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范长江的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社会现实,是中国报告文学的里程碑。他的作品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人民的生存问题,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文章立足于这个问题对范长江报告文学的人民性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2.
人的能力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影响熏陶下,在社会实践的锻炼下,遂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高等学校其任务之一是传授科学化知识,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社会实践是一种实践性教育形式,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人才的需求将是高质量,具有多种能力的。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应努力发挥其教育载体的功能,注重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债、认识形势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能力。凡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他们在自身的各种素质、能力、社会经验等各方面都显得相对的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3.
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老龄化的大国,老龄化将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关注老年人的健康,无疑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老年人的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减退,且容易疲劳;肺活量和最大通气量下降,机体容易缺氧;容易得各种老年性病。有氧运动具有改善机体技能,提高免疫水平协调内分泌激素水平,防治各种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等老年性疾病,延缓衰老等作用。  相似文献   

4.
谈谈营造社会助学价值工程盐城市第三中学王建英社会助学,就是社会办学,就是集中社会教育资源,为就业前的青年和就业后的成人开拓各种学习渠道,以弥补国家发展教育能力之不足。将社会助学营造为教育的一种价值工程,是完全必要的。按营造社会助学价值工程的要求来分析...  相似文献   

5.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几十年前就说过: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能接触人类社会、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这段话,在今天看来,无疑是对创新教育的生动诠释。那么,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创新教育呢?我认为,首先要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即通过课堂教学中教法创新和学法创新,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6.
学习型社会建设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学习型社会,必须树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必须积极制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规划和推进策略,切实把建设学习型社会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以社区为载体和依托,实行政府管理、社区自治、群众参与相结合;必须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必须充分利用、发挥和整合各种资源,做到资源共享;必须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使之走上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必须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做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与继承,是在批判和教育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化思潮。但是,有的学标榜自己是后现代主义,但其他人不承认;有的学从来没说自己是后现代主义,但后人却把他捧为后现代主义的大师。可见后现代主义概念具有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8.
《鹭江大学学报》1998,6(3):72-72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报告课题组撰文指出,必须高度重视社会问题蔓延的态势,从长远和整体的角度来看,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就目前而言,反腐败不仅要注重自律,更要注重他律,强化以党内监督为主的多方位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宏观角度,应用资料整理和调查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以中国古代和当代各种代表国家意志和国家考试控制社会冲突的功能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角度重点探讨了国家考试在解决中国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发挥的社会控制功能。研究结论是:中国国家考试从古至今一直在扮演着缓解社会冲突的重要角色;国家考试是中国控制社会稳定独特的,重要的政治手段,也是中国社会缓解各种社会阶层利益冲突的较好选择之一,这是我们认识国家考试与社会和政治关系的一把钥匙,也是我们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进一步改革中国考试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亲身经历,结合陶行知先生解放儿童创造力的教育理论,列举实例从六个方面对地理实践教学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这一专题进行了论述。即:解放学生的思想,使他能想;解放他们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们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获取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们的时间,要他们学一点自己愿学的东西。  相似文献   

11.
王士祯身为汉族士大夫,在清代政权建立之初出仕满清朝廷.难免会遇到各种来自仕途和人生的痛苦挫折.他的痛苦既有时代的,又有个人的,而他的淑世情怀让他能够从各种痛苦忧愁中解脱出来.很好地实现了人生价值,受到汉族士子的尊敬,在清代历史上曾被那些有志于科举的汉族知识分子奉为"典型"和"模范".  相似文献   

12.
范仲淹曾任饶州知州,鄱阳老百姓世世代代怀念他。流传千古的《岳阳楼记》是在鄱阳孕育的。范仲淹留给后人多方面的启示。高尚的道德和为老百姓办实事好事,才能永驻人心,留传久远。  相似文献   

13.
赵瑜报告文学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跨越1980年和1990年代的报告学作家,赵瑜有着独特的创作理念。他的本由早期的对地域性或行业性具体人、事的描述上升到对社会公共话题的宏大叙事,并显示出独特的反思与批判意识。其艺术建构的先锋性和包容性,生动地体现出晚近20年报告学体嬗变的历史印记。  相似文献   

14.
“江郎才尽”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淹才尽”在诗歌史上诉讼纷纭。据南朝史籍记载,其时间应在永明初年,其原因一是工作性质的变化使他的兴趣爱好转向了史书的撰写与诏册的制作上,二是身份地位的提高使他再也写不出过去擅长擦拭描写的题材与内容;三是原有的创作特长不适应永明诗体的创作。  相似文献   

15.
昆明相对民主自由的政治社会环境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重新唤醒了冯至已经沉睡了近十年的创作意识。受到里尔克诗是经验的理论的影响,经过长期的经验的积淀,冯至在宁静而充满现代气息的昆明西南联大发现了由经验上升为诗歌的契机,特别是从昆明的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中获取了诗歌的意象,创作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价值的第一部《十四行集》。昆明和西南联大对于冯至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报告文学理论的形成、拓展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学是出现工业化社会后新兴的学样式,它基本上是同工人运动、工业化社会进程和一百多年历史大变动同步发展的,成为现代社会动荡、变革、发展的艺术纪实献,我国的报告学也有近百年的历史,而今已是报告学繁荣的国度。长期以来,我国报告学的理论研究处于滞后状态,进入新时期以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报告学理论研究开始形成并初步繁荣。回顾报告学理论的形成、拓展历程,有利于对新世纪学形式多样化的研究和探索,有利于我国报告学创作始终遵循社会主义先进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17.
范公偁是范仲淹的玄孙、范纯仁的曾孙,所著《过庭录》是一部颇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小说。书中有关宋代士人的轶闻遗事、文坛掌故,可补《宋史》之阙。更重要的是,该书中有关范仲淹及其子孙的记载,是作者从其父正思处得来。范氏几代人心忧天下,忠贞为国的品质,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阐释。它是研究范氏家族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8.
秦少游生当北宋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时代,统治阶级的日趋腐败,辽和西夏的连年侵扰,促使他从年轻时候起就产生了兴革图强,“扫除烦苛之患”;反对侵略,“收复幽夏故墟”的报国之志。他的五十篇策论,从政治、经济、军事、法制、人才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治理国家的方略,集中表现了他匡时济世、爱国忧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卢梭认为每个人交出全部自由而能和以往一样地自由,赋予主权者统领一切的绝对权力并依“公意”而统治,但主权者的落地实现必然呼唤奇理斯玛式人物,由此道德理想国因制度缺位而反转成为道德独裁国,个人和市民社会则地位尽失。  相似文献   

20.
《后汉书》是南朝刘宋时期范晔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从范晔删众家后汉史写作开始,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为止,未能完成全部写作计划。一方面,《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其创造性的撰写成为儒林和史学的典范。以致许多儒者精读该书;另一方面,范晔的为人和被杀的命运,又悬示了一个生动的典型,伴随范晔被杀,撰史由私家的权利被收归国有;皇族继续打压世族。至颜之推对范晔进行了全面深刻的批评。扬弃范晔,象征士族文人的自我转型,转变思想理念和生活方式,以适应时代的巨变,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颜之推就是一个成功转变的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