一不肯定“逻辑是证明的工具.而直觉是创造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物理习题足依据一定的物理模型设计而成的,明确物理模型是解题的关键,物理解题中的“模型联想法”是指通过相似、相近、类比、相关性等联想,以一些基本的物理模型为思维元素,并借助它们进行思考分析,从而迅速把握物理问题的处理方向.运用“模型联想法”解题,可将那些物理过程复杂,已知条件隐晦的物理模型变换成与之等效的简单、明了的基本模型或分解成一些基本物理模型的组合,往往可达到别开生面、化繁为简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二十一世纪是个信息化的时代.教师的语文教学应打破常规观念。采用媒体和语文教学的整合,借助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可视可听形象逼真的情景。把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客观事物反映在头脑中.形成不同的联想:如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立联想。因果联想等。  相似文献   

13.
陈德前 《初中生》2008,(12):43-45
近几年的中考题中,出现了一类新试题——判断说理题.这类题的解答过程由两部分组成.先是判断,即根据学过的知识(包括有关的概念、定义、定理、公理等),经过严格的推理或合情的猜想,得出正确的判断;然后是说理,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推出某个结论的过程完整地表述出来.这种试题将传统的判断题、解答题、证明题糅合在一起,降低了试题的难度,却更能反映学习的实际情况.现举例说明这类问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14.
审题是学生对题进行分析,了解命题的意图和要求。审题的训练,实质上是对学生进行语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综合训练,可促使学生从命题给出的题、材料及字说明人手,积极思考,锻炼分析、判断、联想、想象等能力,然而学生看到命题后,往往习惯于直线式地平面进行联想,只看到命题的一般特征,选材、立意、构思、只注重与命题一致性,所以作没有独创性,无新意。怎样打破单一刻板的思维框架呢?最主要的是在审题中运用“三维式”审题法,即选取“思维发散点——发散思维——凝聚思维”的方式进行审题。  相似文献   

15.
联想,是想像的一种,就是依据某个事物的某种特征,由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例如,著名作家夏衍看到日本在中国的纱厂“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不禁想起“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就属于联想。(见《包身工》)人们在作文过程中的想像,经常运用和主要运用的就是联想这种方式。下面介绍几种联想的方法。一、相似联想法。相似联想,就是依据某一事物的某种特征,去想到具有相同特征的另一事物。这是人们想像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根据相似点不同,它又分为“形似联想”、“神似联想”和“质同联想”三种方式。1.依据事物相互间的外形…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可以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合理运用联想,使问题创造性地得到解决,下面举例加以说明.一、接近联想接近联想是由命题的已知条件和结论的外表形态与结构特征,联想  相似文献   

17.
一、逆向运用定义 数学定义一般是由两个互逆的真命题组合而成的,正叙是问题的判断,逆叙是一条最基本的性质.教学中应注意定义的可逆性,防止学生把定义只作为判定或性质用,从而克服思维的单向定势.只有从正反两方面考虑,才能加深学生对定义的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8.
有机合成题是历届高考必考的热点题型,其思维方法是:分析题设条件、分析信息材料、找出与已学知识的结合点,充分发挥联想作用,使问题明朗化.同时平时要留心新科技、新材料、新方法的收集与整理、丰富见识、关键时刻以利运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的中考题中,经常遇到圆有关的判断说理问题.解答它们,要注意从题设条件出发,联想有关的性质和定理.  相似文献   

20.
高职英语词汇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进行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要素,词汇量的掌握和突破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大障碍。突破词汇难关,探索词汇教学中的有效方法是通过阅读,学会利用上下文和语境判断词义、运用联想、构词法和对形似意义词的辨析等。如此可帮助学生习得英语词汇,迅速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