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到祖国怀抱,倾国欢腾,举世瞩目。这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所有新闻媒介关注的一个焦点。在这样一个共同的传播环境中,作为地方报纸,是否就无英雄用武之地呢?笔者收集了12月20日陕西的5家报纸:《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华商报》、《劳动早报》,发现这5家报纸个性鲜明、编排手法新颖,版面容量大,尤其是对陕西人民庆回归的报道颇具地方特色。 头版编排大气,喜庆色彩浓烈,视觉感强 陕西5家报纸不约而同地在头版显要位置刊登了新华社记者拍摄的主会场升旗…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6,(2)
路在自己脚下──读《陕西日报》“话说陕西人”征文继《西安晚报》“外向型城市西安人”征文之后,又一次在三秦大地产生震动、反响的征文活动──《陕西日报》“话说陕西人”征文,日前告一段落。这两天征文,都引起了省委领导的重视,刘荣惠副书记亲自动手,或批示,或...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2002,(5)
2002年3月中下旬,笔者参加了省 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报业协会组织的陕西报业市场调研。先后与报社的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座谈,对全省报业结构、经营情况、市场竞争,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有了初步的认识。 陕西报业结构:三分天下,鼎足而立 这次调研的报纸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党报类,如《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宝鸡日报》、《榆林日报》等;二是生活类,如《华商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今早报》、《西安商报》等等;三是专业  相似文献   

4.
2002年,《驻马店日报》及其子报《天中晚报》,在全省第四届报纸质量综合检测中,双双被评为全省一级报纸,《天中晚报》还同时荣获全省“十佳报纸”称号。《驻马店日报》1986年2月1日出版第一张对开小报时,发行量不足1万份,历经17年的风雨,发展成为今天的“两报三刊”(《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驻马店日报·经济周刊》、《驻马店日报·法制周刊》、《驻马店日报·教育周刊》),发行量突破10万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回首往事,驻报人备感几多艰辛,几多酸楚,几多欣慰,几多激情。特别是创办初期乃至其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办报思想观念滞后,…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09,(1)
受省委宣传部委托,省记协组织《陕西日报》《陕西电台》《陕西电视台》《当代陕西》《三秦都市报涨华商报》《西安晚报》和《今传媒》等8家媒体,评出了“2008年陕西十大新闻”。  相似文献   

6.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宣部批准,陕西日报主办的《三秦晚报》从4月18日起更名为《三秦都市报》,并在全国公开发行。 这张创刊一年的新型省级晚报,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得到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笔者结合本职工作,从去年6月至今年5月,先后为《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陕西农民报》等撰写新闻稿件80余篇,被采用64篇。今年2月,获《西安日报》、《西安晚报》优秀通讯员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魏玮 《新闻知识》2007,(3):77-77,25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而同的是,它们均放弃了报纸周末版这块“肥肉”。下图为2006年11月6日至11月12日四家报纸日版与周末版版面比较:  相似文献   

9.
“《无锡日报》有点象无锡菜:甜味多了些,辣味少了些。”读者1987年12月24日致函《无锡日报》领导时这样写道: “批评批评大饼店,教育教育小青年”。这是群众近日评论无锡市有关新闻单位批评报道时赠送的一付对联。  相似文献   

10.
凌大 《新闻记者》2004,(3):54-54
某晚报2004年1月12日第22版题为《另辟蹊径》的文章中说:“英国作家柯南道尔……从此他便开始系列侦探小说《福尔摩斯探案》的写作,一发而不可收拾。”另一家报纸2003年12月19日题为《报人作家张恨水》的文章中也写道:“……他先是小试牛刀,后来竞一发不可收拾。”其实,上述两例中的“一发而不可收  相似文献   

11.
西安报业目前现状西安报业目前的现状,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那就是“一枝独秀,整体畸形”。具体地讲,就是其他报纸整体低迷,众人在“水平线”下进行低层次,低水平的竞争。实际上十分“土气”和“浅薄”的《华商报》却独占了整个陕西报纸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广告额和发行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报纸。根据慧聪国际商务信息网提供的数据:2001年上半年,《华商报》享有的广告数量,占到整个西安广告市场总量的49.84%;《西安晚报》占27.9%;《三秦都市报》占10.74%。《华商报》在两年之内以绝对的优势占据了陕西报业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相似文献   

12.
沈平 《今传媒》2003,(6):16-17
中共中央批转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下发以后,尤其是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发表以来,陕西的主流报刊《陕西日报》、《西安日报》、《当代陕西》等强势出动,《三秦都市报》、《西安晚报》、《华商报》等积极配合,迅速掀起了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宣传报道热潮,形成了理解精髓、学以致用、指导实践、兴陕富民的主旋律,为加快全省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在西安庞大的都市类报业市场上,《华商报》和《西安晚报》两家报纸拥有各自固定的受众群体,《三秦都市报》,《阳光报》,《美报》等作市场补充。《华商报》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突发新闻,《西安晚报》强调时政新闻、民生新闻,《三秦都市报》定位为“每位读者的朋友”,《阳光报》侧重其它媒体信息的整合。各个报纸的办报理念、报纸风格、市场定位等虽有不同,但不约  相似文献   

14.
在报业史上,有没有夫妻两人办一张报纸的事呢?有的,这就是二十年代初,在陕西省西安市由饧杰丞夫妇独资创办的《民生日报》。现存于陕西省图书馆的《民生日报》缩微原件的“说明”这样写道:“本报是杨杰丞夫妇独立创办的报纸,由杨一人编辑、采访、校对、发行。”这恐怕是陕西、也可能是全国报业史上一件鲜为人知的罕事。据现在掌握的资料,《民生日报》创刊于1921年9月,停刊大概在1931年底或次年年初。杨杰丞原在《关陇民报》任记者,杨之创办《民生日报》,当与同期陕西出现的报刊有着同样的政治背景。这就是:1921年陈  相似文献   

15.
你不仅是做新闻长春是全国新闻行业竞争最激烈的城市之一.上世纪90年代起,《城市晚报》《新文化报》《东亚经贸新闻》《长春晚报》四家都市类报纸“挤”在长春这个人口总量仅280万、经济总量几千亿的中等城市.“白刃战”“惨烈”……这样的词汇曾经是这四家报纸老总心头挥之不去的梦魇,……1999年,民生新闻作为一个新名词刚刚引发新闻学者关注,记得很多人还在研究“下水井冒水”是不是新闻的时候,在《吉林日报》的强力支持下,吉林省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报纸专栏——“杨光帮你办”出现在《城市晚报》上.  相似文献   

16.
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都市报的崛起就是这一变化的产物。成都的《华西都市报》、广州的《南方都市报》、长沙的《三湘都市报》、武汉的《楚天都市报》、西安的《三秦都市报》、郑州的《大河报》等都是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都市报。南京地区的《现代快报》、《江苏商报》、《南京晨报》、《金陵晚报》亦均属此类。“市民性”、“生活性”是都市报的内涵 ①。它借鉴了日报和晚报的一些特点 ,又不同于日报和晚报 ,也不同于以前专业性较强的社会文化类报纸。这些报纸面向市场 ,内容丰富多样 ,机制灵活 ,可以多方…  相似文献   

17.
张连业 《新闻战线》2023,(17):46-47
<正>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立身立业之本。作为一份拥有83年历史的党报,陕西日报弘扬优良传统,努力在新时代写出新篇章。弘扬传统,办群众心中“咱们的报纸”陕西日报的前身是党中央提议创办的边区群众报、群众日报,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了报头。通俗易懂接地气的报道深受群众喜爱,被亲切地称为“咱们的报纸”。时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的习仲勋在《庆贺边区群众报六周年》中说,“这个报纸……当得起‘群众报’这个光荣的称号。它过去是这样做的,今后还要这样做”。  相似文献   

18.
据4月8日新华网报道:当日4时,全国首份付费订阅的“数字报纸”——温州报业集团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在全国上线发行。这4份数字报与以往网络版的《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等最大的区别,一是文图并茂,是原模原样的报纸,可作报纸翻,而非文本新闻;二是有朗读功能,可作  相似文献   

19.
香港免费报纸大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记者》2005,(8):78-78
7月14日,由星岛新闻集团推出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开始在香港市内的交通枢纽、住宅及商业区等数百个地点免费派发。它题为《开开心心看报纸》的创刊词写道:“《头条日报》虽然也会报道那些令人不快的意外消息,但我们也希望多报道令人愉快的新闻”。  相似文献   

20.
2000年4月4日至9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不仅使古城西安成为中外客商的聚集地,而且也使其成为海内外各大新闻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热点、焦点。有200多家新闻单位,1000多名新闻记者参与报道了这次贸洽会,可谓盛况空前。 当众多媒体聚焦贸洽会、研讨会之时,作为东道主的陕西媒体做得怎样呢?在这样一场重大的“战役性”报道之后,它又能留给传媒哪些经验与启示呢?笔者研读了4月4日至10日的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对“两会的相关报道”。 报名文字稿数量消息通讯评论图片其他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